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6期   作者: 李家进
[导读] 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预结算审核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传统工程预算审核的冗杂性,
        李家进
        山东金厦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南市 271100
        摘要: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预结算审核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传统工程预算审核的冗杂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能够针对工程材料、工程进度进行更精密化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现阶段大数据技术与工程造价预结算应用环节中,造价管理人员要明确造价审核要点和技术投入量,使得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人工造价清单工作量,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准确性和数据共享性,最终实现工程造价资源与投资成本的优化平衡。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对策
        引言:传统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致使工程项目不能够及时按照施工财务标准和工程规划开展。由于工程现场施工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干扰,致使工程预期造价极容易出现大的波动,增大企业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难度。现有数据化时代的大数据技术能够精准把握预决算中市场变化因素,采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建立出更高效的信息处理对策,提升工程的预算审核效率。

        1.大数据在工程预审核结算的作用
        工程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要认识到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重要性,建立完整科学的预算审核制度,从而使工程造价结算数据具备精准性和规范性。管理人员要合理分析现阶段的工程运作数据,及时地进行工程结算分析,并根据分析数据展开精细化的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处理工作。从而使工程节省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剔除收益不满足企业现有规划发展的工程项目内容,通过减少资源损耗形式提升工程质量,增强了企业在工程市场中竞争力。工程资料管理人员在审核阶段,要合理地运用大数据计算技术提升工程成本核算的精准性,并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提高审核效率,从而提升工程造价质量。
        2.现阶段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现状分析

        2.1数据信息化水平低
        大数据预结算审核制度要精准工程审核的施工图纸识别,工程量清单审核和造价预结算的数据相对。而在现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计算机智能数据技术没有高质量参与数据处理,更多的只是存储预结算审核信息,方便管理人员记录查看。在预结算的施工图纸识别问题上,工程管理人员更多地采取人工手段识别造价预算内容,降低了工程预结算工作质量和施工的透明度。在工程量清单审核过程中,现有的工程报价单位往往不能够结合大数据技术支持工程量和费用计算的数据,造价预算审核不能高效利用合同条款内容,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预算审核标准。
        2.2工程造价数据处理落后

        现阶段的工程预算审核过程中,预算管理人员采取全面审核法和重点审核法来进行预结算审核工作。全面审核法是按照工程要求细致化、全面化的造价数据审核,而重点审核法按照工程的重点项目内容进行造价审核。现阶段工程造价审核方法中涉及的处理数据机制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落后性,数据处理往往不能够及时应对政策的变化、市场的要求和工程建设的变更突发状况。工程的预算审核工作数据处理落后,致使工程造价审核具备很大程度的滞后性,降低了工程的市场影响力。

        2.3造价结算数据分散程度较大

        现阶段的造价数据涉及付款节点、现场签证、合同条款内容、招投标文件以及工程款数目等多种数据类型,工程造价结算数据体量巨大,且工程造价数据极其容易随着工程实施环境发生变化。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与审核数据内容断层严重。工程预结算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建立的造价结算数据库数据标记同化严重,数据造价管理人员只能简单地进行造价信息的查找,各个造价结算数据碎片化严重。总体工程造价预决算统一化程度低,造价结算数据分散程度大,阻碍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3.大数据时代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策略
        3.1重视提升工程造价数据信息化水平
        现阶段工程建设过于注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工程单位在实际工程运行中,更多的关注投标中标工作,忽略维护工程造价系统的科学与审核精准性。在信息化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环境下,造价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数据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对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水平。确保企业预结算审核工作流程能够具备可执行性、准确性和智能性。通过建立起高效完整的数据信息化管理机制来规范化提升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质量。

        3.2提高数据信息和采集处理水平

        实际工程预算数据采集信息系统中造价数据体量巨大。因此为了更好地完善工程预结算工作,促进工程质量的高速发展。企业造价审核人员要及时监督工程造价管理核心内容的信息化水平,确保造价信息质量能够满足工程市场的基本数据要求。现在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数据高效的处理。例如被广泛应用BIM技术能够进行工程建筑模拟,同时以高效的数据处理手段来仿真工程信息造价流程,使工程实施与造价管理能以高效率的信息技术为建设手段,做到实时追踪追查、提取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从而实现工程造价、审核和建设一体化。在工程造价预结算系统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着重提升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水平,通过对运营数据精准化智能管理来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

        3.3精准审核工程量和清单

        工程造价审核环节要严格审核付款环节中的付款形式和付款节点,采用大数据技术手段精准审核工程量和清单,确保现场签证和工程管理工作内容满足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工程在结算审核时要严格执行新阶段的工程招投标规范内容,从而提升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工程的条款内容能高质量的实施并满足工程成本需求。工程成本的需求在实际工程预算审核建设过程中,要严格保证工程清单的准确性。工程量清单是工程生活造价中占据时间最久的工程主体。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的大数据技术,工程预决算审核可以通过精准计算,通过软件内置的造价逻辑模块,将工程造价审核定额计算规则和工程之间的清单库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工程造价预算智能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管理人员在实际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结合大数据技术融合科学的机器学习与计算手段,将工程清单工作量、工程定额工程报表和工程投标招标预算以数据报表形式显示,从而更好地进行预算定位翻转和工程实施计算。

        3.4构建共享化的标准数据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大数据信息化,促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数据必须具备信息共享性。企业预算审核管理人员必须依照现阶段企业发展原则和市场要求建立起共享化的标准数据管理制度。工程通过完整的数据管理体系来提升预算审核信息化水平。管理审核人员将代表性的绿色市政项目和EPC项目等预算工程制度分享到相应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上,通过集思广益的工程审核方式增加工程建设透明度和信息共享性。企业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内容进行合理的分割,将同类数据放在特定的数据版块中,并确保数据信息能够在后续的预结算审核过程中被精准查找到,同时也能增加不同工程之间的信息合作能力。预算审核管理人员可以按照工程的数据抽查内容进行高级检索,实现对板块数据的专门化,通过拓扑数据网络来实现数据信息审核集成化和紧密性,从而极大程度上降低工程建设环境对预算审核的干扰,减少审核数据的碎片化和分散。
        结束语:现阶段的数据计算审核系不能明确各个工程数据版块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实际的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核中,企业要合理分析现阶段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现状,采取大数据技术建立起高效的数据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万泉,王小娟.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J].建筑与预算,2021(03):26-28.
        [2]陆国江.试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控制中的应用[J].居舍,2021(09):113-114+118.
        [3]唐艳芝.基于大数据技术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J].技术与市场,2020,27(10):170-171.
        [4]罗迪.基于大数据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价值[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86-187.
        作者简介:
        李家进(1983.04.11),性别:男;籍贯:山东;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