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水资源中心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果,其中,云计算技术已经应用到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水利事业作为我国传统行业之一,需要利用新兴技术优化技术结构,重新调整工程建设和管理方式。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背景,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浅显的探讨在云时代背景下,建设水利信息化系统的意义,以及如何保证水利信息化的安全。
关键词:云时代;水利信息化建设;信息安全
引言
近些年,我国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水利工程也进入信息化发展时代,各地的水利部门纷纷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水利工程的创新,其中,云系统最受水利部门的青睐。不少水利部门在享受云时代方便快捷等优势的同时,却忽略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隐患,其中,水利信息安全隐患是威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杀手。水利部门必须根据云时代背景下水利信息化的安全隐患,研究相应的对策,及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保证信息安全,以免企业受到损失[1]。
1云时代背景下,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更迭,一些传统的行业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水利工程作为我国传统的重要行业之一,需要利用新技术走新的发展模式,才能避免被时代所淘汰。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之后,信息的储量会明显增加,在云时代背景下,信息的储存单位会由小到大,通过扩容、通过云储存空间的支持,方便水利工程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随时查找水利工程施工和建设管理中的困难,并针对具体困境做出科学的解决决策。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信息储量增加方面,还有信息资源的共享方面。在云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的多项信息都可以在水利各部门之间进行流通,通过信息的传输和保存处理,无需再用纸质记录方式进行信息传输,一来避免信息的丢失,二来也能降低人力收集和管理信息的时间,将人力资源应用到水利工程的其他建设项目中,优化资源配置。而且云时代下的信息化手段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每个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手机设备快速上传水利图片或者是水利数据,方便对方人员及时接收水利工程的各项信息,既能拓展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也有利于建设水利工程的网络沟通渠道。不仅如此,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助于管理的科学化,在云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的管理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自动化监督。水利部门可以基于云技术的支持,建立统一的信息检索平台和信息操作平台,只要在系统界面上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
2 云时代背景下,水利信息化受到的安全威胁
2.1水利信息的功能比较片面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水利工程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财力资源建设信息化硬件设备,利用大型的机器设备进行水利信息化建设,但并没有考虑到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一些基层水利部门由于人力和技术力量有限,无法实时维护大型的机器设备,一旦机器设备不能良好运转,就会让信息受到管理方面的威胁。一般情况下硬件资源在管理方面拥有很多问题,而大量购置信息化硬件设备,忽视软件设备和云空间的利用,不仅会让资源的整合难度提升,也会影响水利信息的安全性[2]。而且由于基层部门的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信息共享和信息收集能力较差,缺乏专业的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就无法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筛选和备份,水利信息化工作服务模式单一。
2.2数据密集导致信息安全程度低
目前水利部门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存在业务系统维护难、系统价值发挥空间不足等问题,而且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一些系统的服务器硬件会老化,承载能力有限,无法担负大量的数据出入。一部分有效数据的信息挖掘程度不深,而且相应的配置文件会遭到损毁,无法为之后的决策活动提供信息。云时代水利工程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会使用大量的虚拟技术,管理难度会随之增大,各项水利数据信息会不断涌现,这就导致云空间或者虚拟平台的安全漏洞越来越大。在没有加密保护的情况下,会出现信息丢失或者泄露用户隐私的问题。
2.3信息的维护意识不足
水利部门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信息安全意识,仅仅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管理,由于忽视网络安全管理的建设,给木马以及僵尸程序形成可乘之机。一些木马程序一旦利用漏洞掌握云空间的控制权,就可以无限复制水利工程的各项数据信息。云时代数据的存储和收集都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特点也给木马带来隐藏的便利,一些网络黑客会利用各种漏洞植入木马程序,进行远程迁移数据,无法保证水利信息的安全。
3云时代背景下,水利信息安全的策略
3.1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水利部门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培训,通过一些培训活动,掌握正确的电脑操作方式和机密资料云端存放方式,增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清楚地了解到信息泄露的风险和信息泄露的途径。同时采用必要的防范措施来保证信息的安全,提高数据的确定性,维护整个安全防护体系的功能。在存储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在信息化系统中建设自动复制功能,对每一份数据信息进行备份处理,防止服务器遭到攻击之后丢失数据的现象。水利部门在进行信息共享的过程中,需要有安全密钥,利用安全密钥进行信息的加密分享,通过固定的传播路径和固定的分享路径,既能保护水利信息的安全,也能维护用户隐私,提高虚拟平台的安全性。相关人员必须要树立安全管理理念,通过正确的管理方式和正确的工作理念,对信息进行安全保护。
3.2建立信息安全使用制度
水利部门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建设用户认证与授权制度,水利部门的各个人员需要利用专用的称号和专用的密钥,进行水利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查看,利用管理者的身份访问资料,限制每一个用户的访问权限。通过对访问进行控制和授权服务,提高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对不同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和汇总,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进一步优化安全数据库。在建设信息安全使用制度的同时,对每一个信息的流通进行安全分析,将数据库中的人为风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进行标取,做好紧急预案的治理。利用信息安全使用制度既能提升整个信息使用的有序性,也能总体提高水利信息化的安全制度。
3.3数据管理的统一规划
水利部门的各个工作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沟通和联系,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手机进行统一管理,利用统一平台进行资源的共享和分析,这样做既能统一水利信息化数据,也能避免数据因个人流失带来的风险[3]。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传统信息管理模式上加入安全防护机制,利用统一的规划与建设,提高水利部门内部的信息共享性,同时根据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监督的内容,对信息的安全管理进行专项监督。利用统一的数据平台,避免专项数据的分享,通过限制远程连接的方式,提高水利信息的安全性,总体保证水利信息安全的质量。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水利的安全管理条例,严格遵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信息使用守则,满足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云时代的背景下,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水利部门需要尽可能的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完善各项组织工作和建设工作。在保证信息化安全的同时,采用科学的措施,促进水利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更好地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澹台新谱.中国联通:创新应用5G技术 深度融合水利业务[J].中国水利,2019,No.880(22):98-98.
[2]王海峰.基于政务云平台的宁夏水利应用系统迁移上云研究与实践[J].中国水利,2019,000(003):62-64.
[3]徐文辉,刘春林.新时代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统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0,No.241(04):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