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   作者:孙珊珊1 张盼2 张瑞2 孙利平2
[导读] 对心内科临床护理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研究
        孙珊珊1  张盼2  张瑞2  孙利平2
        (1枣庄市立医院  山东  枣庄   277100)
        (2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山东  枣庄  277100)
        【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临床护理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研究。方法:从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期间就诊的患者中选出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评价的满意率。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24.44%,观察组为2.22%;患者满意率方面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为95.56%。本次研究数据差值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对于心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心内科;临床效果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越来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也在逐年递增,主要涉及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护理,加之疾病本身特点,容易出现心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的满意度较低,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阻碍作用。对此,本院引进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计划,针对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效果对比分析,更好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期间就诊的病例中选出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年龄区间为37至79岁,平均年龄在(51.7±4.4)岁,男性21例,女性24例;观察组年龄区间为36至80岁,平均年龄在(50.3±3.8)岁,男性23例,女性22例。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纳入标志,患者及家属均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了患者同意书,并且患者的身体机能良好,未有其他血液性疾病或严重器官性疾病,患者在3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疾病治疗或其他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即告知患者及家属所采用的治疗措施和治疗过程,及治疗中需要注意的事宜,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患者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干预。
        1.2.1计划阶段:对心内科患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护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另外,还需要制定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分配和护理效果的奖惩制度,更好的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1.2.2实施阶段: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给予护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操作方面的讲解,针对于重点进行演练实操,能够更好的保障护理人员的细节掌握和工作规范。通过岗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度,同时加强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培训,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降低医疗纠纷。其次,在查房次数方面,护理人员需增加查房次数,对患者的病情有及时全面的了解,针对于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起到个性化护理的最佳效果。
        1.2.3改进阶段:对心内科患者尤其是高危患者群体进行护理细节监控,保障消毒隔离、交接班、值班等时间点的护理状况,以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机体功能为重点观察目标,做好个阶段的应急护理工作。另外,应保持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诉求和疾病状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更好的保障护理效果。
        1.2.4总结阶段
        每周进行一次例行会议,每个月或每季度需要进行一次总结会议,主要目的是进行长期时段内的护理改进,根据护理的改进以及差错进行全面整理,将每周例会留下的问题进行统一梳理,明确不同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状况,根据相应的规章制度予以奖励或处罚。
        1.3评价标准
        以我院自制量表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护理事件,如病区管理不合格、礼仪不规范、基础护理不合格等。以我院自制量表记录和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作为本次研究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心内科疾病主要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高血压方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护理规范或自身原因,而出现较为明显的护理风险,很容易在临床上出现各种安全事故或护患纠纷。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护理人员的需求,并且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护理总结。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是一种基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措施,能够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教育是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临床意义在于促进护理人员不断提高安全责任意识,进而消除不安全隐患,避免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但现代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在不断变化,不断产生新的护理风险和隐患,而患者又是特殊的人群,社会、家庭对她们的希望值很高,因此做好患者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工作非常重要,且有助于提高患者在接受各项治疗和护理时的效果。所以持续加强护患安全教育工作,引导护理人员不断与时俱进地转变思想,有利于规避各项护理操作风险,保证安全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组护理总满意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可以减少心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较优秀的临床应用效果,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晏春霞.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0):179-180.
[2]冼丽峰.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运用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9(70):112+123.
[3]马凤真.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1):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