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标准动车组与和谐号动车组行李架安装工艺的优缺点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6期   作者:孙德龙 王岩 杜海涛
[导读] 本文简述中国标准动车组与和谐号动车组行李架的精细化设计和精细化施工以及行李架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优缺点。
        孙德龙  王岩  杜海涛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本文简述中国标准动车组与和谐号动车组行李架的精细化设计和精细化施工以及行李架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优缺点。通过阐述行李架的结构、材质和行李架的调整详细表达了行李架精细化设计和精细化施工,通过对车内设备不断的升级改造,使提升旅客乘坐的舒适度。
        关键词:中国标准动车组 和谐号动车组 行李架结构   行李架调整 精细化设计 精细化施工  
        前言:中国目前处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高速列车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现代化公共交通工具无论是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还是人们的交通出行都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能够适应中国的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和条件,满足更为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需求,打造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动车组的设计、制造平台,实现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的自主化,从2012年开始,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主导之下,集合国内有关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优势力量,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工作。
        中国标准动车组行李架安装工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精细化设计和精细化施工,主要包括:
(一).精细化设计:
        1、行李架结构。
        中国标准动车组行李架与行李架挂钩属于镶嵌式结构,行李架与行李架挂钩属于一体连接,俩相邻行李架挂装完毕后可无缝对接;并且行李架上的座位显示器可有效的显示此座位票是否售出。。
        2、行李架材质。
        中国标准动车组行李架采用玻璃钢、硬质塑料和铝合金做为材质,玻璃钢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计出各种结构来满足使用要求,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增强车内的观赏性。
        3、行李架客室灯。
        行李架上盖板后侧凹槽内安装客室灯、行李架下盖板内侧安装客室灯、行李架下盖板自带阅读灯。行李架自带的灯光提高了整个客室的明亮度。
(二).精细化施工:
        1、行李架与行李架安装座定位非常准确。
        操作者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中的定位尺寸,依次将行李架挂装在行李架安装座上,由于行李架与行李架挂钩是镶嵌式结构,所以在挂装行李架时要严格按照定位中心进行挂装。才能保证行李架下盖板与侧墙板缝隙均匀和后道工序行李架终端组件的安装。
        2.行李架对接。
        行李架与行李架挂钩是镶嵌式结构,俩相邻行李架挂装完毕后可无缝对接,由于行李架整体是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单个的行李架完全符合其自身的工艺标准公差,但是俩个行李架对接后会对其自身的公差放大,使其无法达到无缝对接的效果,影响完工后整体质量。所以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料件的质量和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料件进行简单的处理。
        3.行李架调整。


        由于行李架挂装在同一个行李架安装座上,所以俩个相邻的行李架存在较小的高低差,可以使用中间连接轴进行微调整保证俩个相邻的行李架高低差为零。
        和谐号动车组行李架安装工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分布施工和公差结合,主要包括:
(一). 分布施工:
1、行李架安装需要将行李架安装拉杆安装在行李架安装座上,并将行李架与行李架拉杆,行李架与行李架安装座进行螺钉安装。
2、调整行李架拉杆保证行李架安装高度、调整俩相邻行李架连接螺栓使行李架底托水平。
(二). 公差结合:
1、整车行李架安装完毕后,进行行李架终端组件安装,终端组件一端固定在行李架上,另一端固定在间壁上,通过对终端组件进行研配切割,将客室内行李架安装、内端拉门间壁安装、中顶板安装、边顶板安装等之间产生的公差解决。
        中国标准动车组行李架行李架安装工艺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李架自身重量过重,操作人员增多。
        中国标准动车组行李架自重为40千克,由于行李架是挂装在行李架安装座上,所以需要由4人同时才能将行李架挂装到行李架安装座上。
2、行李架与上道工序侧墙板和下道工序客室顶板存在工序干涉。
        行李架下盖板完工后的缝隙与侧墙板缝隙保持对中,导致俩个相邻的行李架下盖板支架挡住侧墙板穿条顶丝的位置,如果后续需要更换中间的一块侧墙板,则需要将已完工后的3块行李架拆除;客室顶板是在完工后的行李架上盖板后侧进行安装自攻钉进行紧固的,如果后续更换侧墙板或者是更换行李架都需要将客室顶板进行拆除。
        和谐号动车组行李架安装工艺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行李架外沿顺线时,行李架玻璃容易炸裂,行李架外沿按照安装尺寸调整后会产生波浪。
        2、行李架安装需要安装的紧固点繁琐且数量较多,生产效率较低。
        3、行李架终端组件研配安装费时费力。
        结论:
        中国标准动车组行李架安装工艺才刚刚起步,还需不断进步和创新。主要体现在:
        1.行李架与上道工序侧墙板和下道工序客室顶板存在工序干涉
        2.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还需不断提高,注重精细化施工的理念和追求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行为习惯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3.料件质量和操作者的安装质量是工作的重点,必须常抓不懈。                         
参 考 文 献 :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装配应知应会]编委会
作者简介:
孙德龙(1988.11-),男,吉林省长春市,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研究方向:高铁动车制造及检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