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强
广西春江食品有限公司 南宁 530313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食品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份食品。肉食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加快,使得市场对于肉食品的供求量日益增加,肉食品加工行业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充满挑战,在动物屠宰检疫过程中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本文就动物屠宰检疫在肉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动物屠宰检疫;肉食品安全;作用
引言
目前人们食用较多的猪肉和牛肉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疾病,为避免人类食用含有疫病的肉类,维护好最后一道防线,养殖人员应主动对将要宰杀的动物进行检疫,检疫部门应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检测,加强对人类健康的保护。
1动物屠宰检疫在肉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现阶段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同时,肉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消费者广泛关注与担忧。动物屠宰检疫作为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的最后一道关卡,加强疫病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重视动物屠宰检疫工作的开展,规范检疫工作流程与内容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另外,屠宰机构在动物屠宰前,必须做好内部的卫生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检疫制度与标准,并落实好检疫工作流程,这对于有效预防疾病传播,阻断疫病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2动物屠宰检疫的现状
首先,动物屠宰检疫区的检疫设备落后,过于简陋且检测能力不足。现阶段我国在各省的定点屠宰场数量有限,不能承担全部的动物屠宰任务,且屠宰仅仅依靠刀钩等简易设备,对潜在的疾病无法进行有效地检疫。其次,动物屠宰的检疫数量繁多,而屠宰场太少,这就导致屠宰人员要想完成任务就需加班加点的工作,因而很难严格遵守屠宰检疫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全面的检疫工作。最后的一点是屠宰检疫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不够,无法适应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动物检疫工作,且对动物屠宰之前没有进行符合标准的检疫工作,部分地区对于动物的屠宰检疫工作不够重视,养殖户也不理解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性,致使来路不明的动物进入屠宰场,潜在的安全隐患在市场中流动,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3动物屠宰检疫规程简介
3.1宰前检查
宰杀动物前,屠宰场相关负责人应联系有关检疫部门,取得有关宰杀动物的合法检疫声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填写检疫正式申报表,并接受检疫部门对屠宰场及相关动物进行初步检查,接受并执行屠宰检疫部门的建议。如果有能不接受检疫工作的特殊情况,检疫部门的有关管理人员必须向检疫部门解释拒绝的具体原因并开具证明。在动物进入屠宰场之前,管理人员必须仔细检查各种检疫证书和检测报告和动物的切实现实情况,以确保各个方面均符合相关要求,然后再进行屠宰、运输、贩卖。
3.2不合格动物的处理
在检疫完毕后,对于合格动物可以直接进行宰杀,对于不合格的动物应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处理。其一,对于患有恶性传染病的动物,如炭疽病、兔病毒性出血症等,应禁止宰杀,使用不放血的方式进行杀灭后,将完整的尸体进行销毁。在发现传染病后,应对全部的动物进行温度测量和基本检查,对于发生异常体温或症状的动物应立即进行隔离,并注射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在痊愈后可以进行屠宰,若治疗无效,应严格按照处理要求执行。其二,对于患有非传染性疾病的牲畜,应进行急宰,同时,对于物理性死亡或受伤的健康动物应进行急宰。在宰杀时,应注意在健康的动物宰杀完毕后进行患病动物的宰杀处理,完毕后,对整体的处理场地和使用的工具应进行彻底地消毒处理。其三,对于物理性原因导致死亡的动物应进行冷宰,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应禁止使用冷宰的方式处理,在冷宰完毕后,对于其中肉质无检验异常的,可以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对于存在异常情况的,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3屠宰后疫病继续检测
为防止疫病检查过程疏漏情况发生,检疫人员必须在动物屠宰后作仔细检测,以及时查明在第一阶段中没有发现的问题。在实际的检疫流程中,一些动物所患病症表现不明显或者检疫人员在检查工作中细节上疏忽,使其对患病动物没有检查出来,因此,在屠宰后,有必要继续进行疫病检测工作。在这个检测环节中,检疫人员必须对动物的内脏、肉部、皮部做好标记,然后按照流程依次进行检测,如发现有异情的动物产品必须及时处理;如没有发现问题,应该盖上印章并出具检疫安全证书。
4确保动物肉食品安全的措施
动物屠宰和检疫主要是有效防止动物疾病的传播和感染,保护人类健康,确保肉类贸易市场的安全和稳定,以及社会的健康安全和稳定。因此需要加强动物屠宰、检疫工作,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如法律法规),以便民众充分支持屠宰检疫工作,促进检疫工作的开展。动物屠宰、检疫工作是一项高度技术性的工作。动物屠宰检疫质量直接取决于它是否配备有现代化的检疫设备。为了有效检测动物和相关产品的安全性,应对相关检疫部门及人员配备更多的资金和更好的设备。此外,在检疫过程中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指定屠宰场动物产品加工的权利,其余地点不允许屠宰。所有有关预防动物疫病的机构都严格实行有关检疫法律法规。各级防疫和监督机构必须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加强培训并了解屠宰检疫的必要性。屠宰场的环境和屠宰方法直接决定了屠宰和检疫的最终质量。因此,必须关停设备过时或设备不齐全的屠宰场。同时,屠宰场要严格符合现代化和机械化要求,在一定时限内进行整改,以确保满足屠宰条件的基本要求下,还能进行合理检疫。由于屠宰和检疫工作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因此,主管当局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检疫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对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的理解。只有经过培训并通过认证后才能带证上岗,进行检疫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对动物屠宰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在保障肉食品的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动物屠宰检疫工作时应严格遵守检疫的流程,及时发现与有效处理检疫不合格的肉食品,避免其进入市场流动,确保人们可以买到安心食用的产品,更好地推动市场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涛.动物卫生监督在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中的意义分析[J].兽医导刊,2020(4):56.
[2]王怀胜.浅谈动物屠宰检疫在肉食品安全中的作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7):257.
[3]王辉明.动物屠宰检疫在肉食品安全中的作用[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