李升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中医院,安徽 六安237200)
【摘要】目的:探究三叉神经痛疾病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间于我院展开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8例为范例,在对其进行随机划分后,观察组合计29例,行针灸推拿治疗;比较组合计29例,行常规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比较组,即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比较组的各项临床指标较差于观察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合理展开针灸、推拿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感,并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针灸;推拿;三叉神经痛;治疗有效率
在神经内科疾病中三叉神经痛是最为普标的一种,疾病出现不具有显著的提示症状,突然的头痛感则会严重影响自身正常工作与生活。为此需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及时药物对症治疗,虽然能够解除头痛感,但是治疗期间患者会有治疗局限性、不良反应等情况出现,不利于患者的长期治疗,为此需寻找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1]。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间于我院展开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8例为范例,在对其进行随机划分后,患者具体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比较组。观察组合计29例,男性14例,女性15例,年龄介于21.5-43岁,平均年龄(30.04±5.15)岁,平均病程(6.50±1.55)月。比较组合计29例,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介于22-45岁,平均年龄(31.55±5.20)岁,平均病程(6.65±1.60)月。纳入标准:患者均通过临床相关诊断确诊为三叉神经痛;且患者均知情同意。剔除标准:意识功能患者患者予以排除,恶性肿瘤或脏器功能严重患者予以排除,临床资料不全患者予以排除。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后,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比较组行常规药物治疗,以卡马西平药物为主,剂量为100mg,一天两次口服,若是患者疼痛感并未缓解,应该在治疗三天后增加剂量,最高为200mg,同样为一天两次口服,随后将用药剂量逐渐的递减。
观察组行针灸推拿治疗,针灸穴位以四白穴、下关穴以及阳白穴、阿是穴等为主,随后应用毫针进行针刺,并使用平补平泻捻转法进行治疗,注意留针时间为半小时,一天一次;针刺后则需明确患者推拿位置,以颞下颌关节、咬肌部位的阳性反应点为主,使用按揉法进行按摩操作,按摩时间为20分钟,一天一次。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0天。
1.3 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临床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利用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比较组,即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此疾病包含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所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疾病,其发病机制依然无法加以明确,临床症状则是以右侧疼痛感为主,且患者出现了扩散性疼痛,自身无法忍受故入院治疗;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疾病,则是患者有脑部占位性病变出现,从而使得血管受到压迫出现疼痛。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均需及时入院检查、治疗,从而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改善患者的预后[2]。
三叉神经痛疾病一般需应用西药展开对症治疗,卡马西平则为常见药物,应用在临床上则能够让患者细胞兴奋性有明显降低,继而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然而西药的长时间治疗会使得患者的肝、肾重要脏器有所损伤,且会出现诸多并发症,进而威胁患者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反而会影响患者机体健康。从中医角度看,三叉神经痛从属于“头风、头痛”疾病范畴中,其疾病形成因素则是风痰闭阻、阴虚阳亢、火热上攻情况造成的,随着疼痛感的加重,使得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大大的影响了患者身体健;而借助针灸治疗后对话中的穴位加以刺激,四白穴能够起到散发脾热,向天部提供水湿的作用[3];下关穴则能够起到分清降浊的作用;阳白穴能够起到生气壮阳的作用,各穴位共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展开按摩操作,从而发挥祛风、止痛、疏通经络的作用,且借助对患者阳性反应点实施按摩操作,能够让患者的身体舒适感有明显的提升,实现缓解疼痛症状的目的,也能够获得显著治愈效果,对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三叉神经痛患者合理展开针灸、推拿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感,并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的预后,提升临床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洪. 针灸推拿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 健康前沿,2016,23(1):59-60.
[2]白伟,张敏,刘春禹. 浅谈下关穴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作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8):142-145.
[3]袁振洁,王双丹,郎琰,等. 近5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概述[J]. 四川中医,2016,34(6):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