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礼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的逐步成熟,加之当今社会节奏的加快,微培训已经成为当代企业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分析了微培训的优劣势,并以L公司为例,展示了微培训在在线旅游企业中的应用,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企业培训、微培训、微课程、在线旅游企业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与人们的生活连接得越来越紧密。人们逐渐远离了短信,选择了更快捷的及时语音沟通软件微信;人们更青睐于短视频的播放时间短、播放载体广;微课程也逐步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使学习者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正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的“马上、枕上、厕上”。如何将碎片化学习与员工培训有效地结合,提升培训效率与降低培训成本,是员工与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二、研究意义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借助培训提升员工的胜任能力,但传统培训往往耗时耗力,有较大的随机性,缺乏针对性 ,或者仅凭借上级领导的意愿安排培训,学员并未了解培训的意义,无法领会参与培训对自身未来长远发展的帮助作用。 微培训正好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善,本文阐述了微培训的定义,分析了其优劣势,并以L公司为例,展示了微培训在在线旅游企业中的应用,力求找寻到即符合组织发展和也复核个人需求的培训方式。
三、什么是微培训
微培训的研究主要基于微学习概念的提出。自2004年,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提出微学习的概念,此后的十几年间,不同学者对于微培训有着不同的定义,严以华认为微培训是用短、平、快的方式开展培训,以节省时间并提高实效。汪志广认为微培训就是借助新媒体、主要以学员微讲座、微论坛、现场体验、活动观摩等形式进行。何辉、孙芳琳对微培训的定义则兼而有之,他们认为微培训是借助于社会化新媒体的小而活的培训方式。
本文对微培训的定义,是基于微学习的内涵,将微学习应用于企业培训领域,强调培训形式的“碎片化”与培训内容的“小而精”。
四、微培训的优劣势分析
1、微培训的优势
1)优势一:精准服务培训对象
员工的工作年限、岗位性质、职位职级的不尽相同,都会影响员工的培训需求。如刚刚毕业的职场新人希望通过企业培训,了解职场礼仪,熟悉企业文化,但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更希望通过培训学习管理技能,提升战略思维和领导力。微培训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培训内容上传至微培训平台,员工可以根据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自己所需的培训内容进行学习,通过微培训平台,企业可以在节约培训资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
2)优势二:培训形式灵活便利
一旦企业研发的微课程上传至企业学习平台,所有员工都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内,随时随地用手机直接登录进行学习。现代企业中员工工作节奏快,工作强度高,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996工时一度成为热点话题,相比于传统的全脱产培训,员工更容易接受灵活便利的培训形式。在直播技术越发成熟的当下,企业如能将直播技术融入微培训,员工不仅能在直播间直接与老师互动,还能在将来有需要时回看培训内容,可谓便利之极。
3)优势三:培训资源的节约
相比于传统培训,微培训简化了传统培训方式对培训师资、费用、教育环境等稀缺资源的需求。微培训对于跨国企业和跨地域的企业意义非凡,解决了场地因素,它能让远程员工随时与总部员工的学习保持一致而无需支付差旅费用。微培训的培训内容一旦上传网络,可以无限循环使用,节约了讲师费和场地费。相比于传统培训,微培训对于资源的节约是显而易见的。
2、“微培训”的劣势
1)劣势一:学习过程难以掌控
微培训的便利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正因为这样的便利,员工无需再聚到一起共同学习,那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鞭策、齐头并进的学习氛围就淡了不少。另外,虽然通过直播等技术手段,学员是能够与讲师进行互动的,但比起面对面的交流,隔着屏幕会大大增加距离感,讲师更是难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学员的掌握程度。如何解决对培训过程的掌控,避免碎片化的培训对培训效果和效率的影响是微培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2)劣势二:难以形成体系
微培训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让员工随时随地的学习,但同时碎片化的学习存在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难以形成体系。在企业实际培训体系设计中,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定是把病理病因梳理清楚,有针对性的医治,才能彻底斩断病根。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碎片化的知识技能,如果无法整合到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中去,难免形成以偏概全的伪知识。微培训应在完整的体系下,通过对独立知识点与技能的碎片化传达,并进行整合,最终达到传递完整知识体系的目的。
五、“微培训”在在线旅游企业中的应用
1、在线旅游企业(OTA)的特点
在线旅游企业又称在线旅行社、在线旅行商(Online Travel Agent; OTA),是指在互联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以互联网为基本业务平台,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移动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为支持,在线经营旅游咨询、在线订购与交易、电子导游、旅游定位系统、网上虚拟实境旅游、旅游搜索等旅游业务的企业主体。在线旅游企业(OTA)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国际知名在线旅游企业有Priceline、TripAdvisor、Expedia等,国内知名的在线旅游企业有携程、同程、驴妈妈等,这些企业普遍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期,企业的商业模式本身依托于互联网,所以企业都具备很强的互联网研发与创新能力,另外,这类企业员工普遍比较年轻,有创造力,有活力,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再加之互联网企业的高强度高压力,使得员工对于具备高效、便利等特性的微培训接受程度较高。
2、全球疫情大环境的背景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爆发,企业停工、学校停课,社会被按下了暂停键。当前国内的疫情形式慢慢好转,企业也在逐步复苏的阶段,如何在企业大力发展业务,且要尽量避免人员聚集的情况下,组织好企业培训,是目前摆在企业培训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3、微培训在L公司的应用
1)L公司简介
L公司总部坐落于上海,是中国知名综合性旅游网站、在线旅游企业,隶属于上海的一家旅游线上线下全产业链集团,L公司的文化理念是一个家庭,一支军队,一所学校,公司倡导终身学习,永不毕业。L公司自2018年设立企业大学以来,每年组织大大小小近百场线上线下培训,除了常规的知识技能培训,更有疫情之后针对文旅行业的复苏组织的《抓紧经济内循环国家战略打造长三角文旅融合新高地》,行业大咖的精彩分享《旅游的美与美的旅游》,每周推荐一本好书的好书推荐板块“悦读”。依托于企业微信搭建的微培训平台,不仅上海本地员工能够参与培训与分享,分布在北京、成都、广州、三亚甚至新加坡的同事,都可以通过微培训平台参与到培训中来。
2)微培训的准备工作
任何培训的实施,都离不开前期的需求收集,L公司在每年年初会发起针对全员的培训需求收集,再结合公司今年的战略目标,培训预算等情况,制定当年年度培训计划。此外,L公司本身就使用企业版微信作为企业内部沟通软件,依托企业版微信,建立开发在线微培训平台,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能享受公司的培训资源,员工可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版企业微信进行学习。在硬件方面,L公司实施工作园区内WIFI全覆盖,确保WIFI网络环境畅通无阻。软硬件均准备完毕后,就要进行培训资源的筛选,L公司有经验丰富的内训师队伍,可爱热情乐于分享的同事,还会依据每年年度培训安排,在企业外部邀请行业大咖,社会名人进行培训与分享。在确定了讲师人选,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之后,企业大学会通过微培训平台发布培训海报,学员可以通过扫码报名参与培训。
![](/userUpload/10(9737).png)
3)微培训的具体实施
每一次的培训会有一名课程讲师,一名课程助理,所有扫码报名参与培训的学员会被课程助理拉进一个微信群,助理还会在课前发布学习通知,学习通知中会明确本次培训的内容、课程安排以及培训所要达到的目的,方便学员在培训开始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课程中所需要的课件和相关学习资料都会上传到微培训平台,以供学员日后随时随地翻看这些资料。如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在征得讲师同意之后,培训助理会全程录制培训内容并将录制的视频上传至微培训平台,方便因工作等原因未能参与培训的同事进行学习。近期,企业大学开始尝试通过直播软件进行微培训,未能及时参与培训的学员只需要点击回看,就能完整的了解到培训内容。在课程结束之后,课程助理会在微信群内推送一份满意度调查表和一份与培训内容相关的试题。满意度调查表是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学员对讲师授课的满意程度,针对内训讲师来说,调查表可以进一步精进讲师的业务能力,针对外部邀请的讲师来说,调查表可以了解该讲师与企业内员工的契合程度,方便日后寻找最适合本企业的外部讲师。试题是为了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员对于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将培训形成闭环。满意度调查表和试题均通过问卷星编辑,电子化发放和收集,相比于传统的纸质表单,电子表单即方便做接下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也更为节约培训物料成本。
4)学员的互动与反馈
微培训中,学员与讲师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在课程进行中,学员可以通过微信群向讲师提问,培训助理会记录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提醒讲师回答。如遇到因网络不畅等因素导致培训中断,培训助理也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同事进行解决。培训之后学员也可以通过微培训平台对培训内容进行评价。学员还可以将高质量的培训内容进行分享,让更多的同事从微培训中获益。
六、企业微培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如何进行培训过程的控制
微培训借助微信、直播等软件,但是微信、直播软件等社会化媒体的设计初衷是社交娱乐,是不需要监控参与者的自主行为的,这就使得微培训在使用者的专注度这一点上先天不足,培训过程难以进行控制。讲师与学员不能面对面的交流,无法把握学员的学习效果,学员可能在打开微培训软件的同时,还打开着其它社交或者娱乐软件,也有可能消极对待培训中的互动讨论,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微培训的培训过程难以控制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学员发言量和交互评率来考察学员对培训的主动参与程度,如果能将学员的发言及交互次数统计出来,进行排名,对发言及交互次数高的学员进行奖励,那就更好了,通过排名激发员工的好胜欲望,从而达到调动员工积极参与培训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在培训之后即刻发放试卷检验学员对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
2、如何保护商业机密
借助E-learning平台进行培训或传统企业培训,都不太可能存在泄露商业机密的情况,但微培训是借助微信或直播软件这一类公众平台,用户只需主动关注就可查看发送过的历史信息,包括企业经营状况、经营模式、企业培训资料等,或者通过企业员工的朋友圈分享也可接触到这些企业内部信息,这无疑增大了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难度。
建议企业根据培训内容选择进行培训的平台,那些涉及企业经营状况、经营模式等敏感信息的培训资料,可以只列出提纲,在微信群中不具体发布详细内容。对于那些没有涉及商业秘密的培训资料,例如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专业知识的讲解等内容,培训师可以有选择性的上传至微培训平台。
3、如何评估微培训的效果
正如本文提到的,微培训对于培训过程及培训效果较传统培训更加难以把控,那么,微培训的培训效果如何评估,就成为微培训是否可以取代传统培训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借鉴传统培训的经验,学员的满意度评估可直接利用微信群发放调查问卷,学习评估可通过问卷星等软件推送试卷,进行在线测试,考察学员的掌握程度,长期来讲,还可以通过绩效考评对员工进行行为评估和结果评估,观察微培训是否对员工的业绩产生正向影响。
4、如何重新定位培训人员
微培训相较于传统培训,在技术手段,沟通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培训人员要想做好微培训,对自身的重新定位必不可少。比如在培训前期准备阶段,讲师需要熟悉微信、直播软件这些微培训的载体平台。在微培训过程中,讲师要发挥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员对培训内容的专注程度。在培训结束之后,要关注学员的培训效果。微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可以通过文字、语音、图片、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培训,培训人员还需要掌握一些多媒体编辑技能,让微培训的形式更加丰富,能更好的传递培训内容。
七、结语
目前实施微培训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传媒行业的少数企业,他们仅把微培训作为传统培训的补充,利用微培训平台发送学习资料,至于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强大互动、查询与反馈功能,还远没有开发出来。其实微培训对于传统行业,服务行业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针对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企业可以将操作流程录制成视频,让员工在工作场所边看边学;针对客房服务、电话客服等服务性工作,企业可以将服务标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微培训平台推送给员工,让员工可以随时查阅。总之,微培训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形式,在企业中的应用还有待普及,微培训的进一步完善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何辉、孙芳琳.基于社会化媒体的企业培训创新研究——以Y科技公司的微培训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8):42-46.
2.喻明姬. 延伸的培训课堂“微培训”在企业中的应用[J].石油教育,2012(6):18-20.
3.马玲. 浅析互联网新形势下的企业职工“微培训”[J].人才资源开发,2017(1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