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韦炳辉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韦炳辉
[导读] 摘要:测绘作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测量工作的科学开展是保障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重要工作。
        身份证号码:45273119900106XXXX
        摘要:测绘作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测量工作的科学开展是保障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重要工作。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测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本文对建筑工程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本文首先分析了GPS测绘技术的特点和使用价值,继而阐述了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优势,最后。对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实际操作技术和流程进行介绍。
        关键词:GPS测绘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价值
        前言
        GPS测绘技术是众多测量技术中应用范围较广的一项技术,且处于不断改进和发展的阶段,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可使整个测量过程更加缜密,使测量结果更加智能化,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建筑水平和工作效率,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GPS测绘技术的特点和使用价值
        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具有使用便捷、测绘时间短、操作方便、测量精准度高等特点。实践表明,GPS测绘技术可在50km以内的距离达到百分百的准确定位。并且在300km~1800km的工程测绘定位中,可进行长达1h以上的定位操作,测绘出的平面信号误差为零。随着GPS测绘系统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对25km以内的距离定位静态的物体进行测量,只需要13m in~15m in,能够对静态物体进行快速的定位测量。当流动与标准的距离在15km以内时,流动的观测时间只需要lm in~3m in,而后GPS测绘系统就可利用自身的定位功能 随时进行系统定位,每个流动站的观测 时间都只需要几秒钟 的时间。另外,采用GPS测绘技术具有高保密性、多功能性等优势,所以,GPS绘技术在各领域应用广泛。GPS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宽,随着卫星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测绘技术的发展前景更广阔,也成为了更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在GPS测绘技术的基础上,实时动态测量系统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所以,实时动态测量技术促使人力、物力得以有效的降低,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施工放样、工程测绘以及数字化测图过程中都可以广泛的应用。
        二、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优势
        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测量精度高、覆盖范围广、制造成本低、操作便捷等。
        1测量精度高
        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GPS测绘技术的测量时间较长,且测量精度高,这也是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优势和价值所在,测量的数据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此外,通过卫星定位手段还可实现建筑工程的全天候测量,不受到天气、环境、时间和地点的影响,从而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具有不间断性。
        2 覆盖范围广
        GPS测绘技术覆盖的范围非常广,通常情况下覆盖率可达到97%~99%,且定位精准,可为建筑工程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和数据。
        3 制造成本低
        GPS测绘 技术在保障测绘工作的功能、质量以及测量数据可靠性的同时,还能进行低成本的运作。采用GPS测绘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测量,一方面降低了工程的测绘成本,另一方面,又使该技术在各类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普及,扩大了其应用的宽度和应用范围,使GPS测绘技术在更多的领域内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和优势。
        4 操作便捷
        GPS测绘技术的整体操作过程较为简单,且其对卫星定位的要求相对较低,只需要对开阔的观测空间就可进行实时测绘。

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灵活的选择观测地点,并对观测的间距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以观测的位置为依据,这是高质量观测以及建筑工程整体科学化合理化测量流程的重要保障。
        三、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实际操作技术和流程
        1 利用GPS技术进行测量设定
        建筑工程中测量设定不同于以往的工程,以往的工程在测量设定前要确定放样位置与周围建筑群的关系,也就是要确定间距和高程。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物的轴线与坐标轴线之间是交叉的,如果将建筑坐标转化为测量坐标,就会使测量的工作量变大。这就要求在测量设定中采用统一的坐标系作为标准,确定好放样的位置和准确坐标,从整体到局部分别进行控制测量和细部测量。通过该种形式的测量方法可确保放样的准确度,从而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
        2 选取适宜的标志地区
        以某建筑工程在选择标志地区为例,选取适宜的标志地区也就是选择一处易接收信号的交通路段和地点,并根据选取的路段,选择相关的划分区域,以确保观测的范围可用性强。此外,对该建筑工程的观测结果进行实时的记录,天线的安装位置务必要科学合理并遵循定向原则。在定向观测中将天线的高程准度设置提高,保障相应位置和建筑物间的垂直距离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3 调整建筑工程测量的朝向
        现阶段队建筑工程测量中调整和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获取的数据存储在相应的接收机中,并作分析数据;二是通过人工手写的方式对观测的数据进行记录,这需要记录的技术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对测量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在明确测量数据无误后,要对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数据处理需要专业的工作者调整和修改误差,经过层层确认无误后方可将其作为最终的参数。因此,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操作中要加强数据核对,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采用GPS测绘技术对建筑企业来说,可作为其决策的主要辅助手段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5 监测变形
        监测变形主要针对高层大楼、水库大坝或者大桥等建筑物的位移、倾斜、沉降等状况,其工作对环境复杂、几何尺寸较大的监测体依然适用,有效的建筑整体倾斜以及地基位移。
        6 RTK 碎部测量
        RTK能够实时的处理载波差分,RTK一般包括两部分,即基准站和移动站,RTK技术能够有效测绘地图、地籍图。并且测绘出房地产的界址点。在使用R TK时一人足矣,将GPS接收机放置于指定位置后1s~2s,从而将特征点进行编码,随后通过专业成图软件,从而达到所需的成果图。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GPS测绘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操作技术和流程的阐述,可在掌握该项技术的基础上,对技术使用方式进行合理的改善,为建筑工程测量打好基础,从而使得工程放样测量的精度、作业效率和实时性达到最佳的融合。随着数据传输能力的增强,数据的稳健性,抗干扰性水平和软件水平的提高,传输距离的增加。GPS技术己经在测量和工程界产生了重大变革,带来了空前的高效率,其具有其他测量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从根本上提高测量的质量和作业效率。
        参考文献:
        [1]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永胜.GPS-RTK简介及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05,1(3):1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