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虎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不断引入高新技术,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在建筑施工中的投资,由此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再一次迎来了全新的变革时期,该时期的变革要紧跟先进技术的不乏,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逐渐转变核心所在,将建筑产业进行全面的更新升级。本文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
引言
如今,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与施工技术的支持和推广密不可分,在新时期,建筑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公司为了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大的竞争优势,须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发展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实际发展中,企业在跟上国内科技发展速度的时,应引进国外高技术水平,使企业在国内外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常见的桩基础类型
1.1灌注桩施工技术类型
在整个建筑施工当中,灌注桩这一施工技术的运用在目前建筑施工中非常常见,而针对这一技术的运用过程当中,则需要结合大量的施工工程机械才能够完成。同时,在施工的时候,还需要重点对打桩的具体点位予以确定,在精确找到打桩点位的时候,在针对其所设定好的目标点位进行钻孔、施工,然后将这些孔洞当中存留的一些泥土系统性、彻底性的清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施工的是够保证钻孔内部不存在多余杂物,促使钻孔底部更加的平整、完善。接着,将已经制作好的钢筋笼分别安置到空洞当中,然后在针对这些灌注桩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这样一种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与传统的打桩基础之间依旧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特点。首先,需要将这些孔洞提前钻好,然后在浇筑混凝土,然后,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对每一个数据参数之间所形成的误差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处在更加合理的范围当中,规避所钻出来的一些空洞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与施工标准不符合的情况。在这过程当中,所钻空洞大小能否与施工标准相符合,则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基础的施工效率以及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对基础面面积提升来进一步稳定打桩机的稳定性,并采用周期性来对灌注柱进行监测与检查。
1.2静力压桩技术简要分析
所谓静力压桩技术主要指的是借助静力的作用来对重型的机械以及桩自重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反作用来使预制桩能够深入到土体内部,由此来实现桩基础施工的最终目的。根据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施工成效而言,静力压桩技术具备较强的承载力,同时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性能也比较好,其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水平,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不必要损失的出现。但静力压桩技术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其适用范围的限制,静力压桩技术的应用情况仅仅是土质比较松软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区域,土质较硬的区域使用该技术很可能会破坏当地土层的结构,对土体产生极大的负面。以上所介绍的振动沉桩技术以及静力压桩技术是桩基础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技术,当前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很广,针对其优缺点需要进行合适方法的选择。
2桩基础技术的施工要点
2.1振动沉桩的施工要点
振动沉桩在振动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地表下土层密度提高,提升地基的承重性和稳固性。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前,需要先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分析,根据振动沉桩的技术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振动沉桩技术更适合应用于土壤黏度较低的地质环境,在使用过程中需控制好打桩力度。
2.2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要点
人工挖孔桩是应用较普遍的灌注桩技术,施工作业需大量人力,施工成本会随之提升,具体实施会受项目规模和施工条件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人工挖桩孔适应于具有无水和渗水量较低的黏性土、砂土、粉土及风化岩等地质条件的土建施工,也同样适用于容易产生坍塌问题的地质环境,包括淤泥、流砂或松散沙土等土质。与其他类型的桩基础相比,人工挖孔桩具有针对性强和灵活性高的优点。在实际施工中,需重视井壁护圈的防护措施,尤其在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施工中,防护措施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在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基础上,人工挖孔桩的作业操作更加简便、安全,也能更好地满足抗震施工的要求,同时还能降低对施工区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施工技术人员应注意做好人力资源的调度工作,选择科学的施工作业操作流程,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有效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施工人员在井下打桩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必须提前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管理者要在施工现场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保障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
3桩基础技术的优化措施
3.1改进并完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工程作业的重要依据,通常需在正式施工前,技术人员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完成施工方案的制定后,技术人员还需与施工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方案的具体内容,避免因误解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任何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应及时上报,经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正后,方可继续施工。施工方案的制定应符合建筑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并保证施工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应充分考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发生类似噪声扰民等不良情况。
3.2进一步增强施工技术运行的规范性
在规范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当中,应当严格的参照相应的规范来予以施工。除此之外,还应当有效掌握不同的操作规范以及操作流程,方便在后期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能够依据规范性、熟练的施工操作技术,减少由于施工工艺上的不足而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并且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率。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可以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且规范相应的施工操作技术。例如:在进一步了解地基以及桩基础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的基础之上,构建出和施工规范相符合的一些管理机制,比如对其中的奖惩制度进行完善和建设,对责任制度的明确等等。最后,还需要对施工当中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进而促使其能够在发展过程当中更有效的掌握施工技术规范,在现实的工作过程当中,能够严格的遵循规范化的操作顺序,保障整个建筑施工技术能够顺利完成。
结束语
建筑工程基础设施的加强提高了土木工程的质量。基础设施在中国各种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以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建筑公司而言,应在建筑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的竞争力并不断研究创新技术,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公司的实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最大化收益。
参考文献
[1]魏建成.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36):16-17.
[2]韩存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35):6-7.
[3]宋尔斯.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16):78+87.
[4]彭景林.试析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2018(01):66-67.
[5]王海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53-154.
[6]沈艳扬.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9):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