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理念探索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刘军峰 1马旭光1张冰2
[导读]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 2宁波慈溪市匡堰镇政府
        刘军峰 1马旭光1张冰2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  2宁波慈溪市匡堰镇政府

        
        摘要:退役军人是国家及社会的一项重要人力资源,在促进社会建设发展、维护政治社会安全稳定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关于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及优抚政策,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本文通过揭示退伍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相关理念,探讨保障服务体系的构建实施,并汇总提出相关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退役军人  服务保障  理念探索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2020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落实退役军人优抚政策。而更早之前,我国相继出台《军队转役干部安置暂行办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诸多政策法规,旨在切实维护和保障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针对退伍军人相关机构制度设定、费用补偿、就业指导培训、信息文化服务、继续教育、特殊安置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截止2018 年12月份,我国的现有退役军人数量有五千七百多万,并以每年几十万人的速度递增,如果处理不好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问题,将对社会治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退伍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理念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理念要强调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注重发挥政府机构、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合力,尊重及提倡群众的智慧与作为,积极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提供针对退役军人的公共保障服务。
    在涉及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中,尤其要注意绝大多数退役军人已经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的基本前提,在此情况下,政府往往要直接面对具有多方面需求的个人,在客观上增加了相关工作的摩擦成本,仅仅依靠“一个单位”已经很难贯彻落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因此需要形成完善党委总揽全局、政府负责实施、社会各方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共同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转变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三、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探索构建

        首先,积极构建多元化主体保障机制,高起点谋划、全方位部署,着力构筑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主阵地”。创建退役军人服务站,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把服务退役军人触角伸入基层一线, 打通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
        其次,推进开放式参与,融合式自治,在基层中有效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形成互动融合自治工作格局,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开放式参与,调动激发退役老兵干事热情。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乡村发展、城镇建设等领域的作用,构建起“社会服务退役军人,退役军人服务社会”的双向互动机制。
        再其次,发挥老兵志愿服务队作用,通过定期收集退役军人的意愿、需求及建议并梳理汇总,提高退役军人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激发服务社会的激情和活力。积极打造退役军人融合式自治,推进老兵队伍自治。通过建立老兵轮值站长制度、组建老兵志愿服务队等运作方式,建立一支以热心退役军人为牵头人的老兵自治自管小组,由老兵对老兵面对面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进退役军人队伍自治,有效化实现‘老兵帮老兵、老兵议老兵、老兵管老兵’的工作局面,推动退役军人基层服务保障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最后,推动“内循环”社会化服务运作,全闭环服务、社会化运作,全面提升精准服务效能效益。通过实行全周期闭环服务,让退役军人无后顾之忧。

为全镇退役军人建立一人一档,从入伍的“两为两尽”(“你为国尽忠,我为你尽孝”),到退伍后的就业创业帮扶、学历提升、婚恋介绍、家庭服务、工作生活等派人实时动态跟进并建档立卡。定期收集“微心愿”突出面对面、个性化、一对一服务,引导退役军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兜底保障75周岁以上退役军人居家养老,做到“专员负责、专项对接”,实现对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需求的闭环服务管理。通过社会化运作拓宽服务深度和广度。借助社会组织资源社会化运作精准服务,在镇保障基础上将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内容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担,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关爱退役军人,建立起政府主导推动、专业机构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新机制。通过“全闭环服务,社会化运作”专属服务模式,全面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就业安置、服务保障、教育管理、权益维护等工作,实现新发展,展现新作为,不断增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四、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的几点经验认识

        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作为一项系统性很强的社会治理事务,需要科学决策、精准实施,突出服务意识,要始终毫不动摇,积极贯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相关决策部署,有力构建系统完备有效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等保障服务事务体系,围绕退役军人多样化的合理需求,统筹规划,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安置管理、服务体系保障、技术技能培训、合理权益维护等重要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新局面。为此,需要积极引入相关经验,着力开展及推进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建设创新。
        (一)强化党建引领,构筑起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政治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之一,也是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一个政治原则。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需要动员市镇村、部门单位、退役军人等各个主体要素,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协同各方主体。充分运用政治学习、理论研讨、个人自学等行之有效的办法,促使增强党性意识、大局意识、群众意识,倡导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谅解的良好的群众氛围,构筑起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政治主阵地”。
        (二)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网络,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信息协同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性和退役军人的主体性,通过鼓励退役军人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军事文化、爱国主义传播,以及政府举办的其他系列培训、文化宣传等等活动,提升退役军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获得感与幸福感。特别是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虚拟网络社区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打破了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藩篱,使“政府—社会—个人”各方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各个部门共同发力的制度、机制、平台,帮助退役军人融入到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成为社会时代趋势。应积极重视,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将其运用到网络社区之中,建立起由各方组成的严而又密的调解网络,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利于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信息协同化水平。
        (三)科学完善弥补纾困机制,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综合效益
        “与一般人力资本参与生产过程相比,军人生产出来的是纯公共产品——战斗力和国家安全。军人在服役期间可以看作是在提供纯公共产品,而军人的经济补偿则可以认为是对军人提供的公共物品及同时引起的正外部性弥补的一种延伸。”[]对退役军人进行弥补纾困,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就是为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力。诸如退役军人就业工作、职业培训除了保障退役军人个人学习生活工作,优化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结构以外,还突出带有政治性、文化(革命、红色等文化)传承、社会稳定维护等内容与功能。再诸如退役军人学历提升(主要针对入伍后退役的大学生),还涉及到社会文化教育等内容。因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是涉及到社会综合效益的重要问题。科学完善弥补纾困机制,需要把“政府—社会—个人”各方紧密联系起来,千方百计多渠道凝聚各方力量,以需求为导向,找准服务保障工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用好政策牌、“党建牌”、“产业牌”、“文化牌”、“民生牌”、“情感牌”,还要努力有效借助社会活动载体及相关资源 ,为退役军人的就业、生活、教育等提供政策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 努力为搭建退役军人施展才能的活动平台,使其尽快了解社会、更快适应地方工作,科学完善弥补纾困机制,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8.07.25(07)
[2] 高鹏 袁伦渠:退役军人就业问题的政府政策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15(1):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