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理念的运用研究 李怡铭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李怡铭
[导读] 摘要:城市规划建设既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
        安徽九观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城市规划建设既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一座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应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生活服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此,文章对生态城市理念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原则。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理念
        引言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愈发深入,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居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日益分离,尤其是在城市的无节制膨胀下,人工设施愈发增多,导致城市的生态问题加剧,环境恶化、城市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等愈发凸显出来,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规划和人类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1生态城市理念的意义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了解生态自然的发展规律,因此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生态城市理念表明人们对于生态平衡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越来越关注。与以往规划理念存在区别的地方是,生态城市的规划理念提倡在不破坏大自然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需要。生态城市规划是建立在文化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相互融合的模式上,目的在于给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生态城市是城市规划一种全新的思想,人们在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同时生态城市理念也表现出了人们全方面发展的愿望以及决心。
        2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理念的运用原则
        2.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在城市的规划中,运用城市生态城市理念应以城市生态位最优化为原则,生态位指的是在群落中的物种占据的空间地位和营养关系地位,城市的生态位指的是城市为人们提供的生态因子或为人们利用的生态关系。城市生态位将一个城市的现状反映出来,包括城市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是否提供了相适宜的条件,并且将城市的环境、资源、人口、地位、功能、性质、作用等优势和缺陷反映出来。通过城市生态位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在城市竞争力当中,城市生态位是关键的要素之一,可将城市生态位分成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和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运用生态城市的理念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应以城市生态位最优为原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以人们的生活活动为主,提高城市对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和吸引力,避免出现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冲突问题。从微观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城市的理念规划城市时,则需要保证对于每个城市居民都应提供公平的、优良的生态服务,包括居住空间等相当的生态位水平。
        2.2生物多样性原则
        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动态平衡和稳定状态的密切关联,生态系统结构愈复杂多样,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也会相对更强,对于构建起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城市理念下,应以生物多样性为原则指的就是在城市的范围内,除人类以外的生物体应在规律结合的前提下,体现出较强的生态系统分异程度、物种分异程度和基因分异程度。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和岩土、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等,共同构建起城市的生态环境基础,体现了生物、生态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应以生物多样性为原则,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地球物质循环和能量代谢以及丰富度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在相对较为狭小的城市面积上,为人们提供切实的服务与保障。
        2.3城市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生态城市的理念,应关注城市的成长性,以城市成长性为原则,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成长性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各项特征,在生态系统中,人工群落和自然群落按照一定的演替和生长规律运行和发展。在城市的规划中运用成长性原则,将生态城市的理念落实其中,将物质形式转变为生命形式,也就是将城市的建筑、文化、历史、文脉、社区邻里等物质当作生命体系,结合这一生命体系的生存状态、发展历史和生命状况,最大程度地保护这一生命形式和体系,并且维护和发展城市中的各种物质形式,解决生态退化问题。
        3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的运用措施
        3.1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来说,绿化建设是促进城市生态优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绿化建设不仅包括对于城市内部面积的绿化,同时也包括对于城市周边防护林带的建设。城市的绿化建设不单单指植树造林,更应该是针对城市的实际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绿化建设。绿化建设不能过于统一成一种单独的设备,而应该是多层次的绿化带,包含大量种类丰富的绿色植被,促进城市绿化建设多元化的发展。
        3.2加强新技术与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
        对于生态城市的规划来说,要加强对城市污染的治理。由于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建设发展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既要注重城市发展,又要兼顾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对于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城市环境的治理改善,通过应用科学高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来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另外,要注重对于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对于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3.3加强生态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内容,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也越来越多,为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城市交通管理的建设规划方面,要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每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不同,因此对于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车流量的状况来进行详细的分析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生态城市的交通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如果城市的车流量较大而且容易造成拥堵,就需要加强对于地铁以及城市公交的应用发展,通过这两项公共交通工具来缓解人们日常出行的压力,同时通过加强地铁与公交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更好保护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对于城市交通道路的规划设计来说,要加强对于主干道与支线的设计,主干道的路面宽度需要经过综合的计算分析,让人们能够更加顺畅地通过,从根本上减少拥堵的状况,通过加强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城市规划的设计质量,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
        3.4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通过加强对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应用,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设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建设状况来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在建设过程中要将城市环保放在首位,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将设计施工部门相互协调,加强对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完善,确保城市生态规划管理工作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相关的设计管理人员要以生态城市理念为基础,对城市规划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我国城市的现代生态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孟珏,周春山.国内外城市新区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热带地理,2013,33(3):363-372.
        [2]王林梅.生态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研究[J].学术论坛,2013,36(9):187-190.
        [3]谭振华.山东半岛沿海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3):258-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