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督灸疗法治疗血淤气滞型腰痛的疗效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   作者:汪媛媛
[导读] 分析血淤气滞型腰痛治疗中督灸疗法的应用价值。

        汪媛媛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31
        摘要:目的:分析血淤气滞型腰痛治疗中督灸疗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2例血淤气滞型腰痛患者纳入研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进行常规针刺治疗,后者进行督灸疗法治疗,对于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VAS、OD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χ2=4.100,P=0.043);经过治疗,两组VAS及ODI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数据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血淤气滞型腰痛患者实施督脉灸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安全性强,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较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血淤气滞型腰痛;督灸疗法;治疗有效率
        血淤气滞型腰痛是常见腰痛类型,主要表现为腰部转侧不利,腰背疼痛等,若不对患者予以及时有效治疗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探索分析了血淤气滞型腰痛治疗中督灸疗法的应用价值,以期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将82例血淤气滞型腰痛患者纳入研究,等分为各41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19例,年龄范围在20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37.65±5.12)岁,平均病程(9.26±4.38)个月;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1例、20例,年龄范围在21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38.13.91±4.69)岁,平均病程(10.03±4.29)个月。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血淤气滞型腰痛,配合度良好,对此次调查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患者取俯卧位,予以常规消毒后采用直刺法施针,平补平泻,1.5寸进针,留针时间约30min。每两日一次,连续治疗6周。
        研究组实施督灸疗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对患者督脉、膀胱经进行姜汁涂抹,平铺备用纱布,于督脉处放置督灸盒,在模具中放入姜泥(加热)以及督灸药粉,姜泥厚度在4cm左右,后铺设艾绒,厚度在1.5cm左右。将酒精少量撒于艾绒上,点燃艾绒后盖上督灸盖,于尾端开口排烟。施灸1h,过程中需避免过热烫伤。一周一次,连续治疗6周。
1.2.2 护理方法
(1)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患者病症予以针对性饮食方案的制定,以金针菇、黑木耳等为主,主要起活血化瘀之效;
(2)情志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予以时刻关注,及时帮助排解不良情绪,耐心回答患者问题,提升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可通过移情疗法帮助患者转移意志和情绪,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展;
(3)生活护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腰部,多坐硬板凳、睡硬板床,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出出现过度疲劳,同时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打喷嚏和咳嗽的方法,防止加重患者腰部痛感;
(4)功能锻炼:指导患者通过五点支撑法、飞燕式锻炼法等进行腰部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改善患者腰部功能。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病症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将治疗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分为治愈、显效、好转以及无效四个等级;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和ODI(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0.0,其中(x±s)表计量资料,t检验对比,(n)%表计数资料,χ2检验对比,若计算数据显示P<0.05则表示差异明显,有对比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9%,差异明显(χ2=4.100,P=0.043),详细信息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n(%)]

3 讨论
        腰痛以腰骶部、背部以及臀部等疼痛为主要表现症状,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腰痛患者数量快速提升,已经成为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病症之一。腰痛会造成患者劳动力下降,表现程度依病情严重程度而定,严重情况下甚至致使患者出现劳动力完全丧失。中医将腰痛纳入了“痹证”范畴,认为腰痛的出现主要在于肾脏,且与督脉关系紧密,因此病机主要为肾精亏虚、气血痹阻【2】。在诸多腰痛分型中,血淤气滞型腰痛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坐卧方式使得血淤气滞型腰痛频发。督脉灸即常说的长蛇灸,是在患者后背部督脉予以灸治的方法,在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方面效果明显【3】。与常规针灸治疗相比,督脉灸具有灸量大、温和持久、疗效明显的优势,已在中医临床得到了较为广泛地使用,深受患者和医师青睐【4】。本次研究将生姜、艾绒等的使用与督脉灸综合使用,渗透力更强,作用更为明显,且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χ2=4.100,P=0.043);经过治疗,两组VAS及ODI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数据更为理想(P<0.05)。
        综上所述,对血淤气滞型腰痛患者实施督脉灸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安全性强,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较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焕新,向冬枚,刘姗姗,熊同学,曾莹莹.隔姜长蛇灸联合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06):789-790.
[2]陈冬,王圆圆,程肖芳.电针配合刺血药罐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3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11):87-89.
[3]郭冉冉,亓海帆.甘姜苓术汤将息法治疗腰肌劳损性腰痛(寒湿型)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8):54-56.
[4]胡秀武,唐丽梅,邓陈英,黄辉,刘航,黄平,江晓鸣,高洁,朱小燕,邱芬芬.长蛇灸治疗寒湿型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20,40(07):713-7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