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7期   作者:谭丽丽,梁振鞠,陆萤,杨小庭,邢蕾
[导读]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观察。

        谭丽丽,梁振鞠,陆萤,杨小庭,邢蕾
        鸡西市传染病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资料,按护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为97.50%,对相关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中,采取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提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心理护理;效果分析;观察研究
        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出血作为一种常见并发症疾病,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难免会产生恐慌情绪[1],将科学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中,可提高预后效果,提高疾病应对能力[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患30例、女患10例,平均年龄50.5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中20例男患、20例女患,平均年龄52.5岁,采取心理护理,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咨询,了解患者的情绪,对患者开展心理支持疗法,消除患者的恐惧、抑郁情绪,释放内心压抑,同时组织健康宣教活动,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增强患者依从性,通过指导患者呼吸来强化患者康复能力[3-4]。
1.3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若为非正态分布采用Z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护理干预手段的应用,均呈现出不同的护理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为97.50%,对相关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22例(55.00%),一般16例(40.00%),不满意2例(5.00%),满意度是95.00%;对照组非常满意19例(47.50%),一般13例(32.50%),不满意8例(20.00%),满意度是80.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两组SAS与SDS评分对比

2.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造成生理性疼痛[5],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利,为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应采取科学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干预效果[6]。为提高预后效果,还应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管理,帮助护理人员掌握更多护理知识与技能,强化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为97.50%,对相关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两组SAS与SDS评分,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干预效果,缓解患者SAS、SDS评分,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邵慧敏.对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催眠暗示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9):237-238.
[2]陆晓雯.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应用催眠暗示心理护理对其转归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23-24.
[3]张俊萍.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出血转归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0):281+284.
[4]吴燕,王红霞,周梅青.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治疗的依从性[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9):2072-2073.
[5]高瑛.心理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4):215-216.
[6]罗丹,林秀兰,罗美香.心理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02):22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