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6
摘要:加强对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视对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其不仅是评定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同样还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改善当前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来提高我国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准确性,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
1建筑材料检测技术
1.1建筑钢筋的质量检测
类型不同的缸径,其功能、特性不同。针对钢筋检测,一方面检测钢筋的强度,确定其承载性能;另一方面检测钢筋的延展性。
1.2建筑混凝土材料的检测
混凝土的批号不同、生产地区不同,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针对混凝土检测,需要分批次实施,分散混凝土检测过程中,每次检测500吨,具体检测内容有混凝土配比、抗折强度、抗压性等。
1.3建筑砂的检测
建筑施工中砂的使用要综合考虑。针对砂的密度测试,需要有效控制水温在15~25℃。砂的试样融合水后放置2小时,直到砂密度检测完成。这一过程中,其温差要控制在2℃内。除此之外,针对砂强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偏高的情况下应当采用中砂模数的大小,这是由于砂中含有的一些杂质会对建筑整体性能造成影响,因此砂的含泥量要控制在3%内,并且要对砂在混凝土中的耐久程度进行检测。采集砂以后实施烘干,在套砂的上面放置取砂的样品,并固定在摇筛机上,检测时间段中,分批根据筛孔大小进行手动筛选,直到获取的质量不超过样品的0.1%。
2建筑材料性能检测的重要性
2.1优化工程材料的选择
对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以后,能够较顺利地在相同的产品中找到最优性能的产品,选用性价比最高的材料。这样能够更好地评定建筑所用的原材料跟半成品,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下,尽可能对全部的原材料进行性能的检测,这个做法有益于更好的选用材料,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跟效益。在进行技术检测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工程材料的应用水平,应当坚信合理化选择,选择更具应用价值的工程材料,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提升应用水平,实现合理应用。
2.2有利于选择使用新材料、新工艺
检测过新材料、新工艺明确其性能以后,在相关的条件之下,就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它的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还有先进性,也能够更好地推动施工技术,提升整体的工程进度。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要选择现代化的全新材料和现代工业,应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技术操作的使用性,减少应用问题,实现更为全面的操作管理。
2.3优化材料的配合比设计
在规定的条件内,配合比设计的时候的试配方案是不够的,需要多次试验,才能够找到主要材料用量比例最经济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的投入成本。在进行技术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实现材料的配合比优化,提升技术比例的应用水平,提升设计方案的实用性,采用更为完善的技术比例。
3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试验检测取样不合理
取样工作的非标准执行会直接影响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结果准确性。建筑材料的取样工作应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一批材料(不同材料每批数量不同)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钢材是从规定部位截取)。取样部位、数量、取样方法须依据规范执行,在实际取样工作中,某些样品不具有代表性。
第一,质量合格的材料由于取样失误,检测结果显示材料不符合标准,导致这一批材料需要进行报废处理,造成大量材料成本浪费。
第二,质量自身不合格的材料由于取样的不规范操作,使检测结果显示为合格,投入使用后,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因此,除了应规范取样操作外,应进行多次取样和试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缺乏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
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检测,通常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性,并且检测过程复杂。为了保障建筑材料检测的顺利,就需要提高检测设备的精度以及保证检测技术的先进性。另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施工材料和检测技术一定要相匹配,不然就无法准确检验,得不出准确的结果。另外,导致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在具体检测过程中设备会按一定比例缩小数据,那么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数据的误差出现。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要求中,必须要保证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以满足需求。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往往采用落后的检测手段和老旧的检测方法,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会导致误差的增大,降低整个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3.3材料检测中操作管理不够规范
材料检测工作是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的一项工作,对此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确保检测数据的质量。可是,个别技术人员没有完全掌握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在实际检测中存在一些人为方面的技术缺陷,从而无法确保材料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由于材料对建筑整体质量和效益的影响非常直接,因此,材料检测的操作管理需要受到高度关注。然而,目前个别施工企业为了节省资源配置或为了追求进度和利益,忽略了材料检测管理工作,缺乏材料检测的统一标准和制度规范,进而造成检测人员无据可依,屡屡出现检测误差。
4提高建筑材料检测水平的有效措施
4.1规范取样工作
进行取样工作时,需要依据各类材料的分布位置、材料数量、材料自身的构造形式等,实现样本的合理选择。选择的样本应覆盖全部的建筑材料。以钢筋的取样为例,取样前应仔细核查钢筋的批次、牌号、质量证明文件与出厂检验报告,每60t取样一次,并针对不同型号的钢筋逐一取样。应设置一位专门的工作人员跟踪取样检测的全过程,充分了解工作各项标准与行业规范。粉煤灰的取样工作采用罐车供应时,试验人员应在罐车上、中、底各部位分别取样15个左右,确保取样具有代表性。
4.2优化升级检测技术和设备
当前,各个技术领域都在向前发展,逐步迈入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所以施工材料检测设备和技术也需要朝着与时俱进,增强服务能力。通过购进数字化智能设备,不仅能够节约人力物力,还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先进的检测技术能够保障检测结构,减少误差的产生,在提升精度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面对设备的问题,企业需要增加投资力度,选择先进的、工作效率高、检测精准的机器设备,检测人员应及时掌握新设备的新检测技术,加强检测工作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4.3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以及经验的高低对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检测机构应定期为技术人员召开培训会议,并向其讲授近期社会上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应将责任划分到个人,确保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效果能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除此之外,还应提供给技术人员们足够的学习机会以及平台,确保每位员工都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要想能够将建筑材料检测的作用发挥出来则应当集中对相关人员进行培养,对员工们的工作状况以及效率进行考评,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案,当出现问题时要能够明确责任人,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员工可以给予奖励,以此激励员工们专业能力以及技能的提高。
5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核心部分是建筑材料,材料的质量代表着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只有材料的质量过硬,后面的工程才可以有保障地进行。所以要时时刻刻把控好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要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何萍.新时期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探究[J].智能城市,2021,7(07):161-162.
[2]黄天懿.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智能城市,2021,7(06):73-74.
[3]王艳秀.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居舍,2021,(0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