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芳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 200940
摘要;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的影响。方法 200例在我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初孕妇, 根据孕妇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孕妇只参加正常孕期课程,不参加盆底肌相关知识课程,研究组孕妇除正常课程外还参加盆底肌相关知识课程。比较两组孕妇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在产后2个月盆底肌力测评3级及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盆底脏器脱垂则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后进行盆底肌康复作用显著,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孕期健康教育;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而妊娠与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发生障碍的主要原因。 由于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不够, 导致产妇在产后没有及时的进行盆底肌功能的评估及治疗,造成压力性尿失禁、尿潴留、盆腔脏器脱垂等并发症的发生,影响女性正常工作和生活。本研究为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在孕妇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建卡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200例,年龄20~35岁(25.32±4.3),孕周34~39周, 平均孕周(36.3±1.3)周,根据孕妇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10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定期产检参加孕期正常课程但不参加盆底肌相关知识讲课, 研究组孕妇在整个孕期除参加正常课程外还参加3节盆底肌相关知识讲课。授课主要内容包括孕期营养知识、如何选择分娩方式、盆底功能相关知识、妊娠及分娩对盆底功能的损失及盆底肌自我锻炼方法等,并配合模型操作示范,指导进行相关盆底功能锻炼并要求孕妇产后及早进行提肛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孕妇产后2个月盆腔脏器脱垂及盆底肌力情况。盆腔脏器脱垂情况通过POP-Q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盆底肌力共分为5级,级别越高恢复效果越佳,本次试验只统计3级及以上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P<O.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详见下表,其中研究组产妇肌力测定级别3级及以上者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盆腔器官脱垂方面,经产后2个月随访对比发现,研究组产妇盆底脏器脱垂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产后2个月两组产妇盆底肌力级别及盆腔脏器脱垂情况对比(n)
3 讨 论
女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1],妊娠、分娩是导致盆底肌损伤的直接原因。因此,产后及早对盆底组织及其器官进行恢复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大多数文献是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而极少进行孕期干预,因此孕期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研究较少。大部分孕妇缺乏相关健康知识,不了解妊娠与分娩对盆底功能造成的影响,也不知道盆底功能锻炼的方法,导致我国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2]。因此在孕妇学校开设相关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孕妇相关盆底功能知识水平,使其认识到盆底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端正态度,积极根据教程进行锻炼。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产妇在产后2个月进行盆底肌力测评,3级及以上者高于对照组,而盆底脏器脱垂率则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产前对产妇进行教育是较好的知识传播途径。通过孕期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与指导,产妇会积极进行锻炼与训练, 进而加快盆底肌的恢复,最终有利于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积极进行盆底康复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 常晓红, 范亚丽, 等. 产后早期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治疗产后尿 失禁有促进作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36(5):1858-1863.
[2] 张瑞女,张巍颖,刘星,等.知信行干预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