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昊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道路设计工作提供了良好机遇,选线优化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能够在整体上保障道路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道路设计中选线优化设计进行分析,将会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道路选线能力,保障道路建设顺利实施,为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道路设计;选线;优化
道路选线需要考虑到道路性质、沿线状况、气候水文等因素,并且借助经济、技术等展开全面的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确定道路走向。选线是进行道路勘察的重点项目,能够最大限度提升路线的作用,使道路实施网格化管理。
1道路设计中选线优化设计原则
1.1技术性原则
在进行选线的过程当中需要对路线设计情况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极大的提升道路选线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道路选线优化方案,提升设计水平,使道路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需求,在根本上保障了选线方案的合理性。
1.2安全性原则
道路选线优化设计开展要将安全性作为核心原则,特别是在具体进行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做好调查工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路线的选择,安全性一直都是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并且在保障车辆安全性的同时,增强车辆行驶的舒适感,这对于提升道路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关键作用。
1.3少侵占耕地原则
道路选线优化设计的要注意将侵占耕地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保障耕地不被侵占。这样能够使农民的财产不受到损失,同时还能够减少道路建设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有效避免了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产生的矛盾。
1.4全面分析原则
道路建设当中要对影响区域进行详细的分析,确认基本情况,全面分析能够有效地辨别存在的潜在风险。全面分析主要针对地质特点、水文情况、风俗习惯等,在道路选线当中要避开极端地理环境,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道路建设的难度,能够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整体提升道路的科学性。
1.5协调性原则
各部门在道路选线优化设计当中要做好协调工作,保证道路选线优化设计能够顺利的进行,避免出现设计周期无故延长状况,做好工作内容的调账。协调工作的开展还能够处理好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的尊重自然变化。道路选线优化设计既要满足道路建设的基本需求,同时还要避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能够对道路沿线建筑、动植物等进行保护,只有在整体上做好道路建设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协调工作,才能够不断地推动经济效益的增长。
2道路选线优化设计步骤
只有正确进行道路选线才能够保障车辆通行的畅快效果,使驾驶人员感受到舒适,降低疲劳感。道路选线优化设计要合理利用资源,有效进行成本控制。保障最低消耗状态下完成选线的质量,这符合我国道路建设发展基本需求。道路选线优化设计要结合自然状况,根据地质结构逐步的深入分析,这样才能够确定具体线路,通过因素分析选择最优路线。
2.1全面布局,具体定线
道路选线优化设计要进行全面布局,能够针对道路关键点做好控制部署工作,根据道路走向确认不同的特殊点,起点与终点设置之后能够更快的完成控制点的选择,保障道路走向也就实现了全局控制,同时根据划分区域的不同进行相邻控制点的设定,道路等级、路线等都是不同范围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结合工程地质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细部点的划分,这样也就能够确定了路线。具体定线通过路线进行设置,明确道路中线位置,结合技术标准、自然环境等因素再进行具体实施。
2.2单因素分析模型
道路选线受到文化、经济、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由于地质条件、社会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导致道路选线需要通过详细的规划,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整合这样才能够降低不良因素的干扰,使道路建设的合理性提升。单因素分析模型的建立能够为合理进行道路选线提供帮助,利用模型完成各要素的分析,明确其中关键部分,做好关系的调整,单因素模型将会为道路选线提供多种参考。
3道路选线优化设计方法
道路选线优化设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选线工作进行控制,提升选线的全面性,这样才能够为道路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3.1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科技发展道路选线优化设计工作也在不断地创新,设计人员需要深入实际工作当中,了解到具体情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培训检验设计人员专业技术,并且为其能够获取新知识提供途径。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能够对设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发挥引导作用。企业要充分掌握设计人员实际情况,结合工作不足状况构建全新的工作模式。
3.2强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具有复杂性,是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的有效技术,设计人员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对涉及到的道路信息进行整合,构建选线模型,这样就能够为后期道路设计提供参考和技术保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设计人员会明确设计方案中受到的不同因素的影响,并且对这些因素内在联系性进行调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还能够将复杂的地质环境通过模型进行直观展现,方便设计人员进行地质相关计算,这样就能够为道路选线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保证选线优化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3.3多目标线性模型
在道路选线优化设计当中,需要强化技术创新,构建多目标线性模型,能够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地理状况等进行更为全面准确的计算,保障道路选线工作的正确性。通过计算更为直观的感受到选线优化的重要性,降低不同因素对道路选线优化的影响,使设计人员能够更为快捷的开展道路选线优化工作。
3.4将施工因素纳入道路设计中实现可持续性的设计
在项目设计阶段由于存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做好可持续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避免后续设计变更影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设计耐久性是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提高城市道路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要按照先进设计的原则,处理好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城市的发展。要考虑其使用功能,使用能耗低的材料,采取对环境影响不大的施工方法。这也可以合理控制成本,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做到合理可控,从而保证设计阶段的合理性。项目建设阶段是生产成本最重要的阶段,也要求在城市道路线路选择优化工作中,一方面要保证不影响施工质量的施工材料的选择,在绿色环保优先选择、材料成本低的条件下,能充分保护环境,节约资金。另一方面,利用绿色城市道路选线优化,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确保施工质量,减少因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和返修。
结论
路线共同构成了道路的主体,路线选择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功能的发挥,对于路网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道路选线优化既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分析社会因素,这样才能够构建最佳的选线优化模型。道路设计中选线优化设计分析能够提升道路设计的合理性,为后续开展道路建设提供便利条件,极大的提升车辆运行和人们出行的安全,对道路选线优化也能够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缓解城市化发展当中道路建设与土地资源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高火林.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J].建设科技, 2017, 21:128-129.
[2]邱岳.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J].山西建筑, 2016, 42(05):153-154.
[3]孙阿兵, 刘浩.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11(011):39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