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机场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公共建筑建设这一分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面对如今五花八门的建筑建材市场,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就要不断提高公共建筑的建设水平,以满足各类的市场需求。目前,绿色建筑理念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本文将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对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城市中有许多公共建筑,这些建筑也需要进行绿色节能设计,要切实将我国经济发展倡导的节能减排核心理念贯彻和落实到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且能够推动我国城市自然化生态化的持久发展。
1、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1环保性原则
环保性原则,是基于建筑建设与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要求建筑行业在发展中针对能源消耗与过度污染等情况,合理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实现生态平衡与建筑绿色环保化,并实现建筑设计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环保型社会建设提供支持。新的建筑领域中,绿色建筑会成为主流,绿色建筑设计作为主流设计理念,应遵从国家的环保国策,实现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
1.2高度适用性原则
一般建筑设计要考虑实用性需求,但绿色公共建筑要在此基础上体现人文关怀,具有高度实用性,能够增强建筑内部和外界间的交流与沟通。比如,建筑产品设计中如果应用了玻璃墙,此时需要考虑避免光污染的同时,还要考虑风格、美观、人文关怀等,从而才能增强人与建筑以及外界的交互性,给人们提供适宜、健康、舒适的建筑场所。
1.3系统性和综合性
现阶段,公共建筑设计需以打造环保健康、舒适、便捷的室内空间为核心,凸显公共建筑性能特征,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深度了解绿色建筑理念要求的基础上,从综合性、系统性角度对公共建筑予以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了解周边建筑分布情况、掌握周边或城市现存的自然资源,合理规划公共建筑结构体系,在保障功能性的同时,展现环保特性,将建筑与自然生态良好结合起来。同时设计中,还可利用自然特征改变建筑采光和通风效果,加强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2、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2.1合理选择绿色建筑材料
目前,市场上各种建筑材料琳琅满目,参差不齐,需要相关人员在购买材料时学会挑选最合适的材料。在公共建筑绿色设计中,选择无公害材料最为适宜。所谓无公害材料,顾名思义,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都极小的建筑材料,通常它们都具有低挥发、无放射、低活性等特点,因此它们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都很小甚至零影响,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和人体的身体健康,也达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同时,应该选择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举个例子,在城市的各大商场中,冬季供暖所耗费的能源和费用都是巨大的,因此设计商场时对建筑材料的保温效果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选择具有相应特性的材料,增强建筑保温性能,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2.2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绿化环境方面。首先,建筑物的绿化设计需突破传统思维理念的禁锢与束缚,做到建筑与地域自然环境、物质资源与人文理念的有机整合,进而优化现有资源分配,充分发挥资源的应用效能。其次,立足于全局角度,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如组景、借景与分景等,实现内外部环境的协调统一。最后,兼顾建筑物周围的绿化环境。
尽可能的缩减硬质地面面积,增大绿化覆盖率,从而加强植物群落的层次多样性,增强绿化效果。
2.3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
自然采光和通风应该是绿色建筑理念应用的基础步骤,对自然光能、风能的科学利用,这不仅能够满足建筑内部照明和通风需求,降低能源损耗,也可避免污染物质的产生,保护自然环境,增强建筑的舒适性。同时也能够加强建筑内外部的有效连接,突显建筑的自然感。另外,自然采光和通风有助于消除室内细菌和浊气,提高室内舒适性,这也可有效缩减过渡季节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节约能源。自然通风和采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增加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设置,进而实现优化室内环境、节约能源的目标。
2.4门窗系统设计要点
在建筑门窗系统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是因为传统门窗系统设计中对玻璃幕墙和门窗都有较大的能源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量资源与能源的浪费,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更好地促进低能耗的有效发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实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对门窗系统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善:
首先,在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新型门窗材料。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研发出了多种新型门窗材料,相对于传统门窗材料有着较大的优势,并且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相符合。比如,新研发出的高性能玻璃具备良好保温与防辐射效果,并得到了广范围的应用。其次,使用新型的门窗结构形式。随着新兴技术与材料的使用,门窗的结构形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进,有效提升了门窗的气密性与热工性能等,同时在建筑中门窗还具备过滤环境的功用,既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也能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更好的调节,充分发挥出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作用,确保公共建筑整体稳定性的提高。
2.5被动式等新技术的使用
被动式技术是绿色建筑构建的重要方式,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是借助非机械电气设备干预的形式,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目的的一类节能性技术,通过该技术的使用可以更为合理化的去布置建筑设施的朝向,合理的设置遮阳设施,并使用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技术,开展建筑开口设计工作。
2.6绿色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传统的公共建筑设计,应用到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资源,而在当前我国建筑密度逐步加大的情况之下,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利用将会降低我国的资源储备,从而加剧我国的资源危机。这就要求了绿色建筑设计应该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比如说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利用、风能发电设备的利用、城市污水资源的净化与处理等等。当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设计应该因地制宜,选择上也应该结合当地的环境气候情况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以太阳能利用为例,可以在建筑物的顶部设置太阳能收集存储装置,在光照强度较大的天气下进行太阳能的收集和存储,然后通过能源转化装置实现太阳能和电能之间的转化,进而为建筑物内部所利用,从而减少电能的使用,也能够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结束语:
现如今,城市建设发展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现代化建设要求,更多的是将建设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融合起来,维持两者间的平衡性,营造共赢局面,为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公共建筑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和建设中需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关内容,秉持协同发展的原则,实现方案的科学规划和处理,以改善公共建筑设计水平,推动城市的快速前行。
参考文献:
[1]齐雪均.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J].城镇建设,2020.
[2]李刚刚.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探讨[J].建筑与装饰,2020.
[3]王金贤,马德坤.公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
[4]邓东坡.绿色建筑理念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