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平
乐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 探究肝癌手术患者行围手术期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88例肝癌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应用围手术期循证护理)、对照组(44例,应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护理,实验组角色功能评分(84.47±2.56)分、躯体功能评分(85.98±5.09)分、情绪功能评分(89.47±2.11)分、社会功能评分(85.47±2.59)分,较之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55%,2/44)低于对照组(20.45%,9/44),P<0.05。结论 合理运用循证护理可使肝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获得针对性护理服务,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利于病情的康复。
【关键词】围手术期;循征护理;肝癌手术;实施效果
循证护理主要是利用先进科学证据为患者提供优良医疗服务[1]。在肝癌患者诊治过程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肝脏组织的结构特殊且生理功能复杂,因而肝癌切除术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死亡率偏高。为此,针对行肝癌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必要的临床护理措施十分有必要。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手术患者88例,利用奇偶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中位年龄(58.79±1.31)岁;实验组男23例,女11例,中位年龄(58.75±1.33)岁。比对两组入组时资料提示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入院指导、饮食指导并普及并发症知识。
实验组应用围手术期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组建循证护理小组,主要包括五名护士、两名外科责任护士与两名副主任医师,组员需积极参加护理知识的专业培训,并在考核达标后上岗。
其二,评估患者病情[2]。小组内成员要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在护理前确定护理要点,将重点集中于减少并发症方面。
其三,循证问题分析。行肝癌手术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因其体质差且营养不佳,很容易在术前出现诸多负性心态,而且伴随病情的发展,患者还会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此外,患者有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因而继发性出血的几率也较高。
其四,制定循证护理措施:①心理疏导。很多患者会在术前出现焦虑与悲观等不良心理情绪,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为此,术前要与患者有效交流与沟通,以深入了解其心理变化[3]。告知患者手术的优势与方法,进而缓解其恐惧感。②术后预防并发症。术前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查,一旦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要告知医师,以及时采取处置措施,以免诱发继发性出血。若患者体质差且营养不足,则要合理制定饮食规划。在术后要严格观察其腹部体征的改变,确保其服务引流的畅通性,同时要记录引流颜色与量,积极护理切口周边皮肤,以免出现感染。
1.3评价指标
(1)对比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2)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19.0版本分析所得数据,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经护理,组间各项指标比照,P<0.05。(表1)
.png)
3 讨论
肝癌是恶性肿瘤,特别是在环境变化与老龄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肝癌发病率明显提高。此疾病的病死率高,会直接威胁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4]。治疗中以手术为主,但因患者体质差,很容易在术后产生诸多并发症,不利于疗效的提升。而循证护理属于新型科学化护理模式,可根据证据资料对患者病情的改变加以分析,在明确潜在问题的同时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法,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优化其生存质量[5]。
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P<0.05。为此,针对肝癌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引入循证护理,可明显缓解手术损伤,且并发症少,利于手术治疗的提高,使患者治疗与预后效果得以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瑞.围手术期循征护理应用于肝癌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285.
[2]马丹丹.围手术期循征护理方案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5):140.
[3]葛佳楠,丰佳.围手术期循征护理方案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8):112,116.
[4]高艳.围手术期循征护理方案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4):86.
[5]甄品.围手术期循征护理方案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海军医学杂志,2018,39(2):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