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晴晴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34例),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34例);在干预前后检测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在患者出院前调查其护理满意度,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心功能相关指标方面,干预前比较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示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在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方面,干预前比较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示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示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护理服务得到更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功能
风湿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病,该病往往会合并心力衰竭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1]。因此临床不但要给予患者有效治疗,还要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本文为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中男女各20、14例,年龄41-68(52.74±6.95)岁;对照组(34例)中男女各19、15例,年龄42-67(52.21±6.47)岁;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①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组员由专业过硬且临床经验充足的护士组成;②由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结合疾病特点和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日程护理计划;③根据日程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入院第一天,全面了解患者资料、评估患者病情和风险,为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及病区、病房管理规章制度,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入院第二至三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讲解和系统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合理饮食休息,告知患者遵医嘱的重要性,为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入院第四天至出院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指导,可先做床上四肢活动,再逐渐尝试下床站立、行走,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出院时,详细记录下患者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随访干预,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再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健康宣教,嘱咐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简单的健康指导、日常起居护理以及对症施护。
1.3 观察指标
在干预前后检测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在患者出院前调查其护理满意度,并对两组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别用率、x±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采取x2、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相关指标
在心功能相关指标方面,干预前比较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示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护理属于一项治疗的辅助性工作,任何疾病治疗的成功,都必然离不开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有效的护理干预下,疾病风险会得到最大限度控制,患者自身的治疗配合度也会得到明显提高,从而使疗效得到充分发挥。但由于常规护理模式在护理理念上比较落后、在护理内容上过于基础、在护理操作上不够细致,因此已经很难再满足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要求[2]。
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发挥出了重要价值。简单来说,临床护理路径就是先组建专业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结合疾病特点和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日程护理计划,然后根据日程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3]。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临床护理路径的最大优势是护理干预更具针对性。
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护理服务得到更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爱梅,王晓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185-186.
[2]阚海燕,刘晓伟,石德婷.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1):3958-3961.
[3]吴艳.临床护理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7):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