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6期   作者:于浩然
[导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社会对地质信息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出现了大幅增长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
        于浩然
        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新疆乌鲁木齐830013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社会对地质信息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出现了大幅增长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GIS系统的应用重要性开始凸显。为了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需要针对GIS在地质矿产勘察工作中的实施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其能够达到最佳应用质量,为以后的进一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首先分析GIS系统的概念与功能,随后深入研究其应用方式,并结合实例探索实施流程,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质矿产勘察;应用分析
        引言:当前,我国地质矿产勘察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为了达到最佳工作目标,应当重视GIS技术的应用,确保相关数据信息能够达到准确标准,降低出现不良问题的概率。通过采用这一技术形式,可以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可靠性优秀的基础信息,还能够基于相关内容对活动质量进行评估,有利于增强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明确其概念与基础功能,并了解应用方式,确保实施流程能够符合基础标准。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概念与功能
        1.1基础概念
        GIS系统主要通过地理空间的数据存储库进行应用,其需要计算机技术方案与通讯方案的共同支持。同时,这一技术可以利用系统工程以及信息学的专业理论内容,对存在固定空间结构特征的信息进行深入研究,达到管理与预测的目标。通过采用GIS系统,用户可以实现管理功能、决策功能,有利于相关活动的进一步开展。通常情况下,GIS可以为工作项目提供精细程度优秀的地质信息图与地形信息图,并且可以对内容进行统一化管理,有利于同时提供多个平台的服务[1]。因此,GIS技术在相关工作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1.2应用功能
        GIS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可以针对信息内容以及图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重现。其数据分析功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可以大幅简化地质矿产的工序,并增强数据内容的收集准确性,降低基础成本消耗。在相关工作中,其基础功能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即数据库系统、空间分析、数据模拟。GIS系统具备健全的数据处理系统,其可以对信息内容进行输入与输出处理,还可以处理图片内容,使计算机平台能够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操作人员可以利用GIS软件平台对信息进行管理,有利于完善地质矿产的勘察流程,降低基础成本[2]。同时,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空间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科学检查,并利用定量与分析模式,达到理想的研究目标。此外,GIS系统还可以在地质矿产勘察工作中发挥模拟分析效果。通过利用相关功能,用户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使其能够转变为模拟模型,让后续的工作能够正常展开,实现数据拓补与叠加。因此,可以认为GIS系统在地质矿产勘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
        2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察中的主要应用方式
        2.1矿产资源信息规划整合
        在地质矿产勘察过程中,GIS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其能够针对矿产信息进行规划分析,并完成管理操作。矿产资料的准确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勘察效果,因此需要重视GIS系统在相关活动中的应用,确保信息内容可以得到有效整合,降低出现规划问题的概率。同时,GIS系统能够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因此能够保证勘察内容的准确性,确保其符合应用标准,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3]。地质矿产勘察团队需要重视GIS系统的应用,确保信息内容可以得到正确存储,并达到分层管控的目标,实现理想的结合效果,为后续的进一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2提供详细地质情况图像
        通过应用GIS系统,可以对目标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其整合为图像内容,使重点数据可以通过直接、生动的表现状态进行处理。

这一方式能够为勘察团队的后期工作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有利于增强地质矿产分析工作的可靠性,提高基础活动效率。
        2.3针对地质进行定量分析
        地质定量分析工作对勘察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相关团队应当重视GIS系统的应用,确保其能够有效处理信息内容,并建立对应的模型,使数据得到快速利用。当前,地质定量分析在GIS系统中的应用智能化程度较弱,因此需要人工辅助,确保数据内容可以得到有效处理,避免产生异常问题,为后续的进一步活动创设理想的环境条件。
        2.4预测成矿的异常现象
        GIS可以对成矿状态进行预测分析,其主要通过基础功能探究目标位置的地质状况,随后应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预测可能出现矿产的位置,并针对目标地段进行标记处理。在这一过程中,GIS系统可以通过全面的已知异常分析模式,明确存在的异常地质特征,并探究其与矿产点位存在的联系,进而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关性信息[4]。通过采用这一系统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增强寻矿工作的可靠性,增强基础信息质量,达到良好的工作目标。在活动过程中,相关团队需要充分利用模拟与叠加等空间处理功能,对目标区域进行标记,使其能够结合实际模型进行分析,明确寻矿位置,达到理想的筛选效果,为后续的信息匹配与叠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应用实例分析
        通过以某区域地质矿产作为基础案例,能够明确GIS系统的应用方式,实现良好的远景分析与预测效果,达到最佳地质矿产勘察目标。某市地理条件较为优秀,其矿产资源丰富,能够达到理想的开发效果。根据分析显示,该市矿产资源的分布结构存在三个主要特征,即种类齐全、分布范围广、共生伴生数量多。矿产资源包括有色矿种、黑色矿产、化工矿产、建材矿产等,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尤其是煤炭类、金属类矿产,遍布市内各个区域。同时,共生与伴生资源类型多代表整体开发价值良好,具有优秀的分析效果。当前,预测矿产的应用方式较多,本次主要应用资源分析系统进行处理。这一处理方式能够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有利于检查异常情况、成矿异常区域、矿化异常等多种信息类型,达到分析与整合的目标。通过采取相关方法对矿产进行远景预测,能够了解成矿优秀级别较高的区域,并完成圈画与预测目标。在寻矿过程中,首先需要针对实际数据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地层、断层、褶皱状态。同时,还应当明确已知矿产的实际情况,确保环形构造的数据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为了达到理想的数据处理目标,需要应用GIS系统对目标区域的属性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后续的寻矿活动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分析寻矿的利度,能够了解目标矿产区域的已知矿点与多矿地缘学的基础数据关系,有利于了解最佳采矿工作需要设置的区域。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重视寻矿预测因子的确定工作,并通过分析区域地质环境状态、成矿基础因素的方式,达到了解规律的目标,尽可能提高分析活动的科学性[5]。在处理阶段,需要建立寻矿的预测模型,并针对目标矿产区域进行确定。通过分析基础控矿因子,能够了解需要应用的基础方法,实现理想的科学处理目标。当前,较为常用的方式为证据权重方案,应用这一方案预测远景区目标时,需要重视相关类型的分割,并确保整体实施效果能够符合基础标准,为后续的进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GIS系统在地质矿产勘察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因此需要明确其实施方法,确保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降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提高地质矿产勘察的效率与质量,为以后的开发活动创设理想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罗隆. 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运用[J]. 中国金属通报, 2017(9):54-55.

[2]甘宇.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7):163-164.

[3]耀臣 张.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分析[J]. 地矿测绘, 2020, 3(3).

[4]李延涛.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探讨[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 No.543(03):146+148.

[5]崔红年.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分析[J]. 冶金丛刊, 2020, 005(006):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