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6期   作者:杨立端 王素华
[导读] 随着传统建筑业的发展进入瓶颈期,预制建筑已成为该行业的重点和研究课题。预制建筑物是一种建筑物,
        杨立端 王素华
        青岛圣宝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随着传统建筑业的发展进入瓶颈期,预制建筑已成为该行业的重点和研究课题。预制建筑物是一种建筑物,其中建筑物的全部或部分预制在工厂中,然后吊装,连接并部分现场浇铸。具有施工工艺方便,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的特点。针对预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预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和监督措施,以更好地提高预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问题
        就预制建筑项目本身而言,它可以促进许多行业的进步,并客观地为国家的整体建设创造高效益。在政府推动建设模式的转型,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新型社会建设的政策背景下,住宅产业化已逐渐成为住房开发建设在未来的主流趋势。在该领域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并且有许多种预制部件。有效地完成高质量的建筑非常困难,这需要良好的工程管理技术。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预制建筑物的特征包括:首先,预制建筑物中有多种建筑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公共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其次,预制建筑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温。一方面,集中供热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第三,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预制建筑物更易于优化建筑物的形状,颜色和功能。第四,传统建筑生产方法的施工时间长,预制建筑弥补了这一缺点,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第五,预制房屋的建造主要分为主体建造和预制建造。预制房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楼板结构和施工技术。因此,可以定义相对简化的构造过程。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施工质量控制具有简化的优点。
        2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制约因素
        预制建筑是新事物,已逐渐应用于建筑行业。但与整体建筑规模相比,预制建筑的应用有待提高。与此同时,在预制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有更多元化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预制建筑长期快速发展。
        2.1产业基础薄弱
        虽然我国建筑市场较大,在建筑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层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且建筑规模增长十分迅速。但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模式,其产业基础仍旧十分薄弱。成本仍旧朴高,因此难以使得装配式建筑占据建筑市场的主流位置。在装配式建筑作业过程中,受到其构建运输过程以及建筑基础的显著影响,使得构建生产工厂任务量偏低,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链条。
        2.2安装质量问题
        根据大量的预制建设项目得知,如果项目管理不有效地在钢筋安装的过程中实现的,它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变形或钢筋断裂,导致不合理的钢筋安装。例如,在预制墙板操作中,竖向加固是基础的必要材料。在定位过程中,对精度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现场管理是不够的,它会导致投就地墙模板的安装不规范,甚至导致模板位置严重偏离,导致很多安装质量问题。
        2.3材料工艺问题
        预制建筑构件的制造对各种材料的质量要求很高,并且一些制造商在工程材料的选择和现场管理方面存在漏洞,这导致用于制造构件的材料的质量不能满足要求。从技术角度来看,没有可靠的制造过程,这会导致零件的质量问题。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松动和振动不均匀会影响部件的质量。在现场过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浇注部件时,各种杂质混入物料中,严重影响了生产质量。此外,在预制建筑构件的制造过程中,应预留一些孔和钢筋,以供后续的组装以及水电和水利工程使用。但是,由于现场质量控制不佳,保留的位置偏离了设计图,这将对后续组装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3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
        3.1强化过程管理和进度审核工作
        尽管中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装配建筑政策法规,但由于开发时间短,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很多地方还不能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在此基础上,装配施工单位要充分结合市场和自身情况,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管理规程,通过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严格执行并实践。在过程管理中,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是两个关键内容。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太快的施工进度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施工质量,如果施工进度太慢,则会增加施工成本。因此,有必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推进施工进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
        3.2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为了完善预制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弄清区域大会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职责和有关责任单位的职责和义务,以确保提高管理效率;第二,区域建设部门应当与国家建设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监督评估,奖惩制度。第三,重视对建设项目的知识宣传,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预制建筑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3.3切实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装配施工工程的有序发展离不开相关施工管理人员的支持。然而,在装配建筑工程领域中,由于行业的发展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许多装配式建筑项目缺乏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根据相关问题的直接根源,选择经验丰富,知识储备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同时,有关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知识储备。同时,对项目具体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应用研究,可以在保证装配施工项目有序发展的同时,为提高施工质量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此外,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领域呈现出高端化、复合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相应的专业施工管理人员的标准也日益提高。有效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已成为当前行业的重要发展需求和员工的必然发展方向,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不仅会错失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阻碍了自己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仅是行业的直接需求,也是相关人员的个人职业追求。
        3.4增强项目设计素养和能力
        对于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非常重要。其实质是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意专业设计师,合理引进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使其成为主要的预制建筑工程设计人员,以确保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设计风险。其次,提高设计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在职设计师的培训,将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设计方法融入日常设计工作中,以进一步保证设计阶段的风险控制。
        结语
        总之,装配式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无疑为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动力。鉴于装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建议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更加注意装配工程项目管理,并根据装配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将装配工程中涉及的重点包括在内。应当合理地全面计划和实施现场生产活动。同时,在当前装配工程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对装配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进行了创新和优化,为我国装配工程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頔,黄厚军.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19-120.
        [2]陈小波,甘凯馨,崔平.基于DEMATEL方法的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吊装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9(6).
        [3]李辉山,欧阳昙.基于DEMATEL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9(1).
        [4]王鹏里.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与发展问题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6):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