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必环
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省潜江市 433123
摘要: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各种互联网平台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扮演着日渐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日渐盛行的今天,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和手段也日渐多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对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引言
但对于文化建设“是否需要继承,是否需要创新”的问题,不同的专业人士和企业看法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更强调继承,不太注重创新;有的强调创新,不太注重继承;有的既强调继承,又强调创新。到底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呢?本人认为,对于我国企业来讲,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
1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团队精神建设的凝聚力,是一种“黏合剂”,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具有企业灵魂的导向作用,任何企业都会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指导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具有实现企业振兴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具有企业创新活力的推动作用,它能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
2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对互联网重视程度不够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实践中,领导者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且直接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管理者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和决策直接影响了互联网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但是作为一件“新生事物”,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互联网媒介缺乏足够的认知,这也造成了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部分企业的文化建设依然完全依托传统的形式,造成了企业文化建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成长。
2.2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开始进行互联网平台的尝试,进行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起步晚、认识不足、缺乏经验,现阶段互联网人才储备存在较大的缺口,特别是小微企业基本没有互联网人才。
2.3企业文化缺乏个性
企业的发展史原本就不够悠久,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原本就慢,加之领导者本身重利润、轻文化,不愿投资建设企业文化,其企业文化建设多与企业管理脱节,只是简单地模仿行业内大集团的一些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等等挂在墙上,并不彰显其本身的企业文化,而不少大型建工集团本身是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却盲目对照一流企业做法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导致整个行业的企业文化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鲜明个性。
3以互联网助推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3.1解放思想拥抱互联网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当前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企业的管理层,特别是负责党建、宣传的领导者,要充分认清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冲击力,要紧紧跟上时代步伐,广泛运用互联网带来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交互性、共享性、差异性,更好地运用互联网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3.2规避负面用好互联网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能力,同时也应该高度重视互联网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碎片化带来的对企业文化的碎片认知,无法对于企业文化进行系统、体系化的展示,以及互联网媒介自身具有的娱乐性,所带来的企业文化娱乐化、肤浅化等。另外,互联网对企业负面报道的传播和应对也带来了极大挑战,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扬长避短,发挥好互联网作用。
3.3人才优先搞好梯次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于企业而言,特别是对一些小微企业,更多的是通过外包等方式来开展企业文化的建设,以此来节约成本。但是我们要看到,只有加强企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展示企业文化,搞好企业宣传。仅仅通过外包,更多的是多了一种互联网宣传的形式,图具其形,而找不到企业文化的精髓,难以达到宣传的效果。企业中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志相对较少,在我们引进人才或培养出互联网人才后,要拓宽培养面,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志参与到互联网工作中,要注重形成培养梯次,防止核心人才流失后,又一切从头再来。
3.4优化企业形象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促使企业树立正面形象,能够为企业的软实力提升助力。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使得企业的价值观念、任务使命具体化,能够让员工知道自己的企业发展目标、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能够让企业的合作伙伴了解到公司是一家有想法、有责任的成熟企业,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提升,而且有利于与合作伙伴展开进一步合作,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形象优化的重要途径,其作用显著。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如果通过创建企业文化使得企业的形象明了清晰,使得企业在社会中扩大影响、提升地位,那么企业管理难度会大大降低。人管人的制度注定是困难的,而附加了文化的管理制度则能够让企业管理工作如鱼得水 ,能够让企业的内外部形成合力,让企业具有使命感,让成员具有归属感,从而进一步促进整体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
3.5全员参与,弘扬特色的物质文化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带动知识的更新,企业不仅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以提高职工业务水平,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有效避免人员流失严重和减少安全事故频发现象,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企业创新精神不足的问题。同时,职工也需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自觉提升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实现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尤其是混合所有制大型企业要正视不同层次员工的利益诉求,坚持从多元化的价值观中提炼共识才能更大程度的以所建企业文化将全员职工凝聚在一起。
3.6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
企业人员还应借助大数据、云技术等新型互联网技术,定期对企业员工实施无记名问卷调查,以便了解掌握企业员工实际生活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依照网络调查数据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思想宣传工作,将传统宣传与互联网宣传优化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宣传信息优势,在提高工作宣传力度的同时,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促使企业员工在工作的影响下“爱岗敬业,以企为家”。
结束语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在各企业之间日益激烈。而作为企业竞争发展的重要部分,文化因素凸显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信息的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互联网技术逐步突破原有的设备限制,打破了原先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时间和空间上的壁垒。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技术自身去中心化、交互性的特点,互联网也打破了原有的单向传播或滞后性的互动传播带来的话语权集中,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实践中,企业要想更好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需要深入了解互联网媒介这一“新生事物”呈现出的新特点、新方式,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庆丽霞. 企业文化建设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N]. 企业家日报,2021-03-18(003).
[2]何亚刚. 推动行业文化建设行稳致远[N]. 中国证券报,2021-03-17(A04).
[3]傅子健.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6):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