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2098219880825XXXX(529500)
摘要: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的现状和技术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和技术发展,以及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发展过程。
关键词:控制技术工程项目调度自动化
为保证电力供需平衡,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电力系统的维护管理,实现厂站调度自动化,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和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科学合理地对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设备进行分类,使电力系统自动化,使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践中对电力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1 电力系统车站自动化
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及时获取和处理现场数据和信息,也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在后续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也可以利用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统计和存储,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往变电站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电缆将自动化设备与现场设备紧密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不仅使现场工作环境更加复杂,而且整个系统占地面积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利用自动化技术简化和调整了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和运行方式,减少了控制电缆的数量,甚至对于一些变电站,也实现了无人值守,相关工作人员只需在电脑前了解情况即可变电所运行和在运行中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监督和调整。
2变电站自动化
2.1变电站自动化分析
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电子技术的结合可以优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相关人员还可以结合一些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对变电站的自动化进行控制和监控。同时,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对变电站进行有效的保护。在综合自动化技术方面,将测量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自动化管理,达到综合综合管理的效果,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当前时代的主流和主要方向。对于110kv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整个设备的运行效果和管理水平,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无人值守。
2.2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为了使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和要求,选择正确合理的新技术,保证实际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变电站中,DSP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它主要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变电站的一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微机保护和远程控制装置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种自动化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变电站中,也可以达到综合管理和综合管理的效果。同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精度比较高,实际偏差不超过0.2%,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一个电流和电压的值,从而为工作人员提出保护策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SCADA技术也比较普遍,该技术主要面向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可以实现现场监控,该技术还可以在应用过程中协调和集成监控和数据采集功能,通过相关人员的远程指挥可以检测出各种故障,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不仅可以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而且可以提高实际工作效果。
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这项技术的应用开发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以保证这项技术的完美实施。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进行了分层设计,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增强软件的可读性,可扩展性也比较强,对于新建或扩建的变电站来说,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多方向性监测,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它还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处理以往的数据和信息,使变电站系统和设备能够平稳、安全地运行。
3 电网调度自动化
3.1现状分析
当今时代,我国电网基本实现了调度自动化,但尽管采用了自动化技术,电网调度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优化调整。
在信息传递方面,相对较慢。我国电网调度虽然实现了自动化,但所采用的通信方式仍以低速数据传输为主。同时,还有模拟四线制传输方式。无论使用哪种传输模式,都使用低速数据的接口版本。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数据传输速度不能满足要求,因而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使后续工作不能在短时间内有序开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调度自动化的维护不及时。自动调度系统面临着维护不及时、故障隐患多等问题。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安全风险和设备故障。但由于调度自动化的内容和工作范围比较大。在维修过程中,需要不同专业的维修人员协同工作。可见,现场维护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因此,当调度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一些故障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对于一些特殊故障,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很难解决,会给后续使用带来严重问题,甚至埋下隐患,对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三是调度自动化仍缺乏监管。我国目前的调度自动化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并没有有效地统一监控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的发展。
3.2技术开发
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空间比较广阔,首先,在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集成度比较高,主要是为了使数据传输的时间能够有效的缩短,并且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也可以共享,从而使电网调度管理更加现代化和信息化。另外,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数字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不是单方面的数字化,还可以实现决策和管理的自动化。这样,所获得的信息将更加准确、准确,从而为实际工作带来重要支撑。最后,电网调度自动化也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与现行新标准相结合,促进调度自动化的全面发展。
结论
在厂站发展过程中,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尤其是变电站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提高实际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在当今时代,自动化技术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相关研发人员需要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和重视程度,结合变电站的实际工作需要和要求,保证自动化技术的有序实施,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宝.浅析厂站自动化及调度自动化的现状及技术发展[J].电子测试,2019,04:99-100.
[2]伍长军.攀钢电网自动化新技术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
[3]彭丰,王为国,周想凌.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湖北电力,2004,06:1-4.
[4]杨文伟.攀钢电网自动化信息平台规划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