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病害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刘辉
[导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发完善,尤其体现在路桥施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身份证号码:44162419921005XXXX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发完善,尤其体现在路桥施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这一过程中仍伴随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路桥施工中的病害及处理措施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做出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病害;处理
        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受各类因素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害,如若未能及时处理病害与问题,那么将降低路桥工程施工质量,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埋下诸多安全隐患。文章首先针对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总结与归纳。
        一、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设计方案不够合理。对路桥工程施工设计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前期勘察不够全面、数据分析不够透彻、路况研究不够细致等等,若出现上述问题,将会大大削弱路桥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无法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不仅如此,路桥工程改造方案同样影响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在改造过程中,需要事先做好相应的评估,针对其可行性进行全方位剖析,通过细致且透彻的研究,给出对应的改造方案,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前提下,确保改造质量。此外,在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详细的评估,制定完善的施工设计方案,针对其中的重要参数反复核对,使得路面质量合乎施工标准,规避不必要的施工病害。但部分路桥改造方案不合乎技术标准,存在许多安全漏洞,埋下了诸多隐患[1]。
        第二,路面厚度问题。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路面厚度具有严格要求,因此,要结合路桥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积极落实施工工作,使之符合制度标准。通常情况下,路桥工程施工都会涉及平整路面与再处理等相关工作,整个过程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其中的厚度问题相对突出,部分施工承建方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追赶施工进度、降低资金投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未能对路况厚度进行严格检测,路面厚度无法达到施工标准,将会大大降低路面施工质量,施工周期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缩减其使用寿命[2]。
        第三,原材料使用不达标。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多种原材料的使用,原材料本身质量对于施工质量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沥青等材料的选用,在材料选择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入手,比如,质量检测标准、具体规格、使用成本等等,严格参照路桥施工需要,结合设计方案中的内容,加以选择,保证原材料选用的科学与合理。值得一提的是,若未能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将会致使日后的路桥工程施工伴随裂缝、深度开裂等病害,严重影响路桥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原材料使用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同样是病害产生的主要诱因,对其表现进行分析,多是由于原材料配比不协调,未严格参照路桥工程施工要求进行配比,搭配不合理将会致使日后的路桥工程施工出现坑槽与油泡等诸多问题,影响施工有效性,难以保证路桥施工质量[3]。
        二、路桥工程施工中的病害处理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明确方向,制定完善的施工设计方案,方案中应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尤其重视病害处理与防范。做好预防工作,以此规避各类病害。要求前期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进行数据汇总,主要针对线路状况、周边环境、管网设计与地质状况等进行数据分析,在获得数据的前提下与其他部门合作、交流,通过有效的协商优化路桥工程施工方案,通过前期准备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适宜性,避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风险。特别是在对已有路段进行改造与二次修复的过程中,同样要实施全面且透彻的分析、研讨,针对已搜集资料与数据,明确路桥施工方向,掌握施工要点,将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前提,大大提高施工有效性。


        如,地基处理要予以重点关注,地基处理工作主要涉及材料合成、基础加固以及固料加固等,为进一步提高地基稳固性与安全性,要求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对地基软硬度进行确认,在确认完毕后选择合理的加工方式,基于地基机理,则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比如,地基较软,此时可以参考技术规范选择浅层或深层加固方式[4]。人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大增强地基的抗剪强度,通过横纵双向处理达到土体加工的效果。
        再如,后台填筑过程中易出现碾压不实等情况,对其根本原因进行分析主要由于沉降不均匀,这一现象的产生极大的影响了路桥工程施工质量,此时需要进行病害处理,在填料环节注重质量审核,通过严苛的监控与管理,对其进行养护,保证后台填筑的规范性。
        (二)重点管控路面厚度
        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厚度处理是需要处理的重中之重,作为路桥施工中的要点,要求施工单位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基于动脉厚度的控制标准,严格落实厚度管控等相关工作[5]。而其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都要发挥质量监测与方向指导的功能优势,基于路面厚度监测不规范、结果不准确等情况,应委派专业监管人员,对管控死角进行一一排查,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漏洞,因此而出现路面病害。值得一提的是监理单位需要明确责任所在,在监督中发现路面厚度控制的不足之处,基于路桥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标准,减少不规范的管控现象。制定详细的施工合同,合同中需要明确病害类型及其防控措施,若发生严重病害并无法予以处理,那么则要针对具体损失及实际情况,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惩处不规范施工行为,从而营造严谨的、透明的施工环境。
        (三)加大原材料的管控力度
        市政路面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最终的路桥施工质量,因此,要求施工管控人员提高重视,做好有效的预防与准备工作。前期影响较大的原材料采购工作,相关采购人员应在岗位中发挥职业优势,确定路桥工程施工标准与设计内容,参照相关要求,做好原材料的选择,包括原材料的生产厂商、具体规格、适用环境等,使得原材料更加符合路桥工程的施工标准。原材料的应用环节同样要保证规范、科学,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人为因素的制约,结合行业规范以及相关施工标准,优化施工流程,完善施工方案,使得原材料的性能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于路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阶段,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针对路桥工程施工中的病害处理措施相关课题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本文所作分析为有关的研究人士提供参考,使之意识到路桥工程施工中病害处理的重要性,提高病害处理的重视,明确处理方向,制定全面、完善的处理方案,做好防范措施,规避各类风险与问题,营造安全的、可靠的路桥工程施工环境,为路桥施工质量的提升夯实基础。文章首先针对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后又给出了常见病害处理措施。基于不同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望本文阐述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路桥工程施工环节提高质量控制与管理,通过有效的监管提高施工规范性。
        参考文献:
        [1]刘雅博.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3(21):80.
        [2]陈士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智能城市,2019,5(16):157-158.
        [3]袁新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2019,14(08):123-124.
        [4]郭建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5(10):130-131.
        [5]黄晔.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低碳世界,2017,25(30):218-219.
        [6]刘惠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6,32(20):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