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羚牛栖息地环境保护及伤人事件气候背景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张育田1 石璞2* 林清3 高更更4 胡永乐5
[导读]
        张育田1  石璞2*    林清3  高更更4  胡永乐5
        1  西安市鄠邑区气象局   西安鄠邑   710300  2  西安市鄠邑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西安鄠邑  710300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712100   4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  西安周至 710402  5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西安周至 710400   

        内容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保护野生动物以及优化生态环境更加紧迫,习总书记视察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秦岭羚牛自然保护区,进一步表明羚牛和人类是生命共同体,但是鄠邑区多次受到羚牛的危害。本文就在做好野生动物羚牛保护的同时,探讨了羚牛伤人事件的气候背景,以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借鉴,善待野生秦岭羚牛。
        关键词:秦岭羚牛  栖息地  环境与保护  气候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空前高涨,保护野生动物以及优化生态环境被提上了更加紧迫的议事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野生动物保护提出过明确要求,体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2020年4月20日,他又亲自到秦岭深处的牛背梁——秦岭羚牛保护区,实地考察这里的生态保护情况。习总书记指出,要抓紧修订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健全执法管理体制及职责,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从源头上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生态环境部将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有关措施落地见效[1]。人类和野生动物是生命共同体,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体系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它们的生存安危同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善待野生动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体现。
        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又被称为“秦岭金毛扭角羚”,属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其体毛白色或黄白色,老年个体金黄色,当地人又叫它为“白羊”或是“羊子”,是我国特有的四个羚牛亚种之一,其它三个羚牛亚种分别是高黎贡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taxicolor)、四川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不丹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whitei)。秦岭羚牛是四个亚种中色彩最漂亮的一个亚种,数量在5000~5500头左右,主要分布在秦岭西段的鄠邑区、长安区、蓝田县、柞水县、镇安县、宁陕县、周至县、眉县、佛坪县、洋县、太白县、宁强县、凤县、略阳县、留坝县、勉县、城固县等17个县(区),是秦岭山脉的特产动物,其分布沿秦岭主脊冷杉林以上。一般生活在海拔1 500~3 600 m的针阔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晨昏采食。根据不同季节食物的变化,常作季节性的移动。
        1 生态文明建设使人类和动物从良好生态环境中获益
        2005年8月,习近平考察浙江安吉县余村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 , 2020年3月30日,重访浙江余村,提到: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2020年4月20日,他远赴千里之外的秦岭,实地考察这里的生态保护情况。秦岭,中国南北分水岭,文明的曙光诞于此,生命的密码藏于此,民族的命脉系于此。我国先后为野生动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保障建立了2700多个自然保护区,秦岭占有5个。秦岭占据着中国地理“C位”,这里的青山绿水牵系中华民族的当下与未来。牛背梁是西安市和陕南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是秦岭东段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唯一以保护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秦岭拱卫着几千年历史的璀璨明珠长安城,长相思,在长安;一城文化,半城神仙。史是这座城的风骨,诗是这座城的灵魂。最中国年、最璀璨夜,让人思长安、念长安;春风入秦岭,列翠满长安[3]。
        经济价值上,野生动植物蕴含了助力人类发展的科学宝藏,秦岭深处为人们所熟知的野生红豆杉,可以提取具有良好抗肿瘤作用的紫杉醇[4];秦岭到处可见的豪猪,科学研究发现用豪猪刺代替U形针来做手术更有助于伤口愈合。生态价值上,还有朱鹮、大熊猫及羚牛,是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秦岭生态平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主题中应有之义;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020年5至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广西、江西、福建、云南、广东、贵州等地开展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开展的首个执法检查。检查中发现,有的栖息地受到侵扰、破坏、污染、割裂,面积缩减,功能衰退。检查组指出,应依法对栖息地状况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有效遏制对栖息地的侵占破坏,不断改善和巩固栖息地的环境质量[5]。鄠邑区羚牛的分布在鄠邑的山区,含太平和朱雀2个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8 700 ha,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鄠邑区森林覆盖率达52.8%以上,高于陕西省43.06%(2018年底),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发展达到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实现秦岭保护与发展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
        2 羚牛种群栖息环境保护将会使野生动物伤人事故减少
        秦岭羚牛是分布在秦岭高山中的大型牛科食草动物,羚牛活动在周至光头山(3 000 m)的1 000~2 800 m之间。寒冬季节,迁到海拔2 300~2 700 m中高山地带,进入亚高山台地或向阳的山地的冬季栖息地内,直到翌年的4月份。冬季主食秦岭箭竹、冷杉等树皮及灌木嫩枝,并利用阳光取暖[6]。柞水牛背梁(2 802 m), 羚牛在9~12月份,主要活动在光头山以南区域内,遇见概率15%[7]。鄠邑区冰晶顶(3 015 m)地区,常年可看到羚牛粪便、吃过的竹子、踩踏植被的足迹等。秦岭羚牛一年一胎,一崽,产崽在二月前后。喜群居,常10多只、20~30只的群体一起活动,冬季会出现100只以上的集群,活动、栖息在高海拔山地区内,中高山地带等。羚牛迁移通过规定区域,尽可能回避人活动区域,羚牛行进时,走在队伍的前面和后面是健壮的公牛,中间的是母牛和幼牛,非常有纪律,一个挨着一个顺小道行走。牛群平时活动时,会有一只“哨牛”,体型强壮者,屹立高处瞭望放哨,如遇敌害,头牛会率领牛群冲向前去,势不可挡,直至脱离险境。羚牛遇敌害分群逃跑,这种求生存的策略可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力而增加存活下来的机会。当群体小于10只时,羚牛一般不分群逃跑。平时成年雄羚牛喜欢过孤独的生活,故有“独牛”之称;也有2~3头同栖的,称为“对牛”。羚牛的奔跑能力很强,常常可以迅速通过坡度大于60°的地段,进入林中躲藏。自1997年至今,陕西省野生动物已造成十余人死亡,百余人受伤。鄠邑区发生多起羚牛离开栖息地,走向秦岭北麓的农田、村庄,发生人员受到伤害事件。
        鄠邑区羚牛从高山到沿山或者平原出现,先后有可供查考的记录:2004年6月27日6:00,在户县丈南村和红卫村,造成1死2伤。2005年3月20日,半月之前,在户县太平森林公园钟潭瀑布,未伤人。2006年7月5日,户县,伤1人,地点不详。2007年6月11日5:00,在户县余下镇安善坊村、沈家营村、灵山寺村、余下村,造成伤8人。2008年3月12日凌晨3时许,一头下山羚牛冲进户县余下镇惠安化工厂内,未造成人员伤亡。2008年4月15日9:00,在户县太平旅游区管理局煤场村700 m的西沟,伤1人,野外。2018年12月30日9时50分许,一头羚牛闯在景区管理局家佛堂村三桥组(原三桥村)村民王某家的卧室中,未伤人。2020年5月12日,鄠邑区蒋村镇念庄村,发现一头羚牛进村,未伤人,,村民和民警把该“不速之客”赶到村委会,最终送至陕西省珍惜动物保护中心。
        3 羚牛伤人事故是野生动物一种适应环境改变自我保护
        分析2004年~2020年,秦岭羚牛下山期间的气象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倪端,从中寻找出一些共性和特异性的东西。羚牛下山一般集中在春、夏两季,遇到无法回避时就会攻击人。每年7~8月,羚牛进入繁殖季节,为了争夺交配权,强壮雄牛间展开殊死的角斗,凸显雄牛的性情,荷尔蒙使获胜者变得精力格外充沛,雌牛成了胜利者的战利品,争夺交配权的失败者退居群后,很难再与雌性交配[8]。争偶失败者就此脱离了群体,成为“独牛”。“独牛”性情暴躁,意外遇到人,很容易发生伤人事件。具体时间见表1、2。

        
        记载的8次人碰到羚牛事件,2008年之前,几乎每年都会碰到羚牛,75%占(6/8)。2008年后至2018年的十年间,几乎很少有报道,2018年12月30日、2020年5月12日,又各出现一次,占到25%(2/8)。5月的羚牛群,活动在1 500 m以下山谷。突发的高温天气,羚牛本性逃跑,分群,“独牛”本身距离群体较远,无法接收到同伴发出跟随撤离信号。表1标示出事件发生时鄠邑区温度资料信息,表2标示出事件发生时鄠邑区湿度资料信息,羚牛面临突然来临的27℃以上较高气温,造成了身体不适,特别是远离群体的“独牛”,高温更是一次挑战,无法适应27℃以上高温、40%以上湿度,出现高温性应激,导致“中暑”,方向反置,离开群体,误入农庄。2004年6月27日、2007年6月11日、2006年7月5日、2020年5月12日计4次,均属于热应激类型;2005年3月5日(3月20日)前、2008年3月12日、2008年4月15日、2018年12月30日,计4次,温度0℃左右或者以上、湿度60%以上,发生低温湿度性应激,羚牛在低山活动,独牛与群体失散,走失误入村庄。
        4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成为我们全社会的一种自觉遵循
        习总书记视察陕西牛背梁羚牛保护区生态保护情况后说:“从今往后,在陕西为官,首先要了解这段历史、这个教训,警钟长鸣,明白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当好秦岭生态的卫士,切勿重蹈覆辙”。在他心目中,山川载的是民族的传承和希望。1996年10月,朱镕基提出“要少砍树多栽树,把‘森老虎’请下山!”1998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禁伐、限伐;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式实施。2013年《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颁发。2016年8月1日,《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印发。秦岭西安段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协调区两部分:山体坡脚线以上为生态保护区,以下至环山路以北1 000 m区域为生态协调区。鄠邑区地处西安市近郊,总面积56.1%,即704 km2为山区,山区总面积的90%为林业用地,面积6.66万ha,有林地面积5万ha,有效的保护了秦岭羚牛野外栖息地环境,几乎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间,很少报道羚牛伤人事件。秦岭生态环境优化,对秦岭羚牛的保护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如果提前根据气象资料信息予以研判,羚牛伤人事件会进一步改观。
        需要注意的是:秦岭北麓临山居住的村民,遇到羚牛不可乱动或大声喊叫,不可作攻击挑逗的动作,切记不能用火把来驱赶羚牛,以免激怒性情暴躁的羚牛;与羚牛相遇,盯住羚牛的一举一动,缓慢移动到5 m外安全地带;如果羚牛袭来,立即卧倒作原地翻滚逃离。有关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气象预报信息,及时预警,提醒人们特殊时期,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羚牛伤人事件发生。林业系统或者公安部门配备必要麻醉器械,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国家野生动物抢救机构,可以申请在这个时期对“独牛”捕获,予以饲养或者制作成标本,减少羚牛危害,在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下,从源头上防控重大公共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 郄建荣.野生动物保护监管有望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EB/OL].2020年03月10日,18:18.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https://legal.gmw.cn/2020-03/10/content_33636259.htm
        2.陈杉,王雅晨.第一报道:习近平一年前提出的“五个追求”引领全球绿色发展.[EB/OL].2020-04-28,21:59:32.来源:新华社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4/28/c
_1210594972.htm
        3.沙莎,陈艳,李蕊,张斌峰.直与天地争春回——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EB/OL]. 2020年04月27日,13:58.来源:陕西日报.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427/c64094-3169
0006.html
        4.光明日报评论员.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EB/OL].2020-08-18, 09:03:43.来源:光明日报.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0-08/18/c_1126379483.htm
        5.王比学,徐?隽.保护野生动物,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一决定一法”执法检查.[EB/OL].2020年08月07日,05:22.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01 版.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0/0807/c1001-31813351.html
        6.赵序茅.羚牛为什么袭击人,羚牛袭击人的真相.[EB/OL].[2019-01-21].www.cas.cn/
kx/kpwz/201805.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7.郭朋勃.浅谈极端天气条件下人工干预机制在牛背梁保护区的建立.[EB/OL].[2017
-12-18].\http://www.niubeiliang.com/html/201712/n74862215.html
        8.石璞,张育田,胡永乐等.秦岭羚牛雷雨天气野外生存情景浅析.[J]中国牛业科学.
2020.4:37-39


        第一作者简介:张育田,1964.10——,男,西安市鄠邑区人,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气象服务及应用气象工作。
        *通讯作者:石璞,1966.5——,男,西安市鄠邑区人,高级畜牧师,市级科技特派员,长期从事畜禽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Emai:2055922016@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