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6期   作者:王 征 余 鑫
[导读]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联合军事行动的核心,是组织实施联合作战指挥的关键力量,需要强力推进其培养和任用工作
        王 征   余 鑫
        陆军勤务学院训练基地基层勤务系 430312

        摘  要: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联合军事行动的核心,是组织实施联合作战指挥的关键力量,需要强力推进其培养和任用工作。在当今强国的联合作战领域,我军需要外学精髓、内习要领、综合施训,从体系架构、教学组织、训用落实及反馈监督等四个方面入手,培养一批符合我军建设发展需求的指挥人才。
        主题词:联合作战 指挥 人才培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是指导当前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方针。按照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要求,以及联合作战总体架构战略部署,要突出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抓好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
        一、外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情况简析
        随着反恐战争、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军事行动的升级,外军联合作战行动样式推陈出新,规模和范围已远超越海湾战争,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及研究也需要进行调整改革。
        (一)依据军队体系架构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美军作为联合作战样式的先导,其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度,决定了联合作战指挥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地位,从其兵种协调与合作参谋的具体工作来看,关键核心点就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和任用,其军队人才培养要求就是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这也反映了当前军事指挥发展现实需求。
        (二)依据实际作战体系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俄罗斯作为区域大国,先后多次参与地区冲突和反恐战争,由于其实际作战需求,联合作战已成为其杀敌制胜的关键方式。作为前世界军事强国,俄军利用原有人才培养体系,从大纵深角度出发,依据自身指挥人才作战需求,成体系、成建制培养了能够适应现代战争需求的指挥人才。
        (三)依据国情周边环境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欧洲各国、亚洲多国及地域性大国,在联合作战过程中,都依据国情及周边环境,开展相应军事行动任务,其所需指挥人才都依托少数军事强国代为培养。这使得其联合作战军事行动成为一种从属性地位,可以说是小规模、弱化版联合作战,但其作战能力强大、作战样式灵活,也是目前多国联合作战的客观要求。
        二、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我军联合作战起步稍晚,也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建军目标,因此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方面,可谓是一穷二白,需要从头开始,随着军改的转型重塑,指挥人才面临现状日趋明显。
        (一)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训能力和内容薄弱
        军改后我军四梁八柱架构已经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也随即成立,但指挥人才培训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学演训能力稍显不足。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成立伊始,功能机制尚待完善;二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处于摸索阶段;三是指挥人才能力发挥需要配合磨合。


        (二)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训质量和任用不佳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目前军改后重点培养的特许人才群体,是开展联合作战任务 的主要实施者,其任用效果直接关系到战略战术的成败,直接影响战局的走向。我军指挥人才培训的质量很难胜任当前军事斗争需要,培训内容单一片面,培训过程流于形式,直接导致量大于质的结果,最终无法胜任岗位需求。
        (三)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训反馈和渠道不畅
        联合作战是复杂性军事行动,任务多样性、突发性、决定性,能够瞬间改变战争结局,因此对人员素质要求极高,这些内容直接影响指挥人才培训的全过程。现阶段我军指挥人才培训过程相对完善齐备,但缺少反馈监督等一系列渠道,无法实现指挥人才连续任职和使用情况回访,不能实现人才培养绩优性飞跃。
        三、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军改道路漫长艰难,当前到了收官之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是检验强军成果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联合作战任务特点,需要下大力度做好从点到面的全过程动态工作。
        (一)人才培训需覆盖全面、要素多样
        联合作战是多军兵种协作的军事行动,需要多种指挥人才联合发挥智力优势完成作战任务,其培训内容必须全面立体,军事要素必须涵盖广泛。在指挥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全面覆盖当前尖端科技和军事装备知识等各方面要素内容,联合军兵种力量搞好教学训练环节过程,注重指挥人才全面、多维、立体培养,将全要素特点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二)培训质量要精确到位、注重联合
        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目前尚处于理论阶段,实践检验也仅限于综合演练和军事演习,不能完全反应人才培养的全面貌,真正应用于实践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培训质量无法得到实际认可,无法形成有效战力。当前培训需要特别注意质量效益成果,花时间、花精力做到精确化培训、精准化操作,瞄准高、精、尖培训内容上马,加大联合培养的比重比例,实现多重多样条件下联合培养新突破。
        (三)培训实践要落到实处、任用结合
        实践是检验成果的直接手段,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实践检验,需要落实到联合作战任务中,加大国内外成功培训经验成果综合应用,快速构筑理论到实践的快速通道。培训整体过程中,需要将人员的任职和使用相结合,在成功与失败战训实验中,反复锤炼指挥人才培训效果,充分发挥指挥人员能力素质,逐步摸索出培养任用经验,总结出一条符合我军实际情况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规律。
        (四)培训反馈要体系健全、渠道畅通
         目前我军指挥人才稀缺,培训过程相对薄弱,能够胜任联合作战指挥工作的人员数量有限,特别是在末端落实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培训反馈体系和渠道的建立健全,搞清指挥人才培养规律。当前军队需要全力确保指挥人才培养反馈流程的顺利通畅,确保培训人员全动态可控,实现指挥人才培养链式教学,加强反馈监督流程实践效果,确保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质量更高、使用更佳。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是今后很长时间内,我军紧缺特需的关键核心人员,下大力气、加大力度培养和任用,是决定未来军事行动和军事斗争成败的关键,为确保改革强军目标顺利完成,必须加快体系架构、教学组织、训用落实及反馈监督等环节工作落地生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