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为了能够确保岩土工程处于极高安全状态,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就必须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对水文地质环节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引发水文地质问题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针对详细的勘察设计与施工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水文地质
引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岩土工程的关键性也日益明显,其项目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促使相关项目健康发展,成为现阶段有关专业研究的要点所在。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勘察设计和施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有很多的要点以及关键点,这些内容会直接影响到相关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对要点进行有效地把控,才可以保障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关专业人员只有对勘察设计与施工要点充分认识,并契合实际问题、常见水文地质影响,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实际操作,才能规避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勘察活动风险与不足,以保障最终的操作效果。由此可见,需要对相关要点以及工作特点充分认识,并做好实际管控。
1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内容
对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而言,最根本的就是对建筑项目的地质环境加以深入的调查,技术人员针对获取的数据信息,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参考最终的数据,为整个项目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最关键的是,工作人员借助已经获取的勘察数据,对项目施工地点范围加以准确的定位,避免现场地质条件影响正常施工,也是整体项目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保证。基于岩土工程勘察内容视角,不仅是对岩土成本及特性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还加以分析影响建筑稳定性的原因,从实际岩土工程地质类别下出发,促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更具合理性及可行性。
2建设要点
具体建设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要点需要进行管控,首先要充分掌握岩层物理性质,其次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地质钻探活动,采取合理的方法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才可以保障整体操作的有效性。有效的全面了解、掌握其岩层物理性质,可以更好地了解局部的承重能力。目前主要是采取水文地质物探的方法进行操作,这样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掌握相关物理数据,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掌握水文地质的现有综合情况,并使用声波技术等一系列方法扩大探测范围,将整体的操作进行有效地优化。这部分内容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操作效果,要注重多项技术的联合应用与彼此配合,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和措施,才可以保障最终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规避常见的风险和问题,避免出现操作效果方面的不足。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坑探开凿岩石土,从而形成较长的坑洞,为整体操作效果作出保障。钻探活动一般都可以采取交叉作业,交叉作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有关方法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成本消耗或者效率降低,故而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地操作,不要盲目选用方法以免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3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3.1地下水位上升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工程建设过程中,降雨量增加时,建筑场地周边河湖水位会升高,对地下水位补给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其他途径的大量排水也会导致周边地下水位的上升。而地下水位上升,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安全非常不利,可能会导致其基础位置及形态的变化,造成建筑物开裂或整体上浮。地下水位上升还会导致黏土层含水量增大,强度降低,使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另外,地下水位上升也会导致已有建筑物地下结构所受浮力增大。若设计时一味追求成本,降低抗浮水位,可能会导致地下结构开裂、漏水等工程地质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和维护成本,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2地下水动水压引发的水文地质危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不会受到地下水的较大影响,但是如果基于人为环境,像自然环境失去平衡要素的基础上,自然促使地下水的压力不断加大,由此对岩土工程造成巨大威胁,像基坑突涌、流砂等问题都是因为该方面因素造成的。
3.3地下水位频繁升降引起的危害
不管是地下水位上升还是下降,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不小的影响,而如果频繁出现上升及下降,将是一种巨大的安全隐患。快速变化的地下水位,导致岩土收缩及膨胀现象出现,在威胁到地面建筑项目地基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严重情况下更会引发地质灾害。除此之外,地下水位频繁升降过程,直接作用于土层结构出现改变,像含有的铁等元素大量流失,不利于土层原有良好承载性能,对岩土工程也是巨大的威胁。
4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的相关建议
4.1强化岩土工程勘察分析工作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企业必须对水文地质问题高度关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在实际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针对地下部分的建筑材料,企业必须从自身经济实力下出发,合理地选择一些具有耐腐蚀性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第二,基于项目基础环节的施工,如果发现属于岩基膨胀土结构,此时工作人员应该对影响地下水侵蚀的几率进行准确计算;第三,为了能够确保整体岩土工程项目处于极高的稳定状态,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基础下部分土层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特别是含水层的分布及承压含水层结构,对其实施有效计算的基础上,防止后期液压对岩土工程的承压水基坑底部结构造成巨大的破坏;第四,实际岩土工程开挖环节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水文地质及水渗透的相关试验,找出地下水位的隐患,准确算出项目施工地面结构是否存在沉降的威胁,为整个岩土工程项目具备极高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4.2强化勘察人员的专业素养
从目前情况来看,岩土工程勘察门槛较低,勘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对水文地质工作的认识不够,缺乏理论支撑。勘察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规范、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协调好自身与单位的联系,遵守行业规范要求及单位管理制度,意识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学习有关的水文地质规范规程,提高对水文地质工作的认识,能对不同工程的水文地质情况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提高勘察工作效率。同时勘察单位需要定期做好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可从操作理论、安全规范、责任意识、实践操作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多方面对勘察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保障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4.3强化细节处理
细节评价优化是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的核心关键,也是水文地质问题应对策略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物理性质的重点分析,做好细节强化处理。在具体实际操作过程中,岩土体地层的物理性质与其强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还需要进行精准计算,了解其性质特点,避免后期性质的改变威胁其安全性。由此可见,细节的强化与处理是现阶段工作中相对关键的一部分内容,需要对其特点和要点充分认识,并深入分析相关部分的性质和特点,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好相关工作,保障工作效率、质量和安全性,为后续建设活动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勘察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契合实际情况做好相关情况的掌握,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明确工作目标并进行细节强化,进而推动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全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25-226.
[2]成官文,朱宗强,梁凌,等.广西垃圾填埋场选址过程中不良地质问题探讨[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34(1):119-124.
[3]王科以.论述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看车设计与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9):294-298.
[4]刘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市场周刊 • 理论版,2018(32):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