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工器具使用与管理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周若愚
[导读] 电力企业电气安全工器具管理就是对这种复杂系统的管理。本文在对电力行业电力安全工具管理现状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周若愚
        聊城华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高唐工程分公司  山东聊城  252800
        摘要:电力企业电气安全工器具管理就是对这种复杂系统的管理。本文在对电力行业电力安全工具管理现状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安全工具实际管理业务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和需求,提出了电力安全工具管理的大规模信息化思路,并对电力安全工具管理进行了探讨,设计了电力企业用电安全工具使用检测系统,为相应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为部署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电力安全工器具;体系;管理信息化;安全;
        引言
        传统的电力工器具管理多为手工管理,主要包括收集、填写退货清单、出具报告等。这种工作方法非常费时费力。因此,要进一步规范电力安全工器具的日常管理,规范工器具的领用、退用、报废、检测、选用和采购,提高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从而对电动安全工具的使用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使用安全,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1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缺乏沟通机制
        生产管理主体、检测检测服务机构、电动安全工具生产企业、外包队伍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制约的体制和机制。通过调查分析电力企业在安全工具采购、使用、检验和售后服务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在招投标方面,由于缺乏协调沟通渠道,一些小型装配厂、OEM厂商纷纷降价,给电力企业招投标工作带来混乱,导致部分招投标的电力安全工具、器具质量不合格,给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带来一定隐患的;在售后服务方面,电力企业管理部门难以掌握厂家信息,缺乏协调沟通渠道,问题反馈渠道不畅,导致售后服务跟不上,特别是对于进口产品的小厂家和代理商来说,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样,由于缺乏协调机制,电力企业对批发县公司和外包公司的情况不了解,指导、监督、审核不够,在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管理主体、检测检测服务机构、电力安全工具生产企业和外包队伍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1.2基础管理不足
        难以满足电力企业发展的全面管理的需要。电力企业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属于基础管理。电力安全工器具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必须从计划、采购、保管、检测、使用、报废等方面,从台账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对电力安全工器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检测与检验管理要做到帐卡一致性、日期一致性等,大量的内部约束检测与检验管理,如标签一致性,涉及海量的信息处理,这显然是人类无法承受的。这也是基层小单位能管好的问题出现的根本技术原因,但电力企业整体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1.3科技支撑手段不足
        从实际调研中得知,电力企业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标准化与实际使用的差异化存在有某些矛盾,也存在一些质量性能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疑难问题,比如,接地线软铜线不够长,卡扣间距不能在变压器10kV侧母线上使用;安全帽不透气,造成夏季使用困难;安全帽尺寸大,造成有的女工安全帽佩戴不牢;变压器作业安全带难以做到高挂低用,安全带无确切位置挂;验电器在有感应的线路上误报问题;电缆线路验电器的开发问题;检验验电器的工频高压发生器的制造问题等。这反映了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实验和科研能力的不足,也进一步反映了由于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信息化不足,问题反映不及时、不全面,而造成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不强。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多数企业仍采用手工方式记录电力安全工器具台账以及检验情况,检测信息在使用部门、检测部门、监督管理部门之间无法共享,导致安监部门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只能依赖现场抽查检验标记。需要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安全工器具的台帐及检验检测情况进行管理,既方便各单位对安全工器具进行快速、有效的监督和检查。
        2管理业务体系设计
        根据以上问题分析,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信息化是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为此,可以建立电力安全工器具信息化管理体系。


        3提升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的相关措施建议
        加强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是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电力企业整体安全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目前,电力企业对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电力安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安全工器具管理信息化建设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建议对相关规程规定进行修订完善
        建议尽快组织对《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进行修订和完善。严格电力安全工器具定义和范围界定,细化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规范安全工器具采购、管理、使用、检测检验、报废,监督检查等管理流程。
        (2)建立安全工器具标准体系
        建议制订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企业标准。明确新建变电所站、线路的安全配置标准,明确变电站、班组工器具配备种类及数量,明确新建变电站安全工器具室建设标准,规范电力安全工器具设备参数及采购要求,实行安全工器具备案制度,适应安全工器具招标采购管理模式。
        (3)建立和完善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和检测体系
        建议建立企业、行业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室中心实验室和管控中心,建立大区电力安全工器具质量监测、检验站,在地市以及县(市)供电公司建立分布合理的安全工器具检验分支机构,形成电力安全工器具实验、检测检验体系,规范试验管理流程,实现从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入网、日常检修时对电力安全工器具质量的控制。
        (4)加快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信息化管理
        实现安全工器具的信息共享和查询,包括台帐、检验、试验机构、生产厂家的生产资质和能力、安全工器具的质量比对等,提高安全工器具质量监督管理的能力和效率,提高安全工器具管理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公司安全生产。
        (5)加强对新型安全工器具的研制
        基于对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信息的深度统计分析,明确工作实际需求,加强新型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研发,解决目前电力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隐患,同时满足特高压、特大型电网建设对电力安全施工提出的新要求。
        (6)促进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计算机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大力发展设计、开发和部署覆盖整个企业的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4结束语
        总结而言,电力安全工器具是电力安全工作重要的技术基础。近年来,为满足电力发展的需要,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用量和种类也急剧增加,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的和国内开发的各类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力生产中。而电力安全工器具及小型施工机具的性能直接关系到人身、设备和电网的安全。对电力安全工器具力安全工器具的采购、安装、维护、检测、检验、报废等全过程有效管理日益迫切,而管理的信息化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而搞好电力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国家需要和企业需要出发,大力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是迫切和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谢迎军, 刁倩.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信息化研究[C]// 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 中国通信学会, 2013.
        [2]何姗.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电子科技大学.
        [3]王芸. 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J]. 科学时代, 2012, 000(0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