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辨证治疗奶牛便血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6期   作者:王震
[导读] 奶牛养殖中出现的疾病问题会显著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奶牛养殖疾病的科学治疗一直是广大奶牛养殖户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王震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畜牧兽医渔业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6300
        摘要:奶牛养殖中出现的疾病问题会显著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奶牛养殖疾病的科学治疗一直是广大奶牛养殖户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奶牛便血是奶牛养殖中一种消化道疾病症状,按照患病奶牛粪便中血液的颜色可以区分奶牛消化道的出血点大致位置,通常粪便中血液颜色呈现为黑色或者黑紫色的,通常出血位置离奶牛的肛门位置较远,若排出的血液颜色呈现为鲜红色,则出血的位置距离奶牛肛门的位置较近。
        关键词:中兽医辨证治疗奶牛便血
        前言:依据中医上的观点,内脏器官的功能不足或者衰竭与奶牛消化道出血位置有一定的关系,认为脾脏功能缺陷容易导致远端的出血,而奶牛机体的湿热则容易导致奶牛消化道近端的出血。结合奶牛不同便血情况可以通过使用中药治疗缓解,下文将对奶牛便血出现的原因、常见的临床症状以及现阶段中药应用于奶牛便血的具体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奶牛的健康养殖以及我国草食畜牧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一、奶牛便血出现的病因
        奶牛养殖生产中,便血的情况多发于奶牛养殖的夏季和秋季,通常在每年的5~9月份比较多见,其中老年奶牛以及机体素质较弱的奶牛出现便血的情况较多,而中青年奶牛比较少见。通常奶牛便血的病程较短,但是易反复频发,显著降低了奶牛的机体健康状况。夏季奶牛养殖中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奶牛饲养管理措施不够合理以及饲料营养供给水平不足等情况均容易导致奶牛出现应激以及消化道疾病问题,进而引起奶牛出现便血的症状。奶牛饲养中长时间粗饲料供给比例不合理,或者饲料硬块物质较多,奶牛的饮水卫生条件不达标,甚至饮用污水的情况均会导致奶牛的消化道和内脏器官受损,引起脾胃的功能失调,脾气变弱,同时出现严重的消化不良的情况,进而引起奶牛机体的升降失调,蓄热蓄积的情况。中医观点中热毒内蕴导致奶牛胃肠道受到严重损伤,湿热淤积导致奶牛机体的气血阻滞,导致热盛则迫血妄行,血不归经,最终溢于肠道导致便血的症状出现。
        二、奶牛便血的疾病症状
        奶牛在出现便血的患病初期会出现精神状态萎靡不振,采食量显著下降的情况,同时奶牛的鼻腔中时常出现大量汗液,奶牛的口唇部发红,舌苔黄腻同时伴随着部分肿胀的情况。对患病奶牛进行听诊可以发现奶牛的胃肠道蠕动音相比正常奶牛而言显著降低,患病奶牛的肠鸣音消失或者出现高朗连续的情况。对奶牛的肺部进行听诊发现肺泡声粗糙,患病奶牛的呼吸急促,常呈现为卧地不起的情况。患病奶牛的体温通常保持在39.5~40.5℃左右,患病奶牛的脉搏在95~108 次/min 左右。部分患病奶牛出现腹部胀痛,排尿和排粪受阻的情况,排粪过程中出现不断努责、里急后重的情况,导致粪便中出现血丝或者血凝块,粪便存在强烈腥臭味。奶牛患病后期出现采食废绝,反刍停滞的情况,长时间呻吟,同时奶牛机体伴随着严重的脱水,奶牛的眼球下陷,口鼻处出现发热的症状。
        三、奶牛便血的中药治疗措施
        奶牛便血的中药治疗措施主要集中在清热止血,凉血解毒的功效上,做好清除奶牛肠道中的热毒,同时配合滋阴补脾的药物,改善奶牛机体的内脏健康状况,缓解奶牛便血的情况。具体的中药参考配方如下:黄芩55g、焦地榆5g、焦蒲黄、槐花、侧柏叶各65g、当归45g、丹皮、黄柏各50g、生地、黄连各40g、泽泻、厚朴、甘草各30g、荆芥穗、炒枳壳各35g,混合后碾磨成细粉后用开水冲调,待药剂温度降低后给患病奶牛灌服即可,每天给患病奶牛灌服2次,通常灌服4~6 次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药配方中槐花和侧柏叶主要可以达到清除大肠湿热的效果,同时达到凉血止血的功效。

焦地榆和焦蒲黄通常在中药中主要是以行血以及凉血和止血的功效。甘草在中药配方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健脾益气,调节中药配方。中药配方中的厚朴有助于奶牛机体下气燥湿。生地和丹皮可以获得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的作用。中药泽泻在奶牛机体中具有清湿热利的功效。荆芥穗中药可以帮助奶牛疏风理气的功效。炒枳壳的应用具有宽肠下气的效果,有助于患病奶牛排出胃肠道中的热毒。这些中药的配合对于奶牛胃肠道消化功能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同时增强奶牛内脏器官的功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灌服后的奶牛恢复期若奶牛出现采食量依旧很低的情况,可以通过在奶牛饲粮中添加饲喂麦芽、山楂、泽泻、焦地榆帮助患病奶牛消食化积,同时有助于奶牛的脾脏和胃的恢复。对于出现了腹部胀气的便血奶牛则可以通过使用槟榔进行消气导滞。对于出现了腹痛,下气行水的奶牛可以通过在中药中添加使用郁金和延胡索来帮助患病奶牛化瘀行气。对于出现体虚体弱的患病奶牛可以通过在中药中添加使用党参、黄芪以及白术等中药以帮助奶牛补气健脾。对于出现热毒症状的患病奶牛需要使用苦参和金银花进行清热解毒。
        四、典型病例
        2019年7月26日,奶牛场王某饲养的一头5岁中国荷斯坦奶牛发病前来求诊。主诉:患牛于3 d前曾饲喂稍有霉变的玉米秸秆,之后出现拉稀带血症状,今日食欲下降,停止反刍,用磺胺脒、庆大霉素、氟哌酸等治疗多次无效。症见:精神萎靡,鼻镜干燥,口色赤红且热,体温40_3 cI:,脉搏105次/min,呼吸31次/min,瘤胃蠕动较弱,触之柔软,饮欲强烈;排粪时困难,频频努责,排除的粪便稀,且混有鲜红血液和黏液,气味恶臭,相当难闻;里急后重,腹痛拱腰,尿短赤,皮肤松弛,四肢乏力哪。诊断为实热便血。治疗上,中药用槐花散加味,每天服1剂,连续服2d;西药选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5%碳酸氢钠、10% Vc、20%安哪咖,用量分别为1 500、2 000、1 000、40、30 mL,加氧氟沙星l 200 mg,分组混合一次性静注,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 d。同时选用5%痢菌净注射液、清热解毒注射液,用量分别为40、50mL,分别一次性肌注,连续注射2 d。7月28日复诊,该牛精神好转,食欲增加,开始反刍,鼻镜出现水珠,口腔黏腻,体温降为37.5℃ ,脉搏为80次/min,粪便已成形,无臭味,随证去焦地榆、厚朴、泽泻,再加神曲、麦冬、自术,用量分别为60、50、6Og,继服1剂;用20%安哪咖30 mL、V 50 mL,一次性肌注,病牛痊愈。奶牛便血属实热证候.大肠燥热,久化蕴毒,灼伤阴络。建议使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滋阴补脾的药,清除肠道的热毒,便血就会停止。方中以槐花、侧柏叶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荆芥穗疏风理气。炒枳壳宽肠下气。排出胃肠热毒为主:配以黄连、黄柏、黄芩,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焦地榆、焦蒲黄行血、凉血止血,当归祛瘀生新、补血活血为辅;丹皮、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厚朴下气燥湿,泽泻清湿热利水为佐: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全方配伍,标本兼治,具有清热解毒、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的功效。
        结束语
        奶牛便血疾病的出现将导致奶牛养殖生产性能下降,影响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进而制约了奶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站在中医的角度来看,奶牛便血主要是由于机体出现实热证候,奶牛大肠燥热,同时久化蕴毒,灼伤机体阴络,最终出现便血的情况。通过合理的中草药配方进行奶牛机体的凉血解毒,滋阴生津,同时补气益脾等功效,达到缓解奶牛便血症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 占宽.一例 排血便奶牛的治疗【J】.畜牧与饲料科 学,2018(3):102.
        [2]李远明,阳刚.白头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乳牛产后便血.中兽医医药杂志,2019。13(5):78.
        [3]赵占宽.一例牛排血便的治疗.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28(4):17.
        [4]李晓兵,张建峰,李俊海.中西医结合诊治牛便血的体会[J].畜牧兽医杂志.2019,30(4):t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