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才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菏泽 274700
摘要:土地综合整治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以村镇为基本实施单位,充分结合当地历史、自然、文化等特点,因地制宜,促进耕地保护的土地综合整治活动,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思路及对策
导言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已成为国家战略工程。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土地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必将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对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要求和目标。虽然土地和空间综合整治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应对诸多压力和挑战,但也有一定的基础。抓住时代机遇,加快工作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1土地综合整治的意义
1.1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
开展土地综合整理,实际上是在新时期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土地综合整理实践,对改善土地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浙江省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改造”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目前,中西部地区正在学习浙江省农村治理经验,开展土地综合治理的探索与实践。因此,全区土地综合整理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代土地整理工作发展的根本趋势。
1.2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是建设美丽农村的重要切入点
通过合理规划,综合考虑,统筹协调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农业集约化生产创造条件。最终形成“农田集中、农业规模化经营、村镇优美、环境宜居、产业适宜”的格局,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基础的农村土地利用新格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出发点,新时期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
1.3开展土地综合整理是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探索
自1998年国家提出耕地占用补偿制度以来,土地整理事业发展了20多年,其政策法规、工程技术和行业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新时期,面对日益紧张的土地需求和城乡生产生活需求,单纯通过整治某一区域,难以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因此,要使土地整理适应新时期土地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从政策、观念、技术、资金等方面探索新的土地整理模式。土地综合整理是土地整理工作的大胆创新。
2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专项资金支撑
目前,自然资源部没有土地综合整理专项资金。主要通过县级政府协调部门资金和指数交易资金推动整合项目的实施和建设,创造条件带动社会和产业资本投资。对改造区域的经济条件和后备资源要求较高。
2.2资金来源不确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市中心经济的一大压力。各类涉农资金到位时间不一致,影响整改工作时间;金融市场和社会资本投资受金融环境的影响较大,投资时间和投资金额不可控。
2.3政策支持不足
各地的实践模式和标准并不一致,只有依靠能够合理调整整治区域内永久性基本农田和剩余耕地的指标,才能作为全省的政策支持。力度稍显不足,对政府的吸引力不够,整治工作难以推进。提出了顶层设计要求、政策引导和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
2.4运营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江浙地区经济发达,指数成交价格高,工业用地需求旺盛,融资模式成熟。经营模式主要是前期大量资金投入和产业引进。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指数价格偏低,存在着无法支撑项目资金需求的风险,一些地方政府缺乏项目融资经验,迫切需要探索形成符合地方特色的运作模式。
2.5目标位置应进一步精确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历史、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传统风貌等因素不尽一致。如何合理确定最适宜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实现产业繁荣、生态宜居、农村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对地方政府的统筹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2.6关于生态恢复的研究很少
长期以来,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对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研究很少。如何在土地综合整理工作中落实景观、林、田、湖、草系统管理要求,保护和恢复农村生态功能,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优化生态空间的同时优化生产生活空间,实现自然资源部门在“两个统一”职能中的生态恢复和保护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都需要研究。
2.7专业人员不能满足需求
土地综合整理是一个综合性强、专业跨度大的新生事物。它不仅需要原有的土地整理规划知识,还需要生态修复、园林绿化、矿区整理、土壤管理、环境保护等专业知识,这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及对策
3.1突出生态优先,注重规划引领
以山、水、林、田、湖、草为生命共同体,统筹兼顾,在规划、设计、建设中突出生态理念,因地制宜,全面推进耕地保护、生产生活环境改善、闲置土地整治,建设用地复垦、低效地再开发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以及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建设用地综合治理、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流域治理等生态环境整治。
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平台,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整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交通、水利等资源,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理;完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审批规则,简化审批项目、审批流程和审批材料;允许试点地区综合运用美丽农村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效土地再开发、基本农田等相关政策手段,对各类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管理。
3.2整合项目资金,鼓励社会资本
建立资金整合机制,整合产业结构调整、生态补偿、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等农业项目资金,重点实施全区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拓宽多种融资渠道,政府将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如推出适合农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项目提供长期信贷支持,允许农民使用住房抵押贷款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确保企业资金回笼,盘活项目资金来源。
3.3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群众广泛参与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根据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水平,对当地乡(镇)、村组给予一定的政府财政补贴,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区耕地复垦项目和“旱改水”项目,可在原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财政补贴。
加强土地整理综合政策宣传,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了解和参与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选址、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尊重和保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入权。
3.4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后期管理和保护
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整合土地综合整理相关的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构建土地综合整理监管系统,设计“一图”应用、规划管理等功能,项目管理、综合评价、监测预警、统计分析,实现项目审批、审批、实施、验收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
结束语
土地整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土地整理的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实际过程中,土地整理的目的在不断变化,需求也在不断涌现。土地整理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如果继续注重物质建设,就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次芳.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9(10):1718-1722.
[2]刘彦随.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9(06):777-782.
[3]冯应斌.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J].农业工程学报,2018(01):17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