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杨晓江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杨晓江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
        云南保山市万润水利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水利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及破坏,其中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在绿色环保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成为水利工程施工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实际施工为背景,阐述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积极贯彻水土保持理念的应用措施,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前言: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水利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建筑规模大,跨越度长,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材料的开采、运输及施工中,很容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会对当地的森林资源、水利资源以及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目前,我国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的理念,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开展一些对环境的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水土保持的理念,并强其融入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当中,以此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一、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问题
        (一)点型水利工程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的枢纽工程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同时,水利工程枢纽建筑物一般多修筑于山区或者人口比较稀少的地方。因为施工扰动范围大、周期比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特备是在雨季,整个工程区水土流失的程度就会显著的增加。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但是,崎岖不平的地势必会增加施工材料开采及运送的难度,因此,水利施工之前,首先就需要考虑材料开采及运输的问题,可能会大量开挖土料同时修建运输公路,这就会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在雨季时,因缺少树木的保护,导致大量的土地资源被雨水带走,造成了水土流失的情况,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线型水利工程水土流失
        一般而言,水利工程都会依托河道或者灌渠,这就导致水利工程的施工跨度比较大,需要根据河道或者灌渠的走势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地区。如果需要修建一些水坝或者水池,就会对当地的生态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当中,我们对依托河道或者灌渠施工的水利工程称之为线型水利工程,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线型水利工程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尤为严重。这就要求水利工程在设计阶段,需要对实际的地形进行科学的勘察,采取科学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我国积极推行绿色环保的理念,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水利工程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破坏也逐渐凸显出来。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后,水土流失情况尤为明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已经威胁到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所以,必须要将水土保持的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各个阶段。其中需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降雨对裸露地表的冲刷、避免泥石流的发生,充分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问题。第二,采取科学的措施,减少水库的泥沙淤积,提高水坝、水库的蓄水能力,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第三,增加施工过程中河道周边的拦挡措施,避免泥沙流入河道,保持河道的通畅,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第四,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保土蓄水能力,保证地表水充足,不被污染。在汛期具有足够的蓄水能力,见谁水利工程的压力。第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将水土保持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概率,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将水土保持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的措施
        (一)优化工程结构设计
        要想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贯彻水土保持的理念,首先要从水利工程的设计入手,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充分降低对地表破坏或者减少土木工程施工。简而言之,要想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概率,就是减少水利工程的施工量。比如,在水库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实际的施工场地进行科学的勘察,包括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地形以及水文条件,选择最佳的施工场地,采用最科学的设计方式。一般而言,在水土保持理念下,优先选择对植被破坏最小的施工方式。
        (二)水利工程边坡防护进行优化设计
        一般而言,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一般多采用浆砌石护坡和喷混凝土防护措施。虽然这两种防护措施属于硬性防护措施,但是防护的效果十分显著。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植物护坡或者是网格梁加植生袋护坡的方式,也能够实现减少水土流失的情况,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实现了绿化的效果。最后,施工人员还可以根据施工场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或者移植,以此来实现护土蓄水的效果,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三)增加植被的覆盖率
        从普遍意义上来讲,任何工程施工都免不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所以,做好生态资源恢复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上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两种护坡的方式。一般而言,种植或者移植植物的方式效果最佳,也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方式,所以,这种方式也是水利工程施工后恢复生态环境主要采取的一种措施。通过实践证明,通过种植或者移植的方式,能够有效恢复当地的生态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概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四)优化土石方平衡设计
        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土石方平衡设计尤为重要。因为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废土废渣,而这些废土废渣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到施工场地的生态环境,所以,在水土保持理念的作用下,降低弃方量十分重要。比如,在水坝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土石方,可以有效减少挖土量,同时也减轻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五)做好当地生态环境评价工作
        一般而言,水利工程的施工量比较大,周期比较长,以此,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尤为重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要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场地进行科学的勘察工作,对当地的水文条件进行科学的调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水土保持的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认真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前制定生态环境问题的处置方案。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科学的评估,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工程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评估报告来掌握对当地生态资源的破坏程度,优化是施工环节,做好施工后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以此来取代保持生态环境的效果。
        四、结论
        总而言之,我们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情况,能够有效保证我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人们的正常的生产生活不被破坏。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融入水土保持的理念,从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入手,要做到一边施工一边保护的效果,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生态资源的破坏,做好生态资源的恢复工作,增加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护土蓄水的功效,保证生态资源平衡。除上述措施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学习发达国家水土保持技术,探索出更符合我国情况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实现贯彻水土保持理念,充分保护生态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晓红,杜学芳. 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 大科技,2020(36):104-105.
        [2]高华民. 探析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 区域治理,2019(3):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