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许威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许威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得以飞跃发展。
        身份证号码44098319900821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得以飞跃发展。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其中建筑地基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及施工进展。为此,必须对地基处理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加以重视,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需要采用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来进行工程建造,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即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地基处理在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性以及地基处理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并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展开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前言:地基处理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基础,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中,科学、可行、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有助于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提供保障。
        1地基处理在房屋建筑过程中的重要性
        所谓地基处理就是采用多种地基施工处理技术来对地基质量进行加固,通过对地基的土质进行优化改良,来加强地基土壤的抗碱强度。地基处理可以减缓地基的压缩性,对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加以控制,能够降低地基沉降的发生率。另外,在进行打桩处理时,周围的地基会受到震动而下沉,其下沉幅度将会给房屋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为确保房屋的安全性能,有必要提升地基的动力特征。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所具有的特点
        2.1技术的复杂性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的关键步骤是对地下土层的处理,通过采用一些相关技术对土层处理后,使其具有较强的承载性能,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土层特点不同,即便处于同一位置的土层,在各个季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进而导致地基处理技术较为复杂。
        2.2问题的潜在性
        地基处理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关键,一旦地基处理技术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遗留下来的地基处理后患会给工程后续的开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2.3后果的严重性
        地基施工完成后其他施工项目进行开展时,地基处理遗留的质量问题,不但会加大工程后续施工难度,还要花大量的资金对工程进行整改,甚至造成二次返工,严重还会影响人们的人身安全。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3.1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注浆施工主要为硅化注浆和水泥注浆两种方式。其中,硅化注浆就是利用硅酸钠作为主要混合溶液,采用注浆施工法,让溶液渗入到不良地基的底部,待注浆材料完全凝固后,将会形成一道强度较高、渗漏性强的结石体,保证地基的强度;采用水泥注浆处理方法,利用压浆泵和灌浆管,在不良地基中注入调配好的水泥浆,再进行填充、渗入与挤密等处理环节之后,提升土壤颗粒之间的密实程度,排出其中所含有的孔隙、水分、气体等,等到注浆材料硬化后,就会和原来的土体相结合,进而使地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抗渗性和固定性,减少压缩问题的发生,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2新型填土技术
        新型填土技术就是灰土挤密与粉煤灰吹填相结合。其中灰土挤密技术在湿陷性黄土中经常被应用,其施工步骤就是采用强夯法对土层夯实,再通过钻机将灰土灌入钻孔中,可以解决这一部分土层结构的含水量过大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需多次重复进行灰土挤密桩的夯实处理,进而提升桩基础的直径,确保灰土和桩的有效结合。而粉煤灰吹填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有较强的透水性能,采用粉煤灰吹填技术对处理进行处理,不仅可以提升吹填土层的整体性,还能减少资金的投入,缩短工期。此外,在利用粉煤灰吹填技术进行施工时,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控制粉煤灰和淤泥的配比,要进行多次试验并确认其性能没有任何问题后,方可真正应用到实际施工中。


        3.3换填处理技术
        换填处理技术应用起来较复杂,由于软土地基自身的承载能力有限,如果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房屋工程的建设会非常困难,即便施工也不能保证其施工质量、安全及稳定性,若想顺利施工,必须运用换填处理技术来加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施工人员也要挖出原有的土层,再回填性能较好、承载能力较强的材料,代替原有的土层作为地基。
        3.4 托换法施工技术
        托换法就是对原有的建筑物进行加固维修处理,新建设的工程期间,对已有建筑物的安全产生威胁时可以采用托换法施工技术进行处理。托换法分为灌浆托换法和桩式托换法。其中灌浆托换法是通过液压或大气压应用相应的设备往土壤中注入化学物质,将其凝固,以此来加强地基的承受能力,并防止渗漏堵的情况发生,主要被建筑物的地基、松散的沙土或杂填土地基应用。桩式托换法则采用的是桩形式进行托换,比较适合软土地基、松散泥沙和饱和的黄土地基等应用。
        3.5预压法施工技术
        预压法是利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对地基土壤增加一定的压力,排出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防止对工程的施工产生影响。预压法通常用在房屋建筑施工前,需结合房屋建筑自身的承受能力对施加的压力进行确定,进而排除土壤中空气和水分对地基施工的影响因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预压法分为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两种方式。真空预压用于地面以下的地基建设比较多,并且一般会利用竖井来排出土壤中的水分,以此来达到真空预压的目的;堆载预压多数被用在软土中,通常是借助砂石或者其他土质来代替软土,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
        3.6 碎石桩与 CFG桩结合法
        采用桩基法,是为了冲击力能够由上向下进行传导,增强桩基的承载力。碎石桩转向可以消除上部地层液化的问题,CFG桩可以提供较强的承载力,融合这两种技术能够降低地基的沉降速度。在进行桩身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时,需要消除水的影响,可以利用水泵抽取、干水泥或部分干拌混凝土混合料填进孔底来对孔底积水进行处理。对于孔壁渗水的问题,需在混凝土进行浇筑前使用防水材料对其渗漏部位封闭,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的同时加强桩身混凝土的强度。除此之外,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工程施工中一般采用串流筒进行下料以及分层振捣浇筑,促进混凝土本身重量压住水流的渗入。
        3.7夯实地基技术
        将夯锤夯实提到高处再让其自由下落,反复进行此操作,以便给地基足够的冲击和振动能量,让地基土能够密实的处理,地基法主要采用强夯置换法和强夯法两种方式对地基进行处理。强夯置换法一般用在饱和度高的粉土、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中,且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格的工程;强夯法一般用在砂土、碎石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饱和度低的粘性土和粉土等地基中。
        3.8深层密实技术
        深层密实技术并不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施工中,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借助起重机的起吊能力,把水喷到地基结构中,再通过设备的震动冲压效果将水分深入土层,同时填充碎石料往土层中。最后通过不断的夯实和填充,进而建立性能较好的地基结构。
        结束语:
        保证建筑的安全和日后工程的正常使用,地基工程非常重要,另外,地基基础工程资金的投入相对较大,施工工期也相对较长。不同地区土质的不同,地质的处理技术也多种多样,不符合要求的地基施工质量会影响基础工程的质量,并存在安全隐患。在进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应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应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从而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证,提升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振伟.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265.
        [2]伍伦军,丁萌萌.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57-58.
        [3]杨莉. 浅谈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 科学技术创新,2019(25):105-106.
        [4]杨军朋. 浅谈房建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J]. 科技展望,2014(11):54.
        [5]张淑其. 浅谈土建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2):178-179.
        [6]左轶. 浅谈房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养护要点[J]. 广东建材,2012,28(07):9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