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材料检测中化学分析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6期   作者:吴征 孔德平 刘勇 田育泰
[导读] 在生产制造化工材料过程中,为了使相关化工产品材质质量安全得到更大保障,就需要积极采用化学分析方法
        吴征 孔德平 刘勇 田育泰
        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滕州  277527
        摘要:在生产制造化工材料过程中,为了使相关化工产品材质质量安全得到更大保障,就需要积极采用化学分析方法,这也是近些年化学分析在我国化工分析领域中所处地位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化工企业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其对化工材料检测分析与生产管理均提出较高要求,相关人员应结合实况选择最适宜的分析方法手段,进而使化工材料的组织结构与特性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得到更大保障,帮助化工企业在运营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析化工材料检测中化学分析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材料检测;化学分析;有效应用;发展方向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的生产企业为获得很大发展,开辟的市场空间也是极大的。化学分析是生产企业运营阶段的重要一项工序,在化学分析技术的协助下,能快速、有效的检测到生产实践内的化学材料,减少由于化学材料应用不当而滋生出的各项生产安全问题,确保产品生产工序能安稳、顺利推进,这也是对工作人员生命健康负责的一种方式,协助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增强自身在生产行业内的竞争力。
1、化学分析法简述及分类
1.1传统的分析法
        就目前的分类方式看,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传统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传统分析方法依据现有化学物质及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式,初步检测出分析对象的质量、大致成分和基本性质。在该种方法应用于检测化工原材料的过程中,需要称重和滴定等手段的辅助,然后通过肉眼观测,对该原料的成分、性质和纯度等参数作出评测。传统化学分析法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因其成本较低、耗时较短等优点,常被用于对常见的、一般的化工原料进行初步检测和评估。此外,传统化学分析法对检测环境要求不高,在实验室中可以有效进行。因此,在化工原材料的分析中,传统分析方法的应用占据一定的地位,在分析过程中选择该种方法能够快速获取原料的基础数据。
1.2仪器分析方法
        相对于传统分析法,仪器分析方法的精准度更高,是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被测物质成分和性能的一种分析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使用恰当的仪器,可以对化工原料进行分子级甚至是原子级的深度剖析,实现纵向的、科学的化工原材料检测。同时,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仪器分析方法的深度以及精确性更优。在原材料的精准分析中,仪器分析法的应用非常重要,也是满足分析需要的关键。如果运用其他的分析方法或者是传统的分析方法,将很难达到高分析要求。相对于传统分析方法来说,仪器分析法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度要求较高、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在化工原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高准确度和深度分析要求,需要使用仪器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化工原材料,准确掌握化工原材料的基本特点以及基本性质,保证化工原材料的分析报告更为科学、准确。
2、在化工材料检侧中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
2.1判定化学成分,分析材料的特性
        近些年,国内化工材料市场内销售的产品类型层出不穷,数量庞大,若在这样的情景下依然应用常规方法检测材料,则很难满足检测工作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选用适宜的化学分析法研究与分析化学材料的成分,借此方式去鉴定化工物料实用价值的高低,并对材料构成成分地稳定性作出科学判断[2]。构成化工材料的成分并不唯一,表现出多样化特征,这间接的提示工作人员实践中要选用类型、原理不同的化学分析法开展检测工作,进而全面掌握材料成分的具体构成、结构稳定性,协助有关部门顺利地完成监管工作,确保化工材料生产、制造相关活动安全推进。

将滴定分析法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如下的分析内容,从宏观层面上,可以将该种化学分析法细分为酸碱、络合、氧化还原及沉淀滴定等类型。酸碱滴定法应用原理是靠酸碱中和反应,在滴定操作阶段认真观察酚酞等指示剂的变化状态,以此为据科学设置滴定终点,通过测量标定物的添加量取合理判断待测物质的含量值。络合反应是络合滴定法遵循的原理,比如,相关人员可以通过观测EDTA与金属离子显色反应的发生情况,测算出对应金属离子的含量。化工材料在制作阶段,作业现场条件出现一定改变在所难免,比如空气湿度、气温指标发生波动等,此时材料也会参与到某些化学反应进程中。针对那些十分活泼的材料,一旦其参与了不良化学反应,那么可能会引起燃烧、爆炸、泄露等诸多恶性事件,使企业承受着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化学检测分析方法的协助下,企业能叫全面地了解到物料的表面活性特征,或者通过加入少许活性物质去达到以上目的,通过特征分析明确材料的稳定性。
2.2界定化工材料性质
        化工生产需要安全的环境保障,不仅需要对化工原材料的成分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同时还需要对化工材料的属性进行判定。对于化工原材料成分的分析,通常使用的是传统化学分析法,这种初步判断的科学性和精确度是不够的,对于化工材料性质的进一步界定就需要采用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能够对化工材料的成分和特点进行极其精确的拆分和分析,通常是基于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材料成分内部进行微观层面的性质和成分的精准仪器检测,以帮助操作人员对该种材料的整体特质形成全面的认识,从而对该种材料出具极为全面的科学报告。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仪器分析法进行化工材料检测时,需要根据化工材料的特点特质和特殊属性来综合考虑仪器的选用。但无论如何,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化工材料的属性判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原材料成分的初步评估往往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关系。因此,材料属性分析方法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保证投入生产的化工原料的反应和产出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2.3判定化学成分,实现对材料的特性分析
        目前市场上有不同种类的化工材料,种类复杂,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不能满足化工材料的检测需要。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对化工材料的成分展开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化工材料的成分分析,鉴定化工材料的应用价值,判断其化学成分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化工材料的成分具有多样性,相应的化学分析手段也不同。对不同的化学材质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从而准确分析化学成分的组成部分,通过检测成分判断材料的组成结构和稳定性,由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工作,严格控制化工材料的生产环节。以上述滴定分析法为例,该方法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及沉淀滴定分析等。滴定分析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用酸性标定物滴定碱性物质,或者用碱性标定物滴定酸性物质,然后通过酚酞等酸碱指示剂的变化确定滴定终点,通过标定物的添加量判断待测物质的含量。滴定分析是以络合反应为基础的化学分析方法,例如EDTA和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决定金属离子的含量。该化学分析技术已广泛用于化学分离和测定,如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可作为络合剂[3]。
结束语
        化工分析法对于化工材料的检测,不仅是对材料的成分、属性和内部结构的精准界定和检测,还需要对该方法本身进行深入了解和准确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更需要结合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和材料的特殊要求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无论如何,化学分析法与化工生产材料检测的恰当融合,能够使化工生产开展的持续性得到有效提升,使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得到科学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琪.化学分析对化工材料检测的有效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8):7-8.
[2]潘雪.基于化工材料检测中化学分析的有效应用[J].化工管理,2019(33):40-41.
[3]李巧峰.化学分析技术在化工材料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0):57.
[4]吴涛.化工材料检测中化学分析的有效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1):4-5.
[5]高筱茜.化学分析对化工材料检测的有效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8(34):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