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要点浅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6期   作者:乔莎
[导读] 随着上海市水土保持工作逐渐形成全覆盖局面,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节点不断增加,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步骤和流程逐步规范化。
        乔莎
        上海渠观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上海市水土保持工作逐渐形成全覆盖局面,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节点不断增加,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步骤和流程逐步规范化。本文基于上海市多个生产建设项目监测案例,针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的关注要点进行分析,构建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水土保持监理单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及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等参建单位的联动协作系统,以期对上海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联动协作系统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full coverag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Shanghai, the monitoring network nod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re increasing, and the steps and process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are gradually standardized. Based on several project monitoring cases in Shangha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work, and constructs the linkage and cooperation system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unit, construction unit, supervision unit, scheme preparation unit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unit, etc. so a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work in Shanghai.
        Key words: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supplementary report project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Linkage and cooperation system
        0引言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为海陆交界区域,河网密布,土质松散,部分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1]。根据《上海市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的数据表明,上海市现状自然水土流失面积2.98 km2,水土流失预防保护面积2594.5km2[2]。水土流失对上海市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影响较大。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实际效果有显著影响。
1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概览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20〕161号),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生产建设单位应当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也是各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跟踪检查、验收核查等监督工作的依据和支撑。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上海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上海市水务局对2018年1月1日后开工的在建及已建的生产建设项目,提出依法履行水土保持法律程序的要求,因此在编及补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生产建设项目均需依法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对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长期的调查、观测和分析工作[3]。水土保持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施工全过程各阶段扰动土地情况、取土(石、料)、弃土(石、渣)情况、水土流失状况、防治成效及水土流失危害等方面[4]。
2现场监测关注要点
        (1)扰动范围
        生产建设项目施工生产应严格控制扰动范围。其中,相当一部分项目与河道相邻,若确需临时占用陆域控制范围,建设单位应及时至水行政部门办理在河道管理范围及堤防安全保护区内从事有关活动的申请。若项目确需临时占用红线范围外的土地,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需及时办理租地协议或相关证明文件。同时,严禁临河堆土,在防汛通道范围内不得设置任何建构筑物,禁止堆放重型器械,重载汽车不得通行。


        (2)表土剥离
        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对原始占地为耕地、草地、林地等土质良好的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后表土应尽量堆放于场内或周边空地,并做好表土的防护及拦挡排水措施。若无堆放条件应由土方单位综合调配,运至其他项目用作绿化回填土方,最大可能地保护珍贵的表土资源。
        (3)土石方综合调配   
        进行土方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充分考虑土方自身周转利用,减少弃土量,科学合理的调配土石方。土方开挖时一般采用分区、分时序开挖,通过合理的施工工序安排,将后开挖区域的挖方用于前一开挖分区的顶板覆土或施工肥槽回填等处;具备条件的项目可在项目区内或周边设置堆土场,用于土方临时堆放及周转,减少外购土方量及土方运输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状况。弃方应按照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要求处置,运至指定地点,不得随意乱弃。
        (4)泥浆的处理
        项目工程桩或者围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需重点关注泥浆的处理方式及去向。施工现场需设置泥浆池,用于泥浆的制备以及废弃泥浆的处理。若泥浆量较少,可在现场设置翻晒场地,经晒干后随土方车辆一起运出;若泥浆量较大,可直接经泥浆干化处理设备或一体式泥浆罐车处理后运至指定渣土处置地点。
        (5)现场防护措施
        施工单位应注意现场裸露地面的保护,沟槽开挖土方及绿化覆土处应采取苫盖措施,临时堆土应做好拦挡及排水防护措施。在车辆出入口处设置洗车平台,对车辆轮胎进行清洗,避免运土车辆进入市政道路时携带出泥砂。施工现场要做到雨污分流,做好现场排水措施,施工场地内汇集的雨水必须经三级沉砂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6)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监管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落实经水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钟的水保措施,建立专门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明确现场人员职责。加强施工人员宣传教育,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防止水土流失。对于施工现场的不合规现象,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应出具监测意见书,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情况。
3回顾调查监测关注要点
        近阶段,部分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进场时间晚于项目开工时间,此时应对已开工时段进行回顾性调查监测。回顾性调查监测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结合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收集并利用施工过程中相关历史高分遥感影像、历史水文气象数据、采用影像解译、水文计算、统计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合理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测各项内容及其指标变化情况,归纳总结并编制监测报告。
        回顾性调查监测应着重关注主体工程进展情况、扰动面积监测、土石方监测、土壤流失量监测、水土保持措施监测等方面的内容。监测单位应按照实际情况编制回顾性监测调查监测报告。
        与此同时,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地方水行政部门还应定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座谈会,组织各参建单位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各单位的重视程度,更好的配合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从长远看,健全监测工作体系,建立专门的监测管理机制,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精细化落实,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5]。
4 构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协作系统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仅靠一方之力难以支撑,需要各单位协同合作,形成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水土保持监理单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及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等参建单位的联动协作系统。
        建设单位应积极组织开展监测工作,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施工单位应根据经水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内容,建立专门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注重施工现场的保护,落实水保措施责任制度。同时,施工单位应配合水土保持监理及监测单位现场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此外,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还需落实与各参建单位的实时“沟通-响应”专门渠道,若出现水土流失风险或灾害,应及时提出防治对策及建议,并如实做出“绿黄红”三色评价。
参考文献:
[1]毛兴华,韦浩,金云.上海市水力侵蚀现状与水土保持措施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1(02):114-118.
[2]上海市水利管理处,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R],2020.
[3]姜广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8(12):25-26.
[4] GB50433-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S].
[5]岳奎.城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9(16):139.
作者简介:乔莎,女,1994年2月,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研究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