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策略 孔金满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孔金满
[导读] 摘要:随着近些年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路桥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也与日俱增,因此在进行相关路桥工程施工时需要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佛山市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299
        摘要:随着近些年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路桥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也与日俱增,因此在进行相关路桥工程施工时需要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不同程度的软土地基问题,对于软土地基可能会造成的施工质量影响问题,需要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和处理方式,进而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为此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状况,对施工场地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完善调整,本文正是就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进行的深入探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市政路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策略分析
        不同的市政路桥工程对于软土地基的要求和内部结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差别性处理方式进行优化分析。为此需要对软土地基的特点和施工现状进行充分分析,进而提升对于市政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能力和应对举措,进而提升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施工水平。软土地基础施工处理方案的优化还能够建设出经济实用且经久耐用的精品路桥工程。
        1  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
        软土地基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地基形态,其往往是由粉土细微颗粒,和泥炭等松软土质组合而成的间隙较大的有机土质地基。目前我国施工环境下的软土地基主要包含六种特点:第一,由于土质自身的含水量相对较高,因此软土地基往往都存在着透水性较差的问题。第二,由于一般的软土抗剪强度都会保持在30~50kN/m2的水平,因此软土地基在外部荷载的影响下,往往会表现出抗剪强度较低的特征。第三,当前我国软土的土质压缩系数往往保持在0.5到1.5MPa-1左右,因此显而易见的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较高,这也导致软土地基较为容易出现下沉现象,进而导致放置于软土之上的建筑物很容易出现破损和开裂问题。第四,软土自身的孔隙较大,因此软土地基很容易出现沉降问题。第五,由于软土地基大多出现在滨海和谷底区域,这些地域往往会出现含水量较高的问题,导致软土的第五个特征便是含水量的提升。第六,由于固结时间较长,扰动性较大,因此软土地基的固结系数较小也是其主要特征[1]。
        2  我国软土地基施工问题和现状的分析与探究
        针对目前存在的软土地基问题和施工现状,笔者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探究。
        2.1  软土地基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路桥工程施工结构中,地基往往处于最底层,因此地基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施工水平,其地基的稳定性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路桥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因此目前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软土地基自身结构稳定性对于路桥工程施工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建筑结构出现硬化现象和桥面的膨胀与沉降问题。二是由于路面的铺设材料大多为砂石和水泥这类相对小颗粒的材料,这些材料在铺设的初期往往存在着抗水性能较差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建筑结构的结构密度,很多刚铺设完成的路面时常出现松散等问题。三是软土路基的内部结构粘合度较低,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建筑中路面结构往往也存在着显著的不稳定现象,甚至可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桥面沉降威胁,桥路工程的安全性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2.2  当前软土地基施工现状的分析与探究
        由于地基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和较差的可预见性,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可能极大增加质量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例如在实际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前,便需要认真落实对于地基的勘查工作,从而更好地处理软土地基可能带来的复杂性和故障问题。如果只是采取简单的地基处理措施,很容易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路堤出现稳定性上的故障和问题,不仅严重威胁到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会导致周边的建筑物也会处在危险之中,这对于桥路工程而言是最为严重的事故之一[2]。除此之外,若是未能将路桥施工建设的堆料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同样也可能因为未按照规定进行分层填筑的原因,导致桥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填土速度过快,进而导致碾压料面不合理所导致路桥稳定性上的故障。


        3  当前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方式的优化分析与探究
        针对当前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软土地基处理方式的优化进行了简要分析。
        3.1  严格控制勘察和设计施工质量
        由于软土地基自身土质条件便极为复杂,因此在进行路桥工程施工之前,需要根据现场的土质情况合理安排勘察力度,进而更充分地了解地方土质的情况和质量。例如在实际的地质勘察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采用钻孔的方式进行实际的勘测和分析,但这种勘测方式往往可能出现错误判断的情况,甚至只有在项目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才可能意识到危险,进而很容易导致项目工程施工的故障问题。因此在进行勘察和施工设计阶段,需要从当地的实际为出发点,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多种因素,从而才能够真正切实地做好对于桥路工程的施工设计和基础建设,进而保障桥路工程施工的质量。为此,首先需要做到的便是制定一套详细且科学准确的处理方案,通过对于桥路工程施工环境的严格控制与勘察,完善项目施工的质量。在实际施工现场的软土层较浅时,可以选择免去实际施工中对于软土地基的细节处理过程,但在软土层较深的情况下则需要尽可能地完善对于土层探查的情况,通过加大施工和勘察成本严格控制勘察质量。
        3.2  当前软土地基表面处理方式优化分析
        关于软土地基的表面处理一直是当前地基处理技术的关键所在,目前表层处理技术在路基处理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敷设和排水等方式,表层处理施工的目标便是为了保证各项施工指标都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为此,主要分为以下三种表面处理工艺:
        一是表层排水工艺,在处理一些自土质较好,但其实际含水量过多的软土地基时,需要先开挖一些多孔的排水通道,同时和地表沟槽配合用来排水,进而才能够真正实现降低地基含水量的目标。期间沟槽和水管需要根据地表自身的坡度而进行合理布置,以便于在达到排水目标的同时避免地表水的回渗。
        二是砂垫层的工艺设计,在处理一些软土层较薄,但实际的含水量却相对较大的软土地基和路桥工程时,我们往往会采用沙垫层工艺,即将厚度约为0.5到1.2米的砂铺在软土地基之上,进而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排水作用机制。但是值得施工人员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施工后期往往需要使用到一些机械设备,为此需要首先明确轮胎的接触性压力程度,若是软土地基软度过大,往往可能需要铺上更多的沙垫,进而才能够真正满足大型机械的施工要求。
        三是铺垫材料工艺,该种处理工艺往往使用在土层不均匀的软土地基上,进而避免可能出现的局部不均匀沉降和侧向的变位问题。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大多会选择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层特殊的材料,例如土场布和化纤无纺布等,这些材料往往都具备一定的抗碱性,进而可以为软土地基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3.3  当前软土地基沉降方法的优化分析
        在进行软土地基沉降的过程中,由于软土地基施工往往可能面临着路面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有效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对于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的分析与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充分使用工程机械达到清除软土的目标,进而填上生石灰进行反复碾压,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生石灰的吸水性。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软土的实际情况作为参考,进而选择合适的管桩结构,维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同时,充分有效的利用养护技术,也是一门能够用来提升和保护地基强度的安全技术。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软土地基可能会造成的施工质量影响问题,需要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和处理方式,进而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为此需要从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和养护方法等多方面共同思考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师巧芝.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工业C,2015(29):206-206.
        [2]周宇.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38(2016):00121-0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