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化培训《静脉治疗护理操作规范》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   作者:陈艳
[导读] 观察集束训练对静脉内治疗规范的影响
        陈艳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北省宜昌市430000

        摘要:目的观察集束训练对静脉内治疗规范的影响,对静脉内治疗标准化的认识率,静脉内治疗的安全性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通过“静脉治疗与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集中培训,设计问卷调查表,以了解静脉治疗的规范性,并比较两组在培训前后对静脉治疗操作规范的认识率,知识来源,以及操作是否标准化。结果(1)大多数临床护士具有本科学历,并且具有10年的工作经验,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2)静脉内治疗措施的知晓率和治疗源:预训练组的静脉内知晓率明显低于训练后组。两组静脉治疗和护理规范化操作的知识来源:书籍和杂志,医院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经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前组正在积极学习静脉疗法的操作规范。频繁,偶然,从不与培训前后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静脉治疗的规范化操作是否规范化:培训前的小组在消毒范围上是否规范化,是否促进和教导患者,是否规范留置针的使用,是否规范针头时间,是否规范针头时间等。规范留置针敷料的使用,在组后是否规范静脉注射治疗,护理和培训有统计学意义;(4)并发症:两组均未发生致命,致残和败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训练前发生了2例败血症,经积极治疗后有所改善。训练后组的静脉炎,感染,药物外渗,计划外拔管,导管相关的血栓形成和过敏反应均显着低于训练前组。结论通过对临床护士进行静脉内治疗和护理治疗的标准化培训,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静脉内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集束化培训模式;静脉治疗操作规范;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静脉治疗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侵入性手术,是危重患者临床抢救和补充血容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最初是由美国健康促进协会I提出的,其目的是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和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收集
        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某市23家市,县级公立医院,其中包含8家将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三级医院和15家县级二级公立医院。共调查了500名护理人员,并收集了462份有效问卷。纳入标准:(1)住院期间静脉输液治疗; (2)发放问卷有效回复率超过80%;(3)问卷调查必须包括急诊科,普外科,重症监护室,妇产科,内科;排除标准:(1)问卷答复率小于90%,有效问卷小于80%;(2)不积极参加与静脉治疗相关的培训。
        1.2方法
        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的设计基于美国静脉输液协会颁布的《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标准》,2014年中国颁布的《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实践标准》,其中阅读了大量参考文献,结合昆明的实际情况。设计;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医疗机构的状况,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年限等;(2)《静脉治疗与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行业+标准从业情况调查:是否知道《静脉法规》行业标准的实施时间,是否已经开始实施《静脉法规》 ”,是否使用留置针,是否知道留置针的优点,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是否为患者提供静脉治疗相关的教育等等。这次分发了500份问卷,返回了483份,有效问卷462份。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颁布的“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标准”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实践准则”,成立了静脉治疗专业小组。我国于2014年颁布,采用了集中培训和集束化管理模式 ,探索静脉疗法的知识和技能。


        1.3观察指标
        观察静脉内治疗和护理操作前后静脉内治疗的知晓率,是否向患者推广静脉内治疗,有关静脉内治疗操作的知识来源,是否正确使用了留置针,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是否正确,正确的静脉相关护理率,以及静脉内治疗并发症等。
2 结果
        2.1调查对象概况
        这次抽样调查的方法涉及问卷。调查对象必须包括急诊科,普外科,重症监护室,妇产科,内科。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较少,大部分是本科生,工作年限集中在10年以内,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大部分在以下中级专业职称。在这项调查中,两组使用相同的问卷,训练后,两组的静脉知觉率明显高于训练前。两组静脉治疗和护理标准化操作知识来源,医院培训以及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重要性来自经验;两组都在频繁,偶尔,从不积极地学习静脉治疗的规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静脉疗法的标准化操作是否标准化
        在这项调查中,是否在临床操作中对静脉治疗的操作规范进行了标准化:两组在消毒范围方面是否标准化,是否对患者进行了教育,是否对留置针的使用进行了标准化,是否对留针的时间进行了标准化,以及是否规范使用留置针敷料),是否进行规范的静脉内治疗和护理。
        2.3静脉疗法的并发症
        在这组研究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致命,致残和败血性休克。在研究期间,训练前发生了2例败血症,经积极治疗后有所改善。训练前的静脉炎,感染,药物外渗,计划外拔管,导管相关的血栓形成和过敏反应均显着高于训练后。
3 讨论
        静脉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进入患者静脉的药物和液体称为静脉内给药。相关文献报道,大约90%的住院患者以这种方式接受药物治疗。原因可能是:(1)本次调查的护理人员年限短,缺乏对静脉治疗的全面系统的了解,缺乏相关的临床经验;(2)二级甲等医院高学历人才很少,缺乏主动学习静脉疗法的相关知识;三级甲等医院中只有8%的高级护理人员通过参考文献了解护理规范;(3)由二级医院组织的医院培训,占临床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知识的80%以上。(四)尚无统一的静脉治疗操作规范,基层医院没有执行《中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5)医院没有完善的静脉治疗标准监督制度。静脉治疗的并发症包括静脉炎,药物外渗,与药物有关的血栓形成等,其中静脉炎的发生率最高,研究指出: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状况,基础疾病和患者不同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对PICC更为敏感护理诊所的需求存在差异。在这项研究中,经过标准化培训后,与培训前相比,静脉治疗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在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
        静脉治疗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发现,昆明地区静脉治疗的知晓率,手术标准和并发症的治疗有待提高。 根据《静脉治疗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对护理临床护士进行标准化静脉治疗和护理治疗的培训,提高了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捆绑标准化培训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英慧,高颖.《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知信行及知识来源与需求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9):27-31.
[2]曾小红,杨艺.《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在影像科的应用实践及对患者安全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2):2126-2128.
[3]刘常清,蒋婷,杨小玲,付杨菊,安晶晶,罗艳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治疗关键环节风险防控与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06):176-179.
[4]仇蓉,赵艳,胡慧玲,吴绮珣.静脉治疗标准作业程序的编制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0,35(03):46-48.
[5]邱小雪,唐素华,谢康妮,陈玉蓓,邓水珠,林小珍.基于“问卷星”实习护生《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认知调查[J].全科护理,2019,17(29):3701-3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