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涛
河南省平舆县辛店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463400
内容摘要:平舆县是豫南驻马店市农业生产大县,冬小麦是最主要的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均在90万亩以上,冬小麦生产不仅是全县广大农民的头等大事,也是各级政府尤其是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农技推广单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冬小麦赤霉病在平舆县又被广大农民普遍称作烂麦头、麦穗枯、红麦头等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只要条件许可,从幼苗到抽穗各个生长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如不及时、有效防治,就会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冬小麦健壮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本文简要介绍了平舆县2021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要领,对全县冬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冬小麦;赤霉病;防治
平舆县是豫南驻马店市农业生产大县,冬小麦是最主要的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均在90万亩以上,冬小麦生产不仅是全县广大农民的头等大事,也是各级政府尤其是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农技推广单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简要介绍2021年平舆县冬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全全县冬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冬小麦赤霉病在平舆县又被广大农民普遍称作烂麦头、麦穗枯、红麦头等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只要条件许可,从幼苗到抽穗各个生长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如不及时、有效防治,就会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冬小麦健壮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
一、赤霉病的发生条件
包括平舆县在内的驻马店所属区域为北方冬麦区,赤霉病病菌以菌丝体型式在小麦、玉米穗轴上越夏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壳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侵染。赤霉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雨水作用较大。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二、2021年,造成平舆县冬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有利条件
根据目前田间菌源量、主栽品种抗病性、历史发生情况及省气候中心未来一个月天气预报综合分析,小麦赤霉病在平舆县流行的风险明显加大,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可达50万亩左右,以中晚熟的半冬性小麦为主。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天气适宜:进入3月份以后,该县平均气温10.8℃,偏低4.6℃,降水60.5mm,偏多25.3%,相对温度79%,偏大12.9%,日照时数113.5h,偏少37.8%,降雨日数15天,阴雨连绵,温度持续偏大,对赤霉病菌发育有利。据省气象部门预测,4月份豫南降水量60-100mm,偏多0-2成,气温15-17℃,略偏高0-0.5℃,将有5次降水过程,分别出现在3月28日至4月7日连绵小雨,4月9-11日中雨、16-18日小雨、23-25日中雨、28-30日小雨,田间湿度持续偏大,4月15日前后的降雨过程与小麦扬花期吻合,有利于赤霉病菌的侵染。
2.田间菌源量大:近年来,该县普遍推行秸秆还田,有利于病原菌在土壤中积累,田间菌源丰富。据县植保站3月份调查,田间玉米根茬量平均0.38个/m2,高于常年,4月1日玉米根茬带菌率1.65%,略低于常年,田间菌源充足,满足大流行条件。
3.赤霉病菌子囊壳发育进度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基本吻合:据县植保站对带菌根茬镜检,4月1日检查子囊壳66个,见1级子囊壳5个,平均发育进度为2.53,较去年发育略迟,菌源孢子释放期将在4月15-20日。根据小麦生育期观察,扬花期在4月11-17日,较近几年略有提前,小麦抽穗扬花期和赤霉病菌发育进度吻合度高。
4.主栽品种抗病性较差:目前该县主推的冬小麦品种均高感赤霉病,半冬性品种占58%,早熟避病品种占42%,适宜发病冬小麦面积较大。
根据以上情况,该县小麦赤霉病流行风险很大,对该县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形势严峻。小麦赤霉病可防而不可治,必须在扬花初期喷药预防,望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提高对小麦赤霉病危害严重的认识,高度重视,及早备足对路农药和药械,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在齐穗至扬花初期普遍施药,集中力量打赢小麦赤霉病防控突击战,力争把赤霉病危害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
三、不失时机做好冬小麦赤霉病防治的防治工作??
根据多年防治实践,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应在小麦齐穗到5%扬花时开始喷药最好。但抓最佳防治时期也不要过于死板,还要结合实际,把握好以下几种情况:
1.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小麦始花期喷药。2.抽穗期遇到连阴雨天气,赤霉病可能流行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降雨间隙多次喷药防治。3.抽穗期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喷药。4.若喷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