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核工业二七二地质大队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地质勘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水平。基于此,文章就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以期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质量,保证工程建设顺利、有序进行。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处理方法;分析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是针对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的流向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及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地下水的存在会对地下岩体产生一定的作用,降低岩石的强度,进而导致地面塌陷或下沉,不利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应重视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及时发现水文地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进而提高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和水平。
一、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水文气象勘察
水文气象勘察主要内容包括:气候条件、降水条件、地表水分布区域以及地下水分布情况等。以勘察区气候条件为例,需采取国际统一标准对项目所在地区域内的基础气候情况进行了解,对该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进行确定,通过充分了解和掌握项目所在区域一年中不同季节的降水量以及地表和地下水的补给排泄规律等,能有效评估该区域内发生地质灾害概率的同时,保障工程项目安全。
(二)岩土层的基础特征情况
结合以往的地质灾害治理经验可以知道,地质灾害的发生多是由于基岩结构稳定性差造成的,因此,在勘察过程中加强对岩体情况的勘察,对有效避免或减小地质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富集区域主要集中在砾石层或砂石层,这部分的岩土层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因此,在勘察过程中,应重点对岩土层的特征情况,如分布厚度、岩性以及孔隙率等方面进行勘察。
(三)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
地下水位变化直接关系到地下岩土层的稳定性,甚至是整个作业区域内的施工安全性,因此,地下水水位监测也是水文地质勘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地下水位上升为例,地下水上升将会破坏岩土层间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同时也会对岩石的物理特性以及结构产生变化,导致土层结构稳定性下降,进而影响建筑地基,导致地基出现下沉或沉降。
二、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水文地质勘察不够重视
在工程建设中,部分单位认为水文地质与工程施工的联系不大,甚至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影响下,勘察人员也忽视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勘察结果无法满足实际工程需求。此外,部分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仅对浅层的土层进行勘察,忽略了深层土层的勘察,导致后期工程施工时,一旦出现地层下沉、塌陷等情况,不仅需要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会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延长工期。
(二)勘察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水文地质勘察质量及效率,若勘察人员综合水质水平不高,不仅会影响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还会导致工作秩序出现混乱,影响效率。此外,由于水文地质勘察一般需要在室外进行工作,耗时较长,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加之缺乏健全的激励措施,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且责任心较差,不利于勘察工作的开展。
(三)地下水位的不规律变化
地下水位的不规律变化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这种情况会导致地下水产生顶升、挤压的作用力,直接危害建筑结构,导致其出现变形或破损,加速结构老化速度,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此外,地下水位的不规律变化还会对周边土壤产生影响,在置换作用下改变土层的理化性质,降低土层的承载能力,随着承载能力的不断下降,地基在自重作用力的影响下,基础结构会产生形变,裂缝等问题,影响上层建筑基础结构稳定性。
三、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程度
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意识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重要影响。因此,在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时,不仅要增加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以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对勘察工作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勘察过程中因人为失误导致的勘测结果不准确。作为勘察人员,也需充分意识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在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前,必须要熟练掌握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熟练操作相关勘察设备,才能对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实际情况以及地下水分布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勘察人员需要对地下水的走向及水位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测,以便掌握地下水的变化数据,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结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后,勘察人员还要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为以后工程开展提供数据资料。此外,勘察人员需要对工程项目所在地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勘测,在此过程中,应明确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范围,降低勘察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提高勘察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勘察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是决定水文地质勘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单位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提高勘察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其职业道德及责任性的培养。同时,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定期开展技能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做到有奖有惩,才能有效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自我学习、自主提升的热情。此外,还有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为创建高素质、高水平的水文地质勘察队伍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前,首先需要做好相应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充分了解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内容,然后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为后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保障。此外,还需要做好水文地质资料的准备工作,由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包含较多内容,所需的资料不能仅仅依靠某一阶段的勘察结果。因此,在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前,应依据工程项目的具体需求,对项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充分调研,通过对原有水文地质数据的研究,可以充分掌握该地区水文地质的演变规律,包括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以及地质结构演变规律等等情况,依据这些规律变化,选择合适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从而有效保障勘察质量。
(四)加强对施工环境地下水状态的分析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地质情况会受地下水位的升高和降低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对于水文地质勘察中发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避免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若发现水文地质问题,首先应对本地区的地下水状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掌握影响地下水状态变化的因素,确定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影响,然后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了充分掌握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需对水位进行实时监测,避免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影响工程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正确的动态跟踪管理水文地质勘察,可以及时掌握地下水数位的升降规律,掌握其变化趋势对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当前,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进程和质量。因此,在实际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施工单位和勘察人员应认识到勘察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提升勘察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对地下水的勘察技监测工作,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雷安军.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概论[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2):48,50.
[2]吴涛.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2391.
[3]赵青.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及灾害防治[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