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80219840814XXXX
摘要: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造价问题,因此,要格外注重造价动态管理。本文对建筑工程中造价动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着重对其优化措施进行了概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预算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其应保持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造价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内容,造价管理从始到终贯穿着整个流程,其不仅可以良好地控制企业建设性成本,还可以为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良好的保障。
1、建筑工程造价中动态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现有的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离不开完善、合理的管理机制,其可以确保各个工作环节的有效落实,然而在我国现有的管理机制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违法行为频繁出现。执法力度仍需要逐步加强。此外,合理奖惩制度的缺失,导致施工人员缺乏对自身行为的内省,进而产生一系列率性而为的行为,工作态度也变得散漫。
1.2招标中成本估价缺少原则
在建筑工程的前期阶段,会开展许多招标工作,因此,很多企业会大力争取每一个中标的机会。在编制招标书过程中建设单位一味的将项目的成本最低化,使得被投入到工程中的招标书会面临严重低造价的现象。另外,在实际的招标过程中,若设计人员未能结合估价的规定原则,则会造成成本估价结果出现相应的误差,影响管理者对工程成本的准确判断,难以做出准确的决策。
1.3预期值与实际成本偏差大
“注重效益,轻视管理”是我国的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施工设计中,常把工作重心放在技术层面上,而忽视了造价管理在工程中具备的重要因素。加之,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在施工中不注重对成本的考量,时而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以及施工材料或者设备额外超出预算的现象,加之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降低以及工作经验的不足,使预期值和实际成本出现较大的偏差值。
1.4施工过程中材料以次充好
建筑施工之前会有材料准备工作,此阶段以工程造价为依据,以其产生的实际金额对所需材料进行准备工作。在施工中,建筑材料作为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建筑材料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另一方面,建筑企业为了弥补金额差价的空缺,往往会选择一些质量很差的材料来弥补金额中出现的漏洞,低质量的材料反而为建筑施工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1.5造价人员不具备系统性管理
在建筑行业中的施工场所,虽然大多数的建筑人员都是专业出身,并且,自身具备丰富的造价经验。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工作人员的缺乏系统管理经验,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发挥自身优势,无法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降低管理工作效率以及质量,致使工作出现停滞的现象,从而未能实现良好的工程造价目标,使工程项目开展进程较为缓慢。
2、优化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措施
2.1决策阶段
决策作为首要阶段,需要在项目立项中针对预算进行合理的控制。为此,建筑企业需要在前期阶段中对项目进行一番可行性的分析性评估工作,同时,通过对地方价格和实际环境考量,收集与此相关预算资料,进而在工作的最初阶段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化。需要外加强调的是,工程造价需要按照规章制度来实行,因此,要借鉴既有管理制度,结合工程实际,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实现工作流程的细化[1]。
2.2招标阶段
招标阶段,施工之前对工程投资规模大小以及每个环节出现的造价控制工作进行宏观的分析和判断,所谓“行有行规”,建筑企业在进行投标工作的同时应该予规则于尊重的态度,俗话讲“按规矩办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目标,构建良好的施工企业、投资方合作关系。同时,对相关文件进行严格保密工作,防止不法人员从中窃取信息,影响整个招标工作的公正性。及时了解市场竞争环境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动向,合理科学的制定建设工程量以及清单,接着以规章管理制度为原则,明确整个招标工作的目的和流程。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影响,为此,实际工作中应该对其给予重视。建设单位要做到人才合理引用,在招聘过程中,不仅要加大对人才选拔的力度,还要适当提高选拔人才的标准,借助高薪资的优势来聘请经验丰富的造价管理人员,除此之外,在职业道德和应变能力方面也要给予关注,均要得到领导阶层的积极肯定。针对在职人员,做到开展定期培训工作,其中,开展应该以造价管理方法、流程、规章制度为培训中心要点。建立在培训工作基础之上,通过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结果进行核查,表现优秀者可以给予褒奖和奖励,否则对考核不通过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从而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2.3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与总设计方案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设计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中,工作人员要对设计环节中的每一项预算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积极寻求优秀的设计团队合作商讨。鉴于“货比三家”的原则,建筑单位从业人员要从所有的设计方案中挑选最佳、最优的,用于后期施工,为此,不仅灵敏的避开前期工作与后期施工之间容易出现的偏差现象,也为图纸修改工作带来了方便。
2.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决策和设计阶段反映及展现阶段,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遵照设计方案来严格执行,从而最大化地控制施工成本。施工是整个工程中耗时最长且最关键环节,建设单位不仅要意识到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行中,还要尽可能地把握好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此外,工程造价体系和监管制度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并且要对施工费用予以充分的检查和审核,以此避免资金浪费。
2.5竣工阶段
虽然竣工阶段在本质上是善后处理工作,然而其对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工程项目建成后,通过对业内信誉良好的相关单位予以税收政策,不仅需要详细核算,还要对涉及到的财务信息进行严格严谨的审计工作,确保参与的核对项目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另外,确保结算内容并无虚假现象,要对所有数据进行细致的检查工作。身为合格的管理人员,需要确保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出现的每一笔数字款项有据可依,另外,要对数据进行存档管理,以此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同时也能够避免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
在竣工阶段中,应以调量不调价为基本原则,对工程量进行仔细的核对。在工程造价核算的过程中,应该确保设计与清单方面没有资金遗漏现象。此外,施工的具体流程应该以国家的相关政策为准则,进而保证建筑人员能够在工程造价活动管理中严格掌控整个项目[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在施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建筑企业之间竞争往往起杠杆性的衡量作用。从眼前来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依旧面临很多问题,比如,造价人员不具备系统性管理、施工材料过于“滥竽充数”等。为了进一步改善此类弊端,需要工作人员在工程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的每个环节做好掌控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金伟城.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2020,000(003):P.1-1.
[2]赵成卯.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研究[J].商讯,2020,No.216(26):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