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32219780728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建工程应用范围的扩大,涌现出一些问题,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普通土建工程施工中,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裂缝问题,影响后续的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基于此,应针对性地提出对应的问题解决措施,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措施
引言
随着土木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提升引起高度的关注,尤其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在掌握裂缝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完善的裂缝处理技术和控制措施加以有效防治,从根本上避免裂缝问题,提高土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1土木工程施工裂缝的类型
1.1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缝的结构应力达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破坏工程结构,使建筑物强度降低。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结构性裂缝可以分为脆性破坏、塑性破坏。脆性破坏在形成裂缝过程中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突发性现象,若出现裂缝,会对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此问题应给予重视。塑性裂缝指裂缝由小变大的过程。此环节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对应的补救措施,塑性裂缝相较于脆性裂缝,其危险性较低。
1.2伸缩性裂缝
伸缩裂缝是土木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问题现象。施工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材料有水泥、混凝土等,水泥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能,因此,在此过程中易出现裂缝问题。现浇板裂缝属于一种伸缩性裂缝,其可能会损害到工程的功能性,降低结构刚度降低,影响钢筋的耐腐蚀性。伸缩性裂缝根据其产生裂缝的原因不同,其表现形式也存在差异性。
2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影响因素
2.1设计因素
开展土木工程施工首先需要对工程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应结合工程具体的要求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只有设计的图纸符合土木工程的具体要求,施工团队才可按照施工图纸、实际施工环境开展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在部分土木工程项目中出现混凝土裂缝,通常是由于设计方案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了土木工程的质量,
2.2温度影响因素
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在25~80MPa范围内,较高的抗压强度能够降低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的概率。由于混凝土结构并不稳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会产生热胀冷缩的情况,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如果混凝土的外部温度出现较大限度的变化,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差会增大,在温度差的影响下,混凝土的结构会出现较大变化。在这种的影响下,混凝土易出现裂缝的现象,影响工程的质量。
2.3养护影响因素
土木工程施工的后期养护较为关键,在工程养护时,通常在道路表面上使用草帘进行覆盖处理,或采用麻袋进行覆盖。这个环节的操作如果不够及时,会影响工程的质量。维护人员如果在洒水养护时操作不当会使工程出现裂缝现象,均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2.4施工技术不标准造成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须对质量不同的混凝土采取相应的质量标准检测,部分施工人员对相关的数据参数没有经过精确测量,只是凭借经验,易降低施工质量。
3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问题的处理方法
3.1修补法
修补法一般用于民用建筑结构中出现的小面积裂缝问题,其不仅操作工序简便,而且对于土木工程的主体承载力的影响小,因此经常被用于处理不影响土木工程结构,却影响建筑外观美感的裂缝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与技术管理人员做好裂缝修补法的技术交底工作,如混凝土浆料抹面技术。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出该修补技术的应用优势,从而保证相应裂缝问题得到科学有效的处理。
3.2 加固法
加固裂缝处理方法的运用,对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有着很高的要求。
基于此,为了确保该处理技术的应用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相关施工单位就要结合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并在审核通过后再针对存在的裂缝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3.3高压注浆法
该裂缝修补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在当前建筑施工中也有着很高的应用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压注浆法一般适用于无法用修补法解决的裂缝问题。
4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
4.1控制温度
混凝土材料除了在仓储环境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外,在施工中要求严格控制其温度。裂缝产生的核心原因在于周遭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混凝土处于干燥的情况下,其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易产生裂缝.因此,须做好混凝土的硬化监控工作,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防止由于温差过大,引起裂缝。在施工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随时加水达到降温目的,应减小浇筑面的厚度,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散热效率;在施工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应注意将混凝土的保湿工作,防止混凝土硬化时出现裂缝。
4.2优化混凝土配比
如果实际施工中采取混凝土骨料本身吸收能力较大,含泥量高,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如果采用混凝土的骨料直径较大,对应的级配量也较大,可以采取减少水泥浆的方式,减小混凝土本身的干缩性。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减小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可以抵抗水和热,改善混凝土的收缩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和易性,在混凝土中放置高效减水剂,防止泌水问题发生。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中,须深化对施工现场状况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合理选取混凝土的坍落度,应结合施工要求调整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
4.3保障配比的合理性
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较高,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骨料颗粒较大时,应降低对水泥浆的使用量,防止混凝土由于硬化干裂,而增加其干缩性。为使进一步优化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要求有关设计工作人员强化施工现场实况的具体掌握环节,根据已有的构件横截面等数据参数实际计算混凝土的坍落度,以提高混凝土在应用中的可靠性。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实况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一方面,防止造成施工材料浪费问题,另一方面,确保构件的养护工作顺利开展,防止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引起裂缝问题。
4.4控制混凝土结构物强度质量
土木工程施工选取水泥品种时,应根据工程的性质、本身的设计要求进行有效选取,如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本身干缩性较大,其具备耐久性能差等特点。因此,这两种材料不适用于一些比较干燥且高寒的地区,在此地区内通常应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在早期时,强度较低,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水泥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应深入了解企业本身的生产规模及对应的生产工艺,供应商生产的商品须通过有关部门的认证。
4.5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创新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为了减少因施工技术操作不合理而出现的裂缝问题,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大优化创新力度,尽可能引入先进的裂缝防治技术,如预应力技术,其是指在混凝土构件进入施工现场之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提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进行预应力施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结构刚度,增强整个土木工程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从而控制各类裂缝问题的产生。
结语
在进行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时,应严格地把控设计、施工等施工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提升施工的质量,通过严格的监管手段,促使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进行施工,通过科学的操作防止工程质量出现较大隐患。相关建设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标准,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制定更多有效的技术,以解决工程裂缝的问题,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娟.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20,5(7):148-149.
[2]陈永宏,殷城.探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26-127.
[3]董建军.解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J].砖瓦,2020(8):100-101.
[4]郑冰.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0(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