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英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凉山615000)
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属于内耳自限性疾病的范畴。该病是一种和头部运动变化相关的外滞后性眩晕疾病,当头部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出现强烈的眩晕或头晕表现。目前,耳石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是耳石复位,但该病也有自限性的特点,因此有些患者可能无需治疗也能自行缓解。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一些因素的诱发下会发生耳石症,当发生体位改变的时候,会感到明显的眩晕,这种情况就要警惕耳石症。应进一步了解耳石症的病因及表现,明确耳石症姿势变化与眩晕的关系,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护理和缓解症状。
一、耳石症的病因表现
耳石症的病因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主要包括了特发性耳石症和继发性耳石症。其中,特发性耳石症的原因比较复杂,尚未完全清楚。继发性耳石症的病因主要包括了颈性眩晕、慢性中耳炎、耳硬化症、耳毒性药物损害、人工耳蜗术后、中耳及内耳术后、头部外伤、偏头痛、内听道动脉缺血、病毒性迷路炎、突聋、梅尼埃病等。这些疾病均可也引起半规管炎症或缺血损伤,进而发生耳石脱落引起耳石症。耳石症一般在中年群体中比较多见,女性的发病率略高。疾病可能突然发生,症状表现为和某种头位及体位变化相关。在患耳向下的激发头位时,或出现眩晕的症状,在头位变化后的3-10秒内科出现眼震,眩晕时间可能维持1分钟左右,同时可能伴有呕吐、恶心等表现。眩晕症状会呈现出周期性加重或缓解,在间歇期没有明显不适或有轻微头晕。有些患者在眩晕发作后,会长时间感觉漂浮感和头重脚轻感。
二、姿势改变引发眩晕
耳石症也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指的是在头部向某个特定头位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短暂性、阵发性的眩晕及眼震发作。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耳石在耳石膜上附着,当受到一些致病因素的影响,或造成耳石脱离的情况,脱落后的耳石在内耳中的淋巴液中流动,逐渐移动到半规管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体发生姿势改变,如胎头、弯腰、左右翻身、躺下、坐起等,耳石随着体位改变沉浮,对半规管毛细胞造成刺激,进而引起眩晕的表现。耳石症的眩晕时间通常并不长,一般可在1分钟之内缓解。在头部位置相对固定之后,眩晕就会快速缓解。很多人对于耳石症姿势改变与眩晕的关系不够了解,对疾病知识了解较少,可能误以为自己是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引起的眩晕。
三、耳石症的不良影响
耳石症对患者有着较多的不良影响。很多患者平时全身状况良好,但在某种特殊体位或头位下会出现呕吐、恶心、眩晕,如果改变到另一侧体位,症状可快速缓解,重复某种体位后,又会发生这些症状。不过患者眩晕持续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分钟,恶心呕吐、冷汗、倾倒等情况发生也比较少。耳石症可对脑血管调节机能和大脑微循环造成影响。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如果多次发作,将造成严重的危害,如诱发脑梗死、加重脑供血不足等。此外,有些耳石症还可能引起中风偏瘫或猝死。患者由于发作时出现呕吐、旋转,可能引起耳蜗、前庭、迷路等器官部位损害,引发前庭功能丧失或耳蜗毛细胞死亡,出现共济失调、耳聋耳鸣等严重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脑溢血、脑血栓、头痛痴呆、思维下降等,甚至会造成猝死。
四、耳石症的护理措施
对于耳石症患者,应当注重加强护理。在急性发作期要保证绝对卧床休息,不要单独勉强起床行走,避免体位改变,防止出现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休息时保证室内光线柔和,注意做好避光措施。在某个特定体位下,能够缓解眩晕症状,也因此要帮助患者调节舒适体位,减轻症状程度。要叮嘱患者平时注意保持正确作息习惯,保证睡眠休息充足,避免过度紧张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以免造成复发。日常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可多吃一些米面、豆类、水果、蔬菜等。如果出现虚证眩晕,要注重饮食多样化,采用鸡汤、鸡蛋、瘦肉等清补。
五、耳石症的缓解方法
对耳石症患者采取有效的缓解方法,体位选择仰卧垂头位,向患侧旋转45°,脸朝上,躯体向对侧旋转,直到脸朝下,头位和中线呈45°角,和原仰卧位保持135°,每种头位保持6-20s。然后坐起,在患侧乳突后使用50Hz振动器,坚持10-15天可有效缓解。耳石症的处理中无需手术或服药,可采取手法复位处理方法,能够很快缓解症状。护理人员个根据患者不同的受累部位,采取不同的复位手法,将患者头部位置改变,促使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正确位置,避免造成神经末梢刺激,从而消除眩晕症状。在手法复位成功后,应休息30分钟以上再离开,也不要开车。复位后3天内不要平卧,睡硬板床,枕荞麦皮枕头。此外,对于可能合并脑血管疾病的耳石症老年患者,需要同时采取输液护理措施。对合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眠、抑郁、焦虑的患者,也要使用相应药物,注意避免耳石症反复发作。
结论:耳石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特点。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在姿势改变的时候,由于耳石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会出现明显的眩晕表现。因此,要充分警惕耳石症,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护理,使患者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