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资产标准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6期   作者:陈京川
[导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逐步深化,要求国有企业需要加大改革力度,越来越全面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
        陈京川
        山东滨州烟草有限公司  山东 滨州邹平  2562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逐步深化,要求国有企业需要加大改革力度,越来越全面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国有企业改革增效的成果。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对账面管理工作重视程度高,但是往往忽视了实物资产的配比标准和监督管理,尤其是在实物信息化管理方面缺失严重,所以必须要重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实物信息化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本文主要分析实物资产标准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实物资产,管理问题,标准化建设
        引言
        实物资产是国有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物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和网络的发展,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实物信息化的管理,并且要做到加强固定资产实物审计与监督环节,促进固定资产实物使用效率的提升以及实施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追究制度,这样才可以防止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流失真正达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1、重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实物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现代管理理念,来构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系统,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资产申请、资产采购、资产入库(出库)、资产投运、资产调配、资产转移、资产维护、资产折旧和资产报废清理等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日常管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是在信息化背景下产生的,它满足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国有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高效便捷和信息共享。它通过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的原值、使用状况等基本属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查询,大幅度提高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加强了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内部和外部的集中统一管理。
2、目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实物信息化管理面临的不足
2.1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缺乏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体系的问题。首先,对固定资产立项、采购、核算、保管、投运、盘点等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漏洞。其次,相关部门和政府没有制定明确和规范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企业倾向重采轻管,对日常管理过于粗放化、清查过于形式化等现状,各级管理人员对于该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具体管理人员意识薄弱,业务能力和公共资源没有合理配置,认为擅自使用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损坏或遗失。并且对固定资产实物有无遗失、是否丧失使用功能、是否闲置、是否借用或被私人占用等情况都没有进行全程跟踪和具体记录,无法达到固定资产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缺乏完善固定资产的考核与奖惩制度,由于工作人员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对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上的分配过于笼统,没有更加细致和平衡的结构性管理。
2.2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受到多方面的约束
        我国的国有企业主要是政府以发展公共事业为基础,实现国有经济上涨,并依托经济发展助推行政管理效能的实现而设立的。国有企业投入的实物资产自然属于国家所有,因此在建立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体系时要考虑很多因素,但基本上都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国有企业的实物资产产权一定要清晰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二是企业内部对实物资产的配置一定要科学合理。三是企业必务要加强内部实物资产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适时进行信息公开。国有企业的投资与管理一般是分开的,实物资产的配置需求往往需报政府审批同意,方可进行采购。

而对其的使用与管理则是政府委托的相关机构和组织,资本投入与运营受益之间存在管理脱节,这就大大增加了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在实施实物资产前期引进与配置的过程中,资金投入方面约束性较大,一方面投资主体要考虑成本预算,以最大化营利为目的开展投入,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实体要考虑企业运行机制问题,要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而提出投入需求。因此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多会因这些现实问题而受到约束,但这样的约束对加强实物资产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是体系建立是针对国企所属的实物资产,目标明确;二是这些实物资产在一开始就已纳入管理体系中,管理基础已经形成;三是企业的投入与管理分立对企业实施实物资产管理创立了良好的监管环境。
3、推进实物资产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3.1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制度
        为规范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保障实物资产安全与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确保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增值。国有企业需对企业内部的实物资产管理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按照“统一制度,归口管理;库存合理,责任到人;优化配置,提高效益;加强维护,降低损耗。”的管理原则科学编制企业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将各部门对企业实物资产管理职责、企业实物资产管理范围、企业实物资产管理流程及管理要求进行细分明确,统一纳入制度内容进行编制。
3.2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
        设立国有企业实物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际上就是对国有企业实物资产进行监管。以国有产权为纽带,以所有者身份获取国有企业实物资产收益,以政治权力为纽带,以社会公共管理为手段获取税收,构成公共预算和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经营预算两大国民收入来源。国有企业经营预算是对国有企业实物资产进行投资收益管理的一种形式,是对国有经营性国有资本在一个会计年度的收支活动进行价值管理和分配的工具,它反映了国有企业实物资产所有者与国有资本经营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和再投资关系。构建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经营预算体系,能够实现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企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企业的根本性重组,确保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的优化配置,为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总目标服务。为了更好地体现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经营预算编制的目的,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经营预算编制的内容应该包括年度收支计划和预期利润目标,即:政府预算报表除了反映当年经营性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的收支情况外,还要以国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形式,全面反映经营性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并采用明细表、经营报告等方式,对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的变化以及重大事项的披露等进行说明,以便公众及时了解受托方的整体情况。
3.3构建固定资产实物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保证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严格科学高效的使用,必须要建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首先要有一套专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固定资产的精确管理,实现了资源的互通和共享。对于资产申请、资产采购、资产入库、资产调配、资产维护、资产折旧和资产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固定资产信息的互通共享可以加强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分布和使用的情况了解程度,从而更加合理地进行固定资产的分配和使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固定资产闲置和浪费等现象,提高了资源的合理分配率。
结束语
        国企实物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国企管理的根基,只有实现对实物资产的有效管理、科学利用,才能实现实物资产对企业的利润产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也可通过对实物资产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形象,建立企业管理口碑,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征凯,黄道友,王吉文,等.基于实物资产综合管理平台的电网设备新增管理应用[J].电工技术,2020,No.516(06):91-92+108.
[2]程越,高昂,王双,等.对我国资产管理标准化的探讨[J].标准科学,2019,000(010):64-67.
[3]王晓婷.关于推进实物仓库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高校改革与管理,2019,000(005):35,49.
[4]伞树程.实物资产集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294(03):131-131.
[5]杨向明.关于高校实物资产管理探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22):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