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申扎县下你弄巴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6期   作者:沈宇凡
[导读] 西藏申扎县下你弄巴铅锌矿床位于念青唐古拉弧背断隆系,隆格尔-冷青拉断隆;矿区主要出露第三系上新统乌郁群(N2w)地层,
        沈宇凡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西藏申扎县下你弄巴铅锌矿床位于念青唐古拉弧背断隆系,隆格尔-冷青拉断隆;矿区主要出露第三系上新统乌郁群(N2w)地层,下你铅锌矿的成矿机制为富含矿质的白垩纪酸性侵入体为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区域内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绿泥石和方解石。矿石结构为自形晶粒结构、半自形结构~自形晶粒结构、不透明、边缘结构。常见的矿石结构为块状构造,其次为细脉浸染构造和网状脉浸染构造,角砾构造。区内成矿作用具长期性、多期性,是由岩浆热液活动与多期构造改造相互叠加形成,成矿作用以喜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为主,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的充填交代脉状含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西藏;铅锌矿;地质特征
        1.区域地质特征
        1.1地层
        下你曲铅锌矿所在的中拉萨地块中段归属于冈底斯-腾冲地层区的隆格尔-南木林分区[1],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念青唐古拉山群(Pt2-3),下石炭统永朱组(C1-2y),上石炭-下二叠统拉嘎组(C2-P1l),下二叠统昂杰组(P1a),中二叠统下拉组(P2x),上二叠统木纠错组(P3m),侏罗-白垩统桑日群(J3-K1S),白垩系捷嘎组(K1j),竟柱山组(K2j),古新统-始新统林子宗火山岩群(E1-2),局部分布上新统乌郁群(N2W)和第四系。
1.全新统; 2.上新统; 3.乌郁群2.段英安质角砾熔岩; 4.乌郁群1段安山岩; 5.实测及推测矿体含矿破碎带; 6.含矿破碎带; 7.平硐及编号 8.实测及推测平移断层; 9.正断层; 10.逆断层;11.地质剖面及编号
        1.2构造
        受区域上东西向断裂的影响,矿区由北向南依次发育南倾的三条逆断层和一条正断层,构成自南向北的逆冲构造系[3]。
        F1逆断层:发育在矿区北部,向两侧延出矿区。断层上盘为下石炭统永珠组砂板岩,下盘为古新统典中组凝灰岩。断裂破碎带覆盖严重,断面总体南倾。
        F2逆断层:发育在矿区中北部,向两侧延出矿区,控制了矿区北侧铅锌主矿体。断层上盘为下石炭统永珠组砂板岩及其上不整合覆盖的古新统典中组下部安山质火山岩,下盘为古新统典中组中下部安山质和流纹质火山岩。
        F3正断层:发育在矿区中部,向两侧延出矿区,控制了矿区南侧铅锌主矿体。断层上盘为古新统典中组中上部火山-沉积岩,下盘为下石炭统永珠组砂板岩和不整合其上的典中组中下部火山岩。
        F4逆断层:发育在矿区南部。断层上盘为下石炭统永珠组变砂岩和板岩,下盘为古新统典中组火山岩,局部发生粘土化。
        1.3岩浆岩
        在矿区侵入岩大面积分布,入侵期从燕山到喜马拉雅[4]。岩石类型有白垩纪-二长花岗岩和古近系花岗斑岩。特征如下:
        二长花岗岩:属钙碱性岩,具有I型或同熔型花岗岩特征。矿区大面积矿化与成矿关系密切。对于主要矿化岩石,岩体中存在一系列细粒闪长岩包体。岩石为花岗岩构造,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长石、长石和石英,少量黑云母和少量不透明矿物。
        花岗斑岩:暴露于中南部地区,两个花岗岩侵入白垩纪,呈北西向分布。岩石是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矿物主要是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有明确的颗粒结构矩阵,明确的颗粒物组成的长英质矿物,改变微型片状绢云母、高岭石,主要是显微伟晶状集合体矿床地质特征
        2矿床地质特征
        2.1矿体特征
        该矿床由 10 余个矿体组成,呈脉状、似脉状、复脉状、扁豆状、团块状产出。 矿体长68m-531 m,平均长220 m;宽 0.06-4.7 m,平均 0.7-2.02 m;厚 0.1-11.6 m,平均厚 0.53-1.67 m;推测延深 70-95 m,实际控制50-84 m。 矿体走向NW,倾向NNE-NE,倾角 70°-89°,有 4 个矿体走向 NW,倾向 SSW,倾角40°。铜铅锌矿体位于下你弄巴曲两侧山坡上,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赋存于北西向破碎带中,矿化围岩为上新统乌郁群一段(N2wy1)破碎安山质构造角砾岩,矿化岩石为热液石英细脉,矿化现象零星,断续出露于地表,一般掩盖于地表1~3 m 以下,最深处达10余m。
        2.2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绿帘石、绿泥石和粘土矿物。矿石构造主要为它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穿插结构和乳滴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角砾状、脉状和网脉状、块状及浸染状。矿化蚀变发育,主要为粘土化和硅化,次为碳酸盐化和绿帘石-绿泥石化,伴有黄铁矿化(地表氧化为褐铁矿化),构成以硅化和绿帘石-绿泥石化为中心,外围大范围分布粘土化的蚀变分带,其间穿插碳酸盐化。
        2.3成矿阶段
        根据矿物共生组合、脉体穿插关系,可将下你曲铅锌矿成矿过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Ⅰ阶段:石英-绿帘石-绿泥石阶段,其中石英、绿帘石、绿泥石呈细脉状产出,脉体宽约0.5cm,为早期不含矿阶段。
        第Ⅱ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该阶段石英含量较多,粒度较粗,硫化物含量较少,主要为黄铁矿,颗粒较小。石英-硫化物脉穿切了早阶段的石英-绿帘石-绿泥石脉。
        第Ⅲ阶段:方铅矿-闪锌矿-石英阶段,该阶段硫化物含量较多,石英含量少且粒度较细。脉体较粗,宽约10-15cm,穿切了前阶段的石英-硫化物细脉。该阶段为主要的成矿阶段,硫化物为方铅矿、闪锌矿,粒度较粗,约为1-2cm。
        第Ⅳ阶段:菱锰矿-石英阶段,该阶段主要为碳酸盐脉,深褐色菱锰矿脉穿切了石英-硫化物脉,脉体宽约5-10cm。
        第V阶段:方解石-石英阶段,该阶段方解石粒度较粗,石英含量较少,脉体呈锥状,宽约2-10cm。
        3矿床成因及找矿启示
        矿体均呈脉状赋存在断层破碎带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围岩多为火山岩和变质岩,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和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下你曲铅锌矿床目前发现的矿体相当于该成矿系统外围的脉状矿体,而矿区中南部出露有与纳如松多矿区非常相似的花岗斑岩。依据纳如松多矿区总结的成矿系统模型,判断下你曲铅锌矿区深部具有形成隐爆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等更有潜力矿体的条件,其中花岗斑岩体附近的典中组火山岩底部不整合面之上具有形成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体的条件,永珠组之下的泥盆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具有形成矽卡岩型铅锌矿体的条件。在这一判断下,对下一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增谦,杨竹森,徐文艺,等.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Ⅰ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矿床地质,2006a,25(4):337-358
[2]盂祥金,侯增谦,高永丰,等.西藏冈底斯东段斑岩铜钼铅锌成矿系统的发育时限:帮浦[3]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证据.矿床地质,2003,22(3):246-252.
王立强,顾雪祥,程文斌,等.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现代地质,2010,24(1):52-58
[4]杨勇.西藏纳如松多银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宄[D].贵阳: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2010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沈宇凡(1996.09-),男,汉族,江苏苏州,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地质学三矿(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