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逸凡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对微博平台中国科普传播的现状进行研究。本研究选择以“中国科普博览”微博为代表,从其目前运营状况、传播效果分析、传播困境剖析以及提出对策等方面出发,采用文本分析、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发现目前新媒体平台中科普类自媒体存在内容同质化严重且质量差、不成体系,缺乏复合型能力的科普传播人才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可供参考的建议,以提升新媒体平台科普传播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科普博览;科普传播;传播效果;对策分析
科普传播是指科技知识与信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进行跨越时空的传递、交流与交换,在不同群体组织、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科普传播的内容即科学资源一般包括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科普产品、科普信息和科普作品。[ [1] 曾静平,郭琳. 新媒体背景下的科普传播对策研究[J]. 现代传播.2013,(1):115-117.]
随着各类新媒体的出现,旧时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传播机制被慢慢打破。虽然各类新媒体平台具有深度的交互性、传播的实时性以及信息的海量性等以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也存在许多缺陷。立足于微博平台的科普传播正是一种基于当前新媒体时代的背景,改变过去传统的科普传播模式的新尝试。这种传播方式既在一定程度下消解了过去权威传播主体与受众单向度传播的低互动性,又兼顾新媒体环境活泼幽默的语境加强传播效果。而“中国科普博览”作为2020年新浪微博评选的十大科普类博主具备一定的传播度和知名度,因此选择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中国科普博览”微博发展与运营
中国科普博览为一个以传播科学知识,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的大型科普网站。中国科普博览微博账号于2010年4月15日发布第一条微博,至今已运营近12年。依托中国科学院各个院所并扩散到全国一些著名的科研机构、科普机构,系统采集全国各具特色的科普信息,形成多学科科普内容的传播矩阵。
其微博内容由融创中心项目投稿、各院所公众号推文、各院所新近科研成果以及国际重大科研进展、与中国科协的“科普中国”转发互动、转发下属账号例如格致论道讲坛、科学大院文案内容等组成。基本以带话热点话题长截图、微博视频、头条文章、长微博这四种形式进行科普传播。发布科学内容的频率、阅读量情况如下:
2.“中国科普博览”微博传播效果分析
2.1“中国科普博览”内容文本分析
除了发布科研进展的长微博之外,科普博览微博文字通常在20-140字区间。文案内容有以下两种形式:“当我们捏死一只虫子的时候,它会感觉到疼痛吗?”、“【怎样自制一瓶完美的泡泡水?】你小时候也喜欢吹泡泡吗?除了商店买的泡泡水,我还尝试过洗发水、洗衣粉、洗洁精等等自制泡泡水。但是好像用洗洁精兑成的泡泡水与买来的泡泡水相比很难吹出泡泡,这是为什么呢?怎样才能制出一瓶优秀的泡泡水呢?#汪东城粉丝换洗洁精头像#”。
整体上来看,中国科普博览的文案比较简单轻松。文本内容以问句为多,同时为了加强评论点赞和阅读量,会加入一些带有互动性质的语言,以及带上热搜话题。从阅读量上来看,语言比较严肃的科普内容阅读量偏低,而话语可爱幽默的内容、涉及明星、近视、减肥、动物、猝死等话题相关的内容阅读量偏高,带微博热搜话题的内容阅读量偏高。
随机抽取1月7日全天发布16条微博数据,其中“世界上第一个地铁是怎么来的?#北京地铁#”,该条微博阅读量51.3万,为当日阅读量最高的科普微博;以长截图形式发布中科院地质地球研究所公众号的推文《外星上也有火山吗?外星的火山长啥样?》,阅读量为3.8万,为当日最低阅读量。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如果想在微博平台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使科普内容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必然要考虑到微博平台的传播语境。与社会热点相关联的科普内容能够得到更多的阅读量,而生涩难懂的科普知识在微博平台的传播力是极为有限的。
2.2与“果壳”微博对比分析
根据笔者的发放的问卷调查显示,与熟悉“中国科普博览”微博的人数比较接近的是“果壳”微博,故选取果壳作为比较对象,通过“清博指数”平台发布的数据进行传播效果的对比分析。
从“清博指数”对“中国科普博览”和“果壳”账号的渠道分析环状图可以看出,果壳分出了较多的经历给微博运营上,而中国科普博览则相对来说采取客户端、微信、微博并重的发展模式。
根据笔者的实习体验而言,中国科普博览的微博运营的文字工作基本上由实习生选题、撰写微博文案。除了项目稿件的视频和头条文章是由融创中心统一发布外,基本上能否跟上热点、选题是否有传播价值等对于科普微博比较重要的判断是由实习生做出,正式负责微博运营的负责人属于审核、修改的角色定位。因此在本来没有对微博平台运营给予足够多的重视的基础上,还对内容生产未给予足够多的重视。二者在调查中认知差别并不大,而在微博粉丝数量上有着显著的差距:目前果壳微博粉丝数为1011万,中国科普博览微博粉丝数为363万。
3.科普微博目前面临的困境
3.1“中国科普博览”微博目前运营困境
3.1.1科普内容滞后
虽然“中国科普博览”上午下午会根据热搜推送3-4条与热点相关的科普内容,但是由于热点更新速度较快,一般采用已发布的图文、视频或文章链接“蹭”热点,有时科普内容与话题并不贴切。而围绕社会热点撰写的科普文章推出具有滞后性,往往系列文章推出时,社会讨论已经过去大半,错过了话题的红利期。比如2020年9月3日一则两岁幼童喝现挤羊奶得布病的新闻登上热搜,而直到10月13日中国科普博览才发布科普文章“布病究竟是什么病?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这则文章下评论数为0、点赞数为30,由于科普的滞后导致无法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同时19点到22点期间也是微博用户比较活跃的时间,由于处于下班时间,并切中国科普博览微博运营工作不具备新媒体工作应有的实时在岗的工作要求,在下班时间段只发布上班期间定时的微博,不会根据热搜相关话题去进行新的选题和文案编写,导致错过很多热度很高的热点话题。
3.1.2内容同质化严重
由于微博发布数量与新的科普文章投稿数量的不匹配,加之微博热搜话题的相似性,导致一些科普内容在一段时间内会反复发布。比如《秋冬交替心梗高发!不让悲剧重演》的文章于2020年11月20日和11月26日重复发布,而且“减肥”“猫狗”“听歌”等相似的选题的重复度也非常高。
这种话题、内容重复度极大的科普文章,给“中国科普博览”的长期关注者来的效益是有限的。换言之,当读者关注该账号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内容同质化严重,会形成逆反心理和态度。在一篇仅半年内重复发布5次左右的头条文章的评论区,就有读者指出“这篇文章之前已经发过了”。
3.1.3形式过于单一,科普内容质量不高
上文指出,科普博览微博的科普内容以图文、视频、头条文章和长微博四种形式为主。较为单一。与“博物杂志”微博,通过设置解答读者提问进行互动式的科普、”果壳“微博设置#谣言粉碎历#专栏话题持续输出与谣言相关的科学辟谣以及“丁香医生”在医学这一垂直细分领域权威科学的科普形象相比,“中国科普博览”在内容生产上并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及不可替代性。
其中项目稿件的投稿多是中国科学院各个院所的科学家、科研人员、硕士博士等撰写投稿,文章科学性较高但文学性较弱,可能存在不易读、不有趣、比较生涩的问题。
3.2新媒体场域下科普传播目前面临的困境
3.2.1大众媒体缺少素养高的科普创作者
虽然各种新媒体平台具有“流量为王”的发展模式,但是对于科普传播而言,无论何时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必然要以内容质量为自己第一要求。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仅需要科学研究的支撑,还需要人文底蕴甚至是人格魅力。
然而与这种现实相违背的是,大部分科研工作者并不会选择全职进行科普传播,少部分有热情参与科普传播的科学家不太适应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技巧。而目前从事科普传播的编辑等工作者仍来源于新闻传播等专业,缺乏对科学广泛的了解或是在某一领域深入的理解。
“以电视科普传播为例,只有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近年来人才招聘有专门科学素养的要求,其他省、市级电视台科普栏目的人才构成大多是从其他栏目抽调...”[ [2] 谢广岭,周荣庭. 信息化时代中国科普传播的现状调查、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技论坛.2015,(10):39-45.]缺失复合型科普传播人才的现状不仅仅发生在电视传播的领域,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一问题仍然相当严峻。
3.2.2新媒体领域科普传播总体质量差、不成体系
从以上图表中可以看出,“内容生涩难懂”、“内容杂乱不成体系”以及“科普内容重复较大不新颖”等成为受众对目前微博平台科普传播比较关心和不满的问题。
目前以微博平台一个传播主体可能存在很多细分账号来分散流量,虽然出发点是为了更细致地打造传播矩阵,但实际上受众并不会关注全部的科普账号,反而导致传播内容不成体系。
还有一部分科普博主追求日阅读量达标而发布15条以上的科普微博忽视传播的质量要求,使得重复的、质量不高的、生涩难懂的科普内容高频率地出现,严重影响了科普传播的效率和质量。
4.以“中国科普博览”为代表的科普类自媒体现有问题的对策分析
4.1打造精品内容,提升传播效率
根据以上问卷显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使用微博,大家对于微博平台乃至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科普作品的要求超过半数都聚焦于有趣的内容上。因此科普类自媒体应当适度改变过去一味迎合自媒体游戏规则,盲目追求以量取胜的运营模式。建立形象权威、内容有趣的科普品牌,多渠道联动传播实现高效传播。
4.2提升从事科普传播工作者的科学素养
目前从事科普内容编辑、运营、传播等工作的从业者大多仍是来自缺乏理工科知识背景的文科专业。
因此一方面应当着手培养懂科学、爱科学的传播人才,从事科普工作的从业者不能只懂传播而不懂科学。另一方面,鼓励激励有极高科学素养的理工科背景的人才,从事科普传播工作。正如上海交通大学蒋宏教授建议,对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传播类课程,培养其对科技传播的兴趣和实务能力,未来能够愿意从事科技传播专业的研究和实践。以及对于目前学习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设置专门的科技传播方向,将有利于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理工科学科基础的优秀传播人才。[ [3] 蒋宏. 科普、传播、教育:时代赋予的使命--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 新闻记者.2005,(06):66-67.]
4.3打造多平台传播矩阵
在新媒体时代下,科普类自媒体不能只依靠一个平台单一孤立地进行传播,也不能多个平台各说各话、各自为政。应当建立起多平台协同运作,高效发展的传播矩阵。充分利用好不同平台的特点,将微信这一类强社交属性的平台作为“病毒式传播”的重要场所,微博这一类具有高流量年轻语境的平台作为打造口碑、提升知名度的首要场所,并联动知乎、抖音、头条新闻等多个新媒体平台一齐发力,共同进行科普传播。
参考文献:
[1]曾静平,郭琳. 新媒体背景下的科普传播对策研究[J]. 现代传播.2013,(1):115-117.
[2]谢广岭,周荣庭. 信息化时代中国科普传播的现状调查、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技论坛.2015,(10):39-45.
[3]蒋宏. 科普、传播、教育:时代赋予的使命--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 新闻记者.2005,(0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