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3068219830317XXXX
摘要:土建施工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工程项目的质量,比如,温度的变化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发生膨胀和收缩现象,甚至会出现裂缝问题,从而严重降低混凝土的质量。由于后浇带技术可以改善这些质量缺陷,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同时要不断完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鉴于此,本文就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土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1建筑后浇带相关技术原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即使建筑工程中的裂缝很小,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为裂缝虽然小,但是承受的压力却非常大,因此,就需要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具有分散建筑压力的作用,这就需要提前在建筑设计阶段做好相应的规划,以免一旦出现裂缝问题,压力及时传递到后浇带进行分散,这样一来,也就能够降低压力。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师不能分散性的看待建筑物,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保障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然而,当前设计人员在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更多倾向于局部设计,然后再将每一个部分拼接起来,这种方法很难分散各方的压力,不利于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建筑裂缝的出现会受到设计不合理以及温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在设计阶段应该从整体考虑,有效预防荷载以及温度等因素影响可能造成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从而保障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土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由于后浇带位置具有断面大的特点,钢筋材料比较密集,导致模板的支设具有难度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垃圾和杂物很容易跌落到里边,从而严重影响到结构的质量,因此,需要在使用该项技术之前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施工人员必须定期对施工现状和施工图纸进行对比,以全面保障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相关参数与图纸内容一致。(2)将水泥涂抹在接口表面,或者在接口表面覆盖临时防护层,避免由于接口裂缝而出现腐蚀或者漏水问题。(3)对于还没有达标的混凝土,严禁人为踩踏,等到混凝土满足强度以及规定硬度需求的时候,才能够将支撑的支架拆除,同时及时对缝隙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填充,并保持适宜的湿度。(4)施工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干挂转连接处、墙面接头的密封性,对墙体的后浇带位置需要使用胶合板进行全封闭处理,以此来全面保障整个结构性能的完整性。
2.2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2.2.1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使用钢材料的过程中,传统的钢筋搭接绑扎方法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不仅会增加建筑自身的重量,同时还会加大钢筋的密度。传统的钢筋焊接法需要开展高强度的焊接作业,由于电流比较强,因此,焊接质量很容易受到电流电压的波动影响。使用传统的机械连接法难以对焊接接头面积进行控制,面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使用新型的钢筋连接方法来解决。比如,使用直螺纹接头连接技术,该项技术是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开展加工成型工作的,在具体连接过程中,将两根钢筋通过套筒连接在一起,能够全面保障钢筋的力度和强度。再比如,延长丝头型接头,首先,将标准的套筒和螺母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拧到加长丝头的钢筋上,使其接近钢筋的标准丝头。其次,使套筒回位到标准丝头,并且用扳手拧紧。最后,将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螺母,这样一来就完成了连接工作。在结束连接工作之后,需要质检人员分批对连接质量进行检验,以便能够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返工。
2.2.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应用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而言,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有效控制非常关键,由于在水热化反应下,水泥会释放出水化热,从而改变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并且在混凝土自身收缩作用的影响下,也会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因此,需要用到膨胀剂材料来开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连续浇筑作业。此外,应该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的无缝设计要求,划分建筑物的底板为多个浇筑单元,在底板和墙板等位置设置后浇带。其次,将钢丝网安装在其边缘部位,并且严格把控浇筑层的厚度。最后,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且在其表面浇筑厚度大约为10mm 的混凝土附加层。
2.2.3建筑防水材料技术的应用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水施工是一项关键内容。随着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防水技术和防水材料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防水材料,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如今,沥青基卷材是使用最广泛的建筑防水材料,常见的含有弹性防水密封膏、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等等。由于土建工程施工条件和施工部位不同,在施工过程中所反应的性质也不同,因此,只有配备齐全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摄,才能够建立完善的施工体系,从而得到理想的防水效果。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3.1预防混凝土裂缝
后浇带设置是一项精细化工作,为了避免后期混凝土出现裂缝,就需要进行严格的计算,并且要做好后浇带的预防性保护工作。设置后浇带时,应该针对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应力变化而预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一来,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就会有足够的空间释放应力,以免出现后期裂缝。
3.2有效解决好沉降后浇带设置
为了能够尽可能减少建筑结构的沉降,应该全面开展预留设计工作,以此来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通过科学的检测以及严格的施工,确保工程项目与标准要求一致。同时,应该以图纸为依据,全面落实检查工作,对于临时设置的后浇带,需要经过三方商议,并且要报批设计方认可,以免出现安全隐患,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3.3后浇带缝隙间钢筋不能断开
为了确保整个后浇带施工作业的整体性,就需要做好墙面混凝土连接钢筋的分割处理工作,该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尤其是对于建筑受力结构的钢筋,不可随意切割。为了能够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不能将后浇带缝隙间钢筋断开。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便于切割,需要在后期预留缝隙修补,并且要实施钢筋的焊接工作,这样一来才能够恢复钢筋受力。
3.4维护好建筑物的受力水平
后浇带模板的施工应该严格按照顺序要求进行,对于混凝土未浇筑或者没有完全凝固的现象,为了全面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不可随意拆模,以免出现房梁受力不平衡的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房梁变形,最终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对后浇带位置的选择是一项关键性工作,通常情况下,对于受力较小的部分做后浇带,而对于受力较大的借口,不适合开展后浇带施工,如果位置设计不准,就会影响到整体结构受力的稳定性,很有可能出现受力真空的现象,为建筑埋下安全隐患。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现代土建工程项目而言,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然而,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会影响到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出现了后浇带施工技术,该项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所以,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中的注意事项,有效落实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断完善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钢筋连接施工技术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从而全面保障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土建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煊.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9,(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