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六地质大队 江苏连云港 222300
摘要:我国建筑领域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获取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和谐因素。建筑裂缝坍塌等事故频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成为了社会中人们重视的重点。依据实际研究发现,建筑地区的岩土构造对于建筑的稳定程度、质量等具备关键影响,如若在施工前期阶段忽略了岩土勘察工作,将会为建筑留下隐患问题。因此,对于岩土勘察进行探索,具备一定的实效性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化建设进程持续加快,但是因为不同地区之间的地质状况、岩土构造等具备较大的差别,因此为建筑工程施工造成一定难度。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应该在前期阶段做好岩土勘察工作,设定科学施工技术方案。下文将对岩土勘察主要任务以及特点进行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技术,旨在为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1、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主要任务
1.1划分岩土与场地类型,进行地域效应评估
岩土地基等级评价估量是岩土勘察工作的关键任务,在进行勘察工作实际进程中,有指向性地对于建筑范围所关系到的地震设防区域中土地的类别、地址条件等因素展开相关的类别划分,依据建筑领域中设定规划的地质对照准则,确定地震的效应评估,应该提升注意的是,如若建筑工程的设计抵抗地震能力在六级以上,其自身所具备的抵抗地震以及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强,那么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时,只需要将正常的地质勘察工作完成即可;如若建筑工程自身的抵抗地震水平较差,那么在开展岩土勘察工作的前提下,还应该切实做好地基加固处理工作以及弹性防震等举措。
1.2勘察地下水
不相同的岩土构造以及岩土种类对于地下水的实际渗透水平也具备一定差距,如若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阶段,没有切实做好地下水的勘察测验工作,将十分有可能在未来产生地基渗水情况,从而产生地基沉降、建筑物牢固性差等状况。因此,岩土勘察工作还应该将地下水渗透以及变化考量其中,依据建筑物所处于区域范围的地下水位变动状况,探查寻找地下水岩土构造的渗透等级、地下水的类别等因素,从而可以将此作为根据,设定规划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举措,确保地基稳定牢固。
1.3深基坑支护参数计算
经由对建筑工程地基的勘察工作,切实做好深基坑开挖工作前期阶段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参数预备。其目标就是为了建筑深基坑的开挖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参数,更加有效地为深基坑的开挖工作以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估量,将深基坑支护所造成的潜在危害管理控制在科学范围之中。
2、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2.1区域性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的地域之间岩土构造、地质情况等都具备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应该依据当地地区的岩土勘察来确定其工程规划、抗剪强度以及施工材料等。例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因为地下水较为丰富,其岩土构造较为松散,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应该重视提升抗剪强度,选取刚性强的材料。
2.2隐蔽性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形式方面来看,岩土勘察工作属于前期阶段的地下施工,包含着岩土的样品抽取、地基开挖等,都应该经由地下岩土施工来达成。与未来的建筑构架搭建、混凝土填充等工作想对比来看,岩土勘察以及岩土施工具备一定的隐蔽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岩土施工的困难程度。此外,因为岩土工程属于建筑施工前期工作,如若在这一进程中留下了隐患问题,将无法在短时间发觉,就算在建筑进程中发现问题,也通常会因为工程进度无法处理。
2.3不确定性
岩土自身的构造特性,土壤性质等都不是完全不变的,在各式各样自然原因以及施工影响之下,岩土性质也会出现相应改变。但是在现阶段具备的建筑技术以及岩土勘察技术来看,对于岩土性质的改变难以切实实现精确预测,因此无法将此作为依据设定合理施工参考依据。为了充分减少岩土性质为施工造成的限制与阻碍,就应该提升岩土勘察以及岩土成分探索,同时依据施工经验,应用相关举措,提升建筑工程稳定性。
3、施工处理技术
3.1垫层换填技术
这就是在实际施工进程中,去掉表层面上的软土以及弱土是最为常见普遍的技术的手段在开展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进程中,不单单可以应用人工操作的形式,还可以应用机器设备代替的方式。经由工程实践表明,应用垫层换填法可以切实有效处理建筑工程的地基问题,当建筑物的持力层相对薄弱无法符合上部荷载对于地基的要求时,应用垫层换填技术,将基础底面下的软土去除,回填强度高、不具备侵蚀性的材料。,如粗砂、灰土等,提升地基的承受荷载水平,并降低基础沉降量。这一技术方式具备施工便捷、无需特殊机器设施的优点,获取了较为普遍的应用。
3.2添加剂技术
这一技术的应用也是为了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之中的土壤情况,经由加入一些添加剂,可以促使原本的软土变得僵硬,从而具备相应支撑荷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这一技术的应用原理为将硬颗粒物质或者粘结性较强的物质相混合,之后加入到软土地基之中,在取土时使用多种施工方式,经由取土挤土来置换软土挤密。这一手段可以优化欠固结土壤等不良土壤,实现添加剂可以与地基土一同承受上部的压力,切实发挥出革新地基土的作用。现阶段主要使用石灰、水泥等材料以及组合体作为添加剂。
3.3预压技术
经由预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土壤的承受荷载能力以及抵抗压力能力,这一技术方式可以实现土壤之间变得十分紧密,有效排出其中剩余的水分,除此以外,在实际应用这一技术方式时,应该考量到土壤自身所具备的特性以及相应的应用时间,对于这两个因素选取合理的预压工艺。
3.4化学加固技术
这一施工手段主要是使用一部分化学药剂,如胶结剂等相应物质,经由电力或者压力等达成药物的注射,从而有效提升地基的抵抗压力能力以及承受荷载能力,这一技术方式与其他的技术相对比来看具备一定的差别,其作用主要为加固工程地基的深处土壤牢固坚硬程度,同时所具备的效用能力较强。
3.5桩基础技术
这一技术方式的开展应用所获取的主要作用为将建筑施工现场所承受的压力传递输送给地基深处坚硬的部位,从而有效提升建筑物整体抵抗压力的水平以及承受荷载能力。这一技术方式具备显著优点,桩基础可以接受来自不同方向的重力负荷。
3.6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这一技术方式所应用的主要材料是钻机钻孔,将注浆管放在土层的预定位置之中,浆体经由高压设备时将会转变成为高压射流,在浆体喷出时也随之会对于周边的土壤造成损坏,土体之中的土料会产生一部分随着浆液冒出水面,剩余没有冒出水面的土体将会在冲击力、重力等作用力之下与浆液最大程度结合,实现其依照土壤的比例进行重新排列。当浆液冷却以后出现凝固就形成了复合地基,复合地基的产生可以有效提升原本地基的承受荷载能力,降低地基变形量,实现其可以有效符合建筑工程的需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勘察工作不单单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组成,也是确保建筑工程牢固稳定的基础保障。现阶段岩土勘察工作以及处理技术依旧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建筑企业管理者应该提升对于岩土勘察工作的关注程度,持续引入全新的设备与管理思想,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依据,实现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跟随社会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尹海云.建筑工程中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措施——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J].矿冶工程,2020,40(02):164.
[2]梁振宇.探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1):102.
[3]粱业永,黄康.探析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在城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51):200-201.
[4]陈俊任.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5):163-164.
[5]黄福宁,魏国敬.建筑工程中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方法[J].中国住宅设施,2020(12):12-13.
[6]蒋宗鑫,张茜媛,李军鹏,刘曦.第三系风化砂岩超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以兰州某超高层为例[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1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