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黄勤
[导读] 在我国造林工程发展过程中,提高造林质量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主要是在造林设计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
        黄勤
        南宁市兴绿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在我国造林工程发展过程中,提高造林质量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主要是在造林设计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植树造林是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项大计,是一项长期工程。相关人员要保证植树造林质量,从育苗、土壤管理、科技等途径进行整治,使树木能够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林业工作者要对植树造林现状加以分析,通过技术与管理手段实现森林管理,及时更新植树造林数据,确保林业持续发展。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出现,人们越来越重视植树造林,因此提高造林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营造林;关键技术;管理
        1 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森林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植树造林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有效保持水土
        对于降水量较大与河流径流量充足的地区,树木经过长年累月的生长,其根系已经非常发达,发达的根系能够牢牢抓住土壤,达到贮存水分的目的。土壤中水量丰富、养分充足,就能确保其生产能力,让自然生态充满活力。
        1.2 治理沙漠化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干旱少雨,大量土地呈现沙漠化现象,水分难以保证,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在春季和秋季,由于没有树木阻挡,西部地区风沙肆虐,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通过植树造林,能够利用树木的枝叶抵挡风沙侵蚀,减少漫天飞舞的沙尘带来的伤害,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除此之外,树木发达的根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沙漠化程度。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
        植树造林的作用在于扩大树木覆盖面积,构建绿色循环系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调节生态气候,构建良性发展生态系统,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收获更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植树造林时,应根据地形、土壤、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树木栽种,实现全区域树木覆盖,有效留住水分、保存土壤,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绿色生态发展。调查植树造林成效时发现,大量植被遭到人为破坏。这一情况需要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2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2.1 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造林
        植树造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计,完成这一大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人工造林时,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了解各种树木的生长规律,切不可一概而论,否则会降低树木成活率。
        植树造林时,还应认真分析当地生态环境,选择成活率高、绿化效果好、最能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树木。要根据森林管理经验,预判树木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植树造林规划包括混交树木品种、树木间距、土地利用率、光照条件、灌溉条件、除虫方式、生态共存等内容,应充分利用土地面积,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合理搭配种植树木品种,让树木、花草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应当合理搭配种植带,使其适应环境、共生共存。
        2.2 科学育苗
        提高植树造林质量,不仅需要创新管理手段,还需要技术手段加持,主要包含树种选择、树种搭配、树木距离、树苗培育等。可以通过科学育苗,改良生物基因,提高树木成活率。
        引进科技力量,实现优质育苗。植树造林通常是将孕育好的优质树苗插秧成活,树苗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工林的质量,因此孕育优质树苗是植树造林的关键。提高树苗质量,首先要建造布局合理、土壤肥沃的育苗基地,其次是选择熟知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的管理人员,再次是在科学的管理手段下孕育健壮的树苗。
        我国植树造林起步较晚,育苗技术比较落后,现有水平下培育出来的树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想要培育各方面机能过硬的树苗,就要提高育苗基地科技水平。通过提高树苗质量,减少树苗自身缺陷造成的成活率低等问题。

植树造林需要的树苗并非单一树种,应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和生态环境的差异,培育各种树木,以适应各种自然环境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培育树苗的技术应当有所创新,不应被传统育苗技术所限制。需要在吸取传统育苗技术经验的同时,转变思维,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有所创新与突破。育苗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树苗的质量,提高树苗成活率。例如,育苗基地可以改变传统土壤育苗的方法,改用营养钵、营养液等育苗,将种子放在营养液中,利用人工光照、人工温度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成活率以及树苗健康度。可以利用生物基因工程,改变种子基因,增强其抗虫性、抗寒性、抗旱性等。
        调查发现,在城市绿化发展过程中,由于本地树苗数量不足难以满足绿化需求,相关部门选择引进绿化树苗。引进的树苗难以适应当地生态环境,难以抵抗病虫害,成活率、保存率都不理想。可以扩大当地育苗基地规模,建立更多的育苗基地,培育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树苗。
        2.3 精细管理
        植树造林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土壤质量。改良土壤质量是植树造林的关键环节之一。植树之前,要对种植土地进行整治。不同土地条件、地理位置下的不同树种对土壤的要求均不同。对病虫害高发的土地,需要考虑病虫害防治。要及时清理受害树木,保证病虫害发生率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一些地区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应根据树木生长情况栽种适合的树木,保证植树造林的成功率。
        土壤的营养成分、含水量等适合树苗生长,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例如当土壤含水量在12%及以上时,树苗更容易成活;当土壤含水量在12%以下时,树苗不易成活。想要达到植树造林的目的,土地管理必须提上议程。土地肥沃能够保证树苗健康生长,土壤营养成分与水分得到满足,才会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2.4 适地适树造林
        在造林数量和质量控制过程中,适地适树技术的应用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基本条件,是造林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自然环境因子的分析,可以选择适宜的树种。造林作为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绿化方式,主要是将树种放在苗圃中进行培育,待幼苗生长后再移栽到选定的土地上。这样可以使造林树木更快适应培育土地,使造林树木成活率更高、质量更好。
        2.5 转变思维,植树造林逆季节为之
        按照春种秋收的种植观念,应当选择最适宜种植的春季来植树造林。虽然植树造林应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但需要植树造林的地点一般气候条件比较恶劣。春季是风季,植树季节只在春季势必会延误造林进程,阻碍植树造林政策推行。
        植树造林不一定全部选择春季,大量试验证明,选择雨水充足的夏季开展造林活动也是可行的。一些生命力旺盛、易于存活的树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外界自然条件的要求不高,就算没有在春季植苗也可以茁壮生长。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试验,制订合理、科学的种植计划,就能突破时间的限制。通过不断研究试验和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植树造林成功未来可期。
        3 结束语
        人工林质量不仅影响生态环境平衡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而且对以林业为主的经济产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植树造林和管理中,有关人员必须重视造林管理,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造林和管理,确保造林质量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现阶段造林工程中,提高营造林质量是关键。要加强造林生产管理控制,提高苗木成活水平。应通过合理的技术分析,确定造林方法。要重视植树造林工作,认识到造林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造林问题。
        建立健全造林管理制度,加强造林生产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林业生产的关键。应将造林质量管理贯穿于造林面积规划、苗木选择、前期准备、造林技术控制、造林后管理等森林经营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清华,翁有贵.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江西农业,2018(24):88-89.
        [2]李飞,刘庆荣.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初探[J].农家参谋,2018(23):81-82.
        [3]杨义林,徐六长.浅谈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18(23):83-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