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龙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20
摘 要:水资源问题不仅对我国社会和工业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现有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国现在对水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十分关注。若要实时掌控水资源环境情况及时治理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那么水资源监测就十分必要,现代水资源监测技术可以从水中的污染物、水资源的污染程度以及污染源等多方面分析水资源的污染等级。本篇文章从针对水资源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望这些建议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监测现状;应对措施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各类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基于此,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健全现有的水文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大规模发展水利工程,并针对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制定出有效措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抵制洪涝灾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水资源管理的作用
1.1 计算汇流和产流等数据
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中水文水资源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参数的计算对整个设计方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较大程度的影响着水库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产流计算是综合区域土壤含水量,流域需水量、暴雨强度等参数对净水率和下渗率进行計算。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和水利部门的协调、对水利工程信息进行调查、对正常蓄水位进行确定、对水库现场进行勘察、对洪水问题进行分析等问题,为水利工程管理有效的实施奠定基础。
1.2 计算暴雨和调洪数据
因为各区域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水文信息和漏洞值等方面的漏洞较多,因此水文模拟计算法的许多数据都是参考各省市的《暴雨洪水信息手册》、《暴雨统计参数图集》等,进而获得暴雨在年、月、天的差异系数;计算调洪数值时,应对泄洪和水位库容的曲线及洪水过程线综合进行考虑,在洪水设计时可获得过程线参数,而且以水位库容曲线和洪水过程线为基础,结合水库泄流建筑可获得泄流曲线,是水利工程运行正常的重要数据保障。
2、水文水资源监测现状分析
2.1水文监测先关资料收集、整理存在漏洞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水文资料的编辑、核对和整理大多依靠计算机完成,由于相关技术尚不完善,使得对原始信息的检查核对存在漏洞,受到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容易出现上下游水流的计算存在偏差、监测点缺乏一致性等问题。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受编制人员思维方式的影响,数据的分析合理性较差,进而导致参考性较差。在水文水资源的日常监测中,计算机难以实现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对比和整合,缺乏数据的有效处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低,一旦出现问题还需要技术人员人工查找问题并给予解决,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2.2水文站相关监测技术设备不完善
监测技术和设备直接影响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当前,很多水文站的技术和设备水平相对滞后,相关监测数据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导致对水质分析和判断的准确度偏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决策。水文监测设备价格昂贵,水文水资源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引进需要国家财政支撑,审批手续复杂,审批流程长。设备的精度程度高,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学习新技术新设备的要领,要想真正实现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
2.3水文要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虽然水利设施对预防洪水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未经慎重考量的施工对正常监测水文水系统监测影响较大,增加了实地水资源监测的难度,无法精准地掌握河道信息,对洪期规律的判断也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当洪水来临时难以预测,极易出现堤坝被冲毁的情况。
有的城市为了打造生态区,盲目修建拦河枢纽和水土保持工程,过度开采地下水,表面上看实现了城市环境美化的效果,但却扰乱水位、流量、流速的判断准确性,破坏水文要素的历史规律,干扰因素不断增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变量,水文站难以精确、真实地把控水文资料信息,在数据分析中导致严重的错误,影响后期工作的质量。河道引水、沙滩开发、跨流域调水等人为活动给水文监测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最终数据信息存在误差。
3、加强水文水资源建设管理的措施
3.1运维管理模式创新
基于水资源取水监测体系运行监测与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推动水资源取水监测体系运维监管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将传统依靠人力的与运维管理模式转变成依靠运维管理平台,采用自动巡查与人工巡查相结合、远程维护与现场维护相结合的运维管理模式。实行内业巡查、远程维护、现场维护相结合的方式,可变被动维护为主动维护,改变故障信息获取方式,压缩运维流程,提升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保障水资源取水监测体系高效运转。
3.2建立完善数据信息系统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当中,应建立完善数据信息系统。为提升水文水资源数据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应在建设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的地区安装水位显示器、视频监控、雨量传感器等设备,以便相关部门监控、了解本地区水资源情况。以往,我国大多选用短波无线通讯网传递水文水资源信息,但是此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水利事业发展要求,因而我们应利用现代化科技及时采集、传输水文水资源信息。通过建立数据信息系统,可及时采集闸位、水位计等信息,并将信息技术传输给监管中心。
3.3组建优秀管理团队
为提升水利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应组建一支高素质管理团队。在此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及职业能力,同时还应聘用具备专业知识及能力的人才。另外,还应该依据实际工作情况,科学制定奖惩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以提升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
4、水文水资源监测现状及应对措施
4.1防洪工程的建设对水文水资源监测的影响
目前有黄壁庄水库、横山岭水库、岗南水库等大型水库,还有很多中小型水库,有着防洪、灌溉、城市供水等作用,水库的建立会使水文要素受到人工干扰,影响水文水资源监测有关数据准确性,对水文资料的分析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管理部门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主要有测流方式的资料收集、水位浏览单值化相应资料的研究、水位流量关系的分析等,只有更全面的掌握相关数据的变化,了解和掌握各数据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准确的获取水文水资源监测数据。
4.2水文水资源监测相关资料整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文资料的整编工作逐步由人工计算改为计算机计算,但是计算机在进行水文资料整编时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原始资料的检查不到位,并且在流域内测点进行一致性检测时易出现问题,导致水文资料与观测点出现不匹配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应用计算机进行水文资料编制与整理时上下游水量的核对,参照降雨流泾、分析水量是否平衡等,还需对水文资料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审查,提高计算机编制水文资料的准确性与可参考性,并且对整编人员工作内容进行科学调整,降低不必要的工作劳动量,明确分工,避免工作重复,提高对数据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提高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策略不断深入开展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稳步推进,各地多项重点工程亮点纷呈,且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群智,黄侃.水文水资源监测现状及应对措施的思考[J].节能与环保,2019(02):34-34.
[2] 刘迎.水文水资源监测现状及解决对策[J].河南科技,2019(04):97-99.
[3] 黄智勇.水文水资源监测现状及应对措施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8(06):50-51.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