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66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建设行业的创新,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成为了全新的宠儿。工程设计作为最基础的组成部分,需要站在不同的层面来探究和调整,既要掌握好结构的可靠性、可行性,又要在建筑结构的成本方面深入的思考,应最大限度的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综合功能,推动工程行业向前进步。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装配式建筑的最大优势在于施工效率较快,所有的构件都会提前在工厂加工完毕,同时在构件的质量上、精度上表现较高,因此能够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目标进行结合。可是,由于结构设计存在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所有的功能设计、构件设计方面都要给出足够的保障和技术性的依据,减少设计的误差。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现状
国内的工程行业正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原因在于人口数量增加、物质条件需求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不可能长久的固定在原有的标准上。商业建筑、民用建筑、公用建筑都有自己的专属服务范畴,结构设计按照单一的理念、单一的方法来完成,会直接造成建筑的外观形态及内部构造表现出千篇一律的问题,不仅没有办法得到大众的欢迎,同时在投入市场以后难以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建筑结构设计较差的情况下,得不到施工单位的合作,结构设计每年被抛弃的项目数量非常大。设计已经逐步成为了建筑结构的重点竞争因素,只有在结构设计优秀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较多的投资。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功能性成为了全新的关注对象。长春某工程的结构设计非常劣质,在投入使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从第7层开始出现了拦腰斩断的现象,整体上的结构严重倾斜,外表出现了量较大的破裂,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构成的安全事故、安全威胁非常严重,审查过程中发现结构设计依然采用老旧的方法来完成,外表光鲜亮丽,内部已经千疮百孔,必须在结构的整顿力度上进一步的提升。
二、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势
在科技的引领和帮助下,装配式建筑得到了高度的欢迎,并且在结构的运用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成绩。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会提前加强构件的设计与运用,坚持在构件的精度上进一步提升,充分掌握好不同位置的构件需求,为建筑现场施工提供更多的保障。但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并不低。结构设计过程中,会采用BIM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来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按照可视化的方法来分析,同时能够在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合理性方面进一步提升,减少了结构设计的安全隐患,对现场施工提供的便利性较高。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所有的构件设计都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尤其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和分析,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结构的强度进一步加强,在抗震性、抗风性等方面都要优于一般的结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长期应用,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框架和设计思维,促使一批全新的建筑工程建设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国家的欢迎。
三、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
(一)结构的节点设计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连接节点是细节上的组成部分,同时对于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会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大部分情况下,针对节点的设计过程中要从连接位置的安全效果来分析,观察整体的建筑结构是否科学,是否遵从了国家的现行规范、标准。节点连接技术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掌握好节点连接的牢固性。螺栓连接是比较常见的方法,可是在螺栓的固定程度、螺栓的类型选择、牢固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设备等都要高度的关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与传统的建筑设计基本上保持在一致的状态,但是在结构的节点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科学的调整。节点测试力度要进一步的提升,从构件在工厂加工开始,进行节点的安全测试和牢固测试,观察在不同的环境影响因素下,是否会造成严重的节点破坏,对于连接点破坏以后的维修难度和影响范围做出更好的把控。
(二)预制构件设计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市场中得到的欢迎程度不断增加,所以在预制构件设计方面必须按照高要求来完善。该方面的设计工作对于整体建筑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预制构件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现场的勘察、调研,在地质信息、环境信息的获取过程中给出更多的保障,确保在预制构件能够与施工现场的情况相互符合。预制构件的加工过程中,应在墙体保温的要求、隔音的要求方面进一步结合。现代化的工程建筑要求具备较高的私密性、舒适性,保温要求和隔音要求是重点组成部分。某工程的保温性能较差、隔音性能也比较差,虽然在销售过程中采取了低价竞争的方法,但是依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所以,想要让工程在经济效益上提升,预制构件的设计必须具备较高的性能。预制构件的生产、加工方面,可以通过BIM技术来进行优化,观察不同组件在生产前后的变化情况,针对组件的整合方式进一步的创新。
(三)标准化的构件设计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流行程度不断提升,而且在很多的施工项目中得到了灵活的应用。作为质量提升的代表作,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设计最好是按照标准化设计来创新,这样不仅可以在问题的解决上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针对装配式建筑的长期运用、长期创新可以提供更多的保障。首先,它需要不断增加的标准化程度,例如通过分离几个项目,用标准单元部件来形成结构层的标准平面。其次,需要根据某种类型的模块和主要建筑模块预先规范空间结构的配置,参考公寓式模块设计的内部空间结构,并将客厅和卧室合理地进行安排。此外,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所以人们对建筑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增加,设计师还必须考虑到个体所有者的需求,同时灵活应用不同类型的公寓组合。
四、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
工程行业的繁荣发展直接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创造了优良的环境,而且近几年的项目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在设计精度方面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未来的设计工作开展,应继续按照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来不断的创新,减少平面设计造成的不足。装配式建筑的灵活性较高,所有的构件加工都可以在形态上保持多元化,而且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构件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掌握好构件的安全性、稳定性,尤其是在夏季施工、冬季施工过程中,外部的气候因素、天气因素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应坚持在构件的防护措施上进一步增加。考虑到建筑结构设计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影响较大,因此要模拟不同的自然灾害环境,针对地震、狂风、暴雨、大雪、冰雹等天气的影响,都要对预制构件进行测试和研究,无论是在内部稳定还是在外部形态上都要进一步强化,坚持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体系上更好的完善。
总结
我国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改良过程中,正不断的朝着更高的标准来实施,设计方案的创新不仅仅是停留在想法上,而是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影响因素来做出更好的改良,这样才能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过程中给出更多的保障。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所有人员都要接受培训和指导,大家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要加强信息、数据的搜集,针对设计的误差问题做出有效的解决,要确保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符合现行规范、标准,并朝着更高的标准来不断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亚楠.基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1):54-55,59.
[2]卫高峰,汪超宇.基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0):860.
[3]黎晓.基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7):977.
[4]高宁.基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城镇建设,202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