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遂宁
洛阳市按摩医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探究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以推拿为主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挂号末位数的奇偶性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挂号末位数为偶数,探究组48例挂号末位数为奇数,对照组进行针灸治疗,探究组患者予以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探究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大于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以推拿为主结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提升颈椎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应该予以推广。
关键词:推拿;针灸;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安全性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近些年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颈椎病,其病因为机械性压迫或者颈椎退变刺激椎动脉,患者临床中表现为眩晕、颈椎疼痛等,中年人群的发病率明显较高,但近些年随着电子产品使用率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实际临床中这一病症的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临床中对其的治疗方式主要为保守治疗,其中推拿和针灸是中医治疗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随着近些年临床对中医治疗关注度的增高,中医治疗手法在实际临床中也更加精湛。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的9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推拿和针灸在实际临床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具体结果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共9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依据患者挂号末位数的奇偶性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探究组48例,性别资料:男28例,女20例,年龄资料:最小32岁,最大76岁,平均值为(59.2±6.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2个月,平均病程26.5个月,标准差为11.2个月;对照组47例,性别资料:男26例,女21例,年龄资料:最小34岁,最大72岁,平均值为(56.2±5.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3个月,平均病程27.2个月,标准差为12.1个月,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院方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开展此次研究,研究有意义。
选取标准:选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选取对本次研究内容了解且签署同意书的患者;选取椎间孔挤压实验呈阳性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伴有颈椎结核病的患者;排除伴有先天性椎动脉疾病的患者;排除精神异常或者病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排除伴有严重外伤、骨折或者全身性感染疾病的患者[1]。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针灸治疗,具体为: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坐位或者卧位,选择夹脊穴、百会穴、风池穴、曲池穴以及大椎穴进行针刺治疗,伴有头疼病症的患者增加太阳穴针刺治疗,伴有耳鸣的患者增加听会穴、耳门穴和听宫穴针刺治疗,伴有呕吐病症的患者增加内关穴针刺治疗,伴有失眠症状的患者增加翳风穴和安眠穴针刺治疗,注意在针刺治疗部位进行酒精消毒,具体进针方式均采用平补平泻捻转方式,伴有酸胀感后停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
探究组采用推拿和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方式与对照组内容相一致,推拿治疗方法为:
1,俯卧位: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医者立于床头,在患者颈肩部进行推揉、弹波和理筋等推拿手法的操作,重点松解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肉和肩背部肌肉,重点按揉风池穴、大椎穴、肩颈穴、监外书、天宗穴和穴等穴位。
2,仰卧位: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医者坐于床头,医者一手托于患者后枕部,另一手扶于患者下颌部,双手协同用力,左右旋转活动颈椎,然后向头顶方向进行瞬间的牵拉拔伸动作,达到松解颈椎小关节的目的,然后重点按揉赞竹穴、太阳穴、头维穴和百会穴等头面部穴位。
3,座位:患者坐于方凳之上,医者立于患者后方,采用旋转复位法对患者偏歪和移位颈椎进行调整。
推拿每日一次,每次治疗30min[2]。
所有患者在临床中均持续治疗2周,治疗过程中注意保障其治疗效果,治疗状况不佳时需及时更换有效的治疗方式,完成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颈椎功能评分对颈椎的基本功能进行评估,总分30分,分数与患者的颈椎功能成正比;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升高、心悸和恶心。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0.0对两组的临床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检测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探究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小,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韧带和颈椎关节囊发炎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诱病因素,在长期劳损可致颈椎关节囊与韧带发炎,患者在临床中若不及时有效得到治疗,极易出现脑萎缩、脑梗塞等并发症,因此患者在病症确诊后需及时到院进行病症治疗,西医在临床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有限,且病症复发率较高。
此次研究结果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推拿和针灸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颈椎功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临床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原因为:针灸治疗可以活血通络、疏风散寒,可以有效加快患者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紧张和痉挛,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整体应用价值有限;推拿能够改善脏腑生机,还能够调节病理状态,另外可作用在体表经络,将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对颈椎功能恢复有较高价值,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3]。
由此来看:以推拿为主结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既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在实际临床中可依据患者的需求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向慧竹.关键点刃针松解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21,43(03):50-52.
[2]魏乾坤.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02):109-110.
[3]段希红.针灸配合康复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